《地雷區》,他們用血肉拆彈,卻不是英雄

因為他們是德國戰俘。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批的德國士兵成為戰俘,而其中的許多不過是成長中十幾歲到二十歲的少年。

由於在二戰中,德國在丹麥的西海岸為了防止盟軍登陸,埋下了150萬顆地雷,超過2000名的德國戰俘在戰後被丹麥強迫進行拆除這些地雷的工作,而其中的大部分人最後受傷殘疾或者死亡。

2015年上映,獲得了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影片《地雷區》,就是由丹麥導演馬丁.贊裡維特根據這一歷史事件改編而成的。

《地雷區》,他們用血肉拆彈,卻不是英雄

1940年4月9日,德軍“威瑟堡行動”開始,僅僅用了4個小時就迫使丹麥投降,並在2天內佔領了丹麥全境,開始了長達5年的佔領。

這樣屈辱的被佔領歷史,讓仇恨深深地埋藏在每一個具有抵抗意識的丹麥人的心中。

因此,在影片的開頭,當丹麥的軍士長卡爾看到一名德國戰俘拿著一面丹麥國旗時,怒從心中起,揮拳爆揍了這名戰俘,讓被戰爭撕裂的兩國軍人之間的傷口和對立情緒,暴露無遺。

《地雷區》,他們用血肉拆彈,卻不是英雄

軍士長卡爾的扮演者羅蘭穆勒極富爆發力的出演,使他獲得了第2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桂冠

胸懷仇恨的卡爾,當看到派給他的10個穿軍裝的德國少年時,也不禁大吃一驚,這不是他想象中的德國鬼子,因此連問了三遍:你們是軍人?你們是軍人?你們真的是軍人?

很不幸的,儘管這些少年中的許多人仍然稚氣未脫,卻的確已經是經過訓練的德國軍人。

因此,雙方的關係馬上變為戰俘與看押者,而不是男人與少年。

《地雷區》,他們用血肉拆彈,卻不是英雄

丹麥軍士長卡爾與他的10名德國戰俘排雷隊伍

這種戰爭中兩軍對壘的尖銳矛盾,與成人和少年的溫情交織在整部影片之中,並且在各個場景中快速地轉換。

當卡爾嚴令生病的少年繼續排雷時,他是軍人;

當他了解到飢餓的少年偷吃飼料而嘔吐受傷,他開始從廚房中偷拿食物給少年;

當他命令少年們用血肉之軀踏平雷區,仇恨和衝動在他的體內燃燒;

而當他發現其他的丹麥軍官侮辱這些少年時,卻又挺身而出...

《地雷區》,他們用血肉拆彈,卻不是英雄

他們是少年, 也是戰俘

《地雷區》,他們用血肉拆彈,卻不是英雄

蔚藍的大海和歡樂的足球賽,也難掩雙方巨大的心理鴻溝

這種令人精神分裂的身份存在,讓卡爾深深地感到痛苦。

然而,反過來看,如果戰爭還是在繼續當中,這些少年不是戰俘,而是手中端著毛瑟步槍的德國軍人,執行同樣的任務,他們是服從上級的命令呢,還是更多地依照他們自己的天性來對待手下?

在這部影片當中,馬丁.贊裡維特用隨處可見的尖銳衝突,提出了拷問每一名觀眾內心的問題:

如果面對同樣的情況,我們是選擇成為社會屬性下的魔鬼,還是自然狀態下的人?

《地雷區》,他們用血肉拆彈,卻不是英雄

如同天使般純淨的農場小女孩,得到了德國少年的拯救,也喚醒了卡爾心中最後的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