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緬甸木姐市境內的中國汽車,原來雲南瑞麗人開車出國這麼方便


在緬甸木姐市的街頭,時不時的就會看到一輛掛著外國牌照的汽車,而這個外國便是中國。在中國的大街上很少能夠看到其他國家牌照的汽車,而在緬甸的木姐市卻總能看到中國牌照的汽車。當地人見怪不怪,早已習以為常。因為木姐市是一個與中國雲南瑞麗市聯繫非常緊密的城市。

不過,在木姐看到的中國汽車全部都是掛著雲南的牌照,並且都是雲N的牌照,因為這些全部都是雲南德宏州的車輛,並且基本都是以瑞麗市為主。瑞麗與木姐隔著姐告口岸相鄰,兩國人民之間來往密切,進出口貿易也來往頻繁。甚至連整個木姐市的電力供應都是中國的姐告電力局在輸送。

緬甸木姐市的居民可以開車到中國瑞麗,瑞麗居民也可以開著車道緬甸的木姐。並且並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手續。木姐是緬甸的國家級口岸,瑞麗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同時也是邊境貿易區。所以這裡的國境也比較特殊。


雲南瑞麗人開車出國進入緬甸很方便,其他地方的車輛就不這麼方便了。雖然也可以開車出國,但是要辦理的手續就複雜的多了。一般來說,要是去緬甸旅遊的話,別說開車過去了,持旅遊簽證的中國遊客就是想從瑞麗陸路去緬甸都是不容許的,只能飛機入境。

在中國所有的陸路口岸中,瑞麗和木姐之間的口岸大概是最特殊的一個。兩國之間陸路相連,來往密切,甚至還有的地方一個村子同屬兩國,一邊是中國一邊是緬甸。村裡居民雖是不同國籍,卻是同鄉同族的親戚,有的甚至還是一家人。他們被稱作是邊民,可以自由的穿梭與兩國之間的邊境附近,不需要護照也不需要簽證。甚至村子裡還有一些小孩,國籍屬於緬甸,但是每天到中國這邊的小學上學。每天跨國上學,也是瑞麗獨有的奇觀了。

木姐比瑞麗落後的多,沒有什麼高樓大廈不說,連市中心的馬路還都是坑坑窪窪,有車經過便揚塵四起,與另一邊高樓成群的雲南瑞麗形成鮮明的對比。不過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帶動下,以及中緬兩國貿易的推動下,木姐現在也正在快速的發展著。當地本身就有百分子二十的居民是華人,現在又有不少的中國人開始到這邊做生意,搞建設。


為了促進兩國之間的貿易,也幫助緬甸的發展,中國現在也正在幫助緬甸木姐市修建一個嶄新的經濟開發區。同時在姐告口岸現有的三個國門之外,一個建在木姐經濟開發區的第四個國門也正在建設之中。建成之後,也會加大兩國之間的貿易來往力度,現在因為邊檢有限,每天想要進入中國拉貨的緬甸貨車都要排著長隊。

這些小汽車來往與中緬的瑞麗和木姐之間,走的是另外的國門,所以倒是不需要像大貨車那樣排著長隊等待。所以他們可以在一天之內來回。

大部分開車進入緬甸瑞麗的都是在那邊做生意或者搞建設的,有些甚至是早上開著車進入緬甸工作,晚上再開著回到中國去休息。一天之內來回與兩個國家之間,跨國上班也算比較罕見的情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