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豬肉的製作方法太奇特,網友:只看圖片就能下飯了!

這裡豬肉的製作方法太奇特,網友:只看圖片就能下飯了!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根據分佈地區形成了獨特的飲食差異,讓我們的文化更加的絢爛和多彩,漢族差異不大,少數民族多樣化的特點。

提起大理,人們會想到它美如畫的美麗景色,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旅遊勝地,無論是自然還是人文景觀都會讓人們情不自禁的沉醉在其中。

在大理的白族地區,有一道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美食,那便是生皮,白族人所吃的生皮,加工程序要從殺豬開始。在大理一帶,白族人殺豬的時候,清理豬皮上的毛,不像滇中、滇南一帶採用湯褪的方法,而是用稻草火燒去毛,故有“白族火燒豬”的美譽。一頭豬被殺翻了,先用稻草點火,將其全身的皮子燒透,去毛,刮洗乾淨。用稻草燒烤過後,整頭豬呈金黃色,皮子及其以下兩三寸的部位,實際上已經被稻草烤熟了。然後開肚解剖,趁新鮮將火燒豬肉的“不見天部分(肚底肉、後腿肉)”、豬嘴、豬肝分切成薄片或絲狀食用。圖中的人們正在細心的製作這道美味,看似粗獷的製作方法實則細膩,用稻草把豬表皮的毛燒淨。

這裡豬肉的製作方法太奇特,網友:只看圖片就能下飯了!

差不多之後,人們趕緊把豬表面的火堆扒拉開,防止豬皮燒焦,整個豬身上特別有名好吃的那肯定是烤好的豬皮,外皮酥脆實則裡面是生的。

這裡豬肉的製作方法太奇特,網友:只看圖片就能下飯了!

烤焦的豬會馬上清洗乾淨然後刮淨表皮的毛,外表金黃酥脆不焦為上等的生皮,好吃的生皮必須耐心的把毛全部給刮乾淨。

這裡豬肉的製作方法太奇特,網友:只看圖片就能下飯了!

接下來開始開膛破肚,把上好的生皮片成肉,肉和內臟分開食用,其實大理的生皮並不是全部都是生的,而是烤過之後的肉已有七八分熟,蘸上梅子醋汁吃美妙無比。

這裡豬肉的製作方法太奇特,網友:只看圖片就能下飯了!

在白族地區的人們,每到逢年過節要招待重要客人時一定會有非常美味的生皮,它是餐桌上的主角,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菜品。

這裡豬肉的製作方法太奇特,網友:只看圖片就能下飯了!

生皮並不僅僅只是生皮,還有瘦豬腿肉和豬裡脊拼成一盤,瘦肉在外地人看來不可食用是生的,一般難以接受,粉紅色的肉鮮嫩美味配上特製的蘸汁食用更是一絕。(在大理有三種豬肉是不能用來吃生皮的,即米砂豬(寄生蟲)、病豬和老母豬。)

這裡豬肉的製作方法太奇特,網友:只看圖片就能下飯了!

很多外地的遊客見到生皮的製作過程,以及生皮被端上餐桌之後,表示太血腥和太原始,讓人難以接受。但是小編覺得正是這樣的製作方法反而讓白族的飲食文化多了一層神秘色彩。

這裡豬肉的製作方法太奇特,網友:只看圖片就能下飯了!

朋友們怎麼看待這件事呢?(歡迎朋友們下方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