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為何如此稱呼呢?

用戶172304069


公侯伯子男是中國最早實行的爵位制度,類似於我們現在各個單位裡的“職稱”,它最早來源於《通典·職官·封爵》裡的記載:

“黃帝時,方制萬里,為萬國,各百里。唐虞夏:建國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攝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這裡,可以看到,從黃帝時就規定了五個等級的“統治面積”,尤其是到了周朝更加完善。

不過關於這五等爵位的爭論,到現在依然存在,有學者就認為“殷商根本沒有這五等爵位,後來才有。”

咱們今天先撇開這些爭論來看看公侯伯子男的意思到底是啥?

首先從最高的“公”開始說起。

公,是一個內涵很複雜的名稱,它既可以指輔佐王統治天下的重臣,比如周公、畢公等;

還可以是西周的貴族尊稱他們死去的先祖。

還有的貴族也會稱呼自己的國君為“公”,比如燕國貴族圉就稱燕侯為“公君”。

侯是啥意思呢?

侯,起源比較早,在殷商時期指天子在邊境的世襲軍事長官,其主要職責為輔佐商王討伐蠻夷和叛亂。

周朝時也大致是這個作用,有學者認為它指的是會射箭的武士。

不管怎麼說,身為“侯”,是要承擔責任的—“拱衛王室、從王征伐、抵禦蠻夷戎狄入侵。”

伯,是指大伯嗎?

伯,含義比較複雜,殷商時它主要指敵國的首領。

西周時,伯一般指貴族中的長幼次序,稱“伯”者多指世家大族的嫡長子及宗子。

子,是兒子嗎?

子,兒子,後來引申為對一個家族的首領、長子的尊稱。在《春秋》中,還有的小國國君也稱為子。

男,是男人嗎?

男,估計是五爵裡最讓人捉摸不透的稱呼,在甲骨文中,“男”寫成“任”,

意思是“任王事”。你把“男”拆開,為一個“力于田”的結構,所以學者稱“男”應該是為天子從事農業生產(或監督農業生產)的貴族,地位低而貢賦重。

看完這些,估計小夥伴們已經暈了,暈了就對了,因為公侯伯子男五爵到現在也存在很大爭議,學界也沒有定論,所以,咱們姑且就把它們看做是貴族功臣的“職稱”就好。


宮殿君


在先秦時期,天子對有功之臣進行封爵,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按照高低順序排列!秦朝,商鞅變法後公士至徹侯二十等爵,專門用以賞功。“公、侯、伯子、男”一般為周朝的爵位,其他朝代有所改變!其實,周朝禮儀制度非常講究,而這五等爵位也包含了不同的含義!根據《白虎通》記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師法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而制定的。

公爵: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公,本意公平正直,也可以理解為正直無私。善於治理百姓,能公正公平的為老百姓做主,就稱為公。周朝的公爵只封給前朝的後裔,而周公的封國魯國也只是侯爵國,周公稱公,只限於他本人,不能世襲,其後裔都稱侯爵!

侯爵: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該爵位只授與皇親國戚與極少數功臣。根據《逸周書》記載:“能施仁德於百姓,樹立美好聲名,凡事順從天道而行,稱為侯。”侯爵朝見天子時,按照禮制,手執信圭。信圭長約七寸像人形,提醒侯爵謹慎行事。

伯爵: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為長之意,立長不立幼的傳承規範。根據《逸周書》記載:率領眾人順天時耕作,或治理封地,或以諸侯之長的身份輔佐國君,稱為伯。伯爵朝見天子時,要手執躬圭。長約七寸,躬圭頂部呈圓狀,有鞠躬不亢的含義。

子爵和男爵:根據《孟子·萬章篇》記載:“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按照天子之制,天子擁有土地千里。公侯擁有百里土地,伯爵擁有七十里,子爵和男爵五擁有十里,凡四等。不足五十里土地的,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叫附庸。子爵和男爵其封地、宮室、車旗、衣服、禮儀都是以五為節都一樣。子爵信物為谷璧,男爵為蒲璧。


謀士說


同西方古代社會類似,中國古代社會也存在爵位的封賜。除了基本的公、侯、伯、子、男等基本爵位外,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爵位封賞並不完全相同。

《通典.職官.封爵》上載有:

黃帝:方制萬里,為萬國,各百里。

唐虞夏:建國凡五等:公、侯、伯、子、男。

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攝改制,大其

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孟子.萬章篇》說: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但以上這種“爵”只是一種名號,與後世的封爵有很大的區別。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權力是相等的,僅僅是在禮節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別。


小丑聯盟


禮記明堂位有相關記載,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分為三公,侯,伯,子,男,九夷,八蠻,六戎,五狄,九採,四塞。明堂的意思就是明諸侯之尊卑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