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猶如一張紙,一旦皺了,就算重新撫平,也還是有著抹不掉的痕跡。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你弟弟被人騙了。”聽到電話那頭老媽著急的聲音,我心裡不禁一沉。細問之下,原來是因為借錢。

弟弟還是一名大學生。今年暑假沒有回家,在學校附近找了個暑期工。幾乎每天都要頂著烈日在戶外畫壁畫,兩個月來只休息了3天,辛辛苦苦掙了不到4000元。

但才剛開學不久,昔日同學通過微信聯繫,讓他“江湖救急”。我的傻弟弟就把自己的血汗錢都借給別人了。

借錢的時候,老同學信誓旦旦,“下個月17號一定還你。”結果到了約定的日期,弟弟給人發了一條微信,才發現自己已被對方拉黑了。

“你說你弟弟那錢掙得多不容易啊,在自己手上還沒捂熱,就借給別人。”


老媽先是氣急敗壞,後來更多的是無奈,“這孩子,涉世未深,錢這東西是隨便借的嗎?要借錢一定要看對方是怎樣的人啊!”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古話說,“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傷錢。”短短一句話道盡了借錢對感情的重大影響。

日本有一句諺語:借錢陪笑臉,還錢似閻羅。


有太多人在借錢前後兩副面孔,借錢時面露寒酸、俯首哈腰;要求還錢時,卻想著“這是我憑自己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


但也正因如此,借錢成了觀察一個人人品的最佳利器。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國內比特幣交易所okcoin創始人、前豆丁網CTO徐明星原本想和馬勒戈幣創始人李豐建立合作關係,但就因為一次借錢事件,徐明星徹底打消了這一念頭。


李豐曾在危難之際,向徐明星借款1500比特幣。按照現在比特幣的行情換算,借款達到了6千多萬。然而李豐在借到錢後,多次溝通不還,後來還直接失聯。

更讓徐明星氣憤的是,欠錢不還的李豐竟然在美國有著幾百萬美金的大豪宅,仍舊大手筆地投資項目。


對此,徐明星說,“我追了他三年才要回來一部分錢,這個人絕對的垃圾無賴。”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還有大家熟悉的“皇阿瑪”張鐵林,近年來因為多起負面新聞,讓網友驚呼“原來人品這麼差”。


但實際上,早在十幾年前的一次還錢事件中,就可以看出張鐵林的人品不怎麼樣。

2003年,策劃人戴開明將某醫院有意邀請張鐵林出任醫院形象代言人的消息告知張鐵林,並提出收取中介費10萬元,張鐵林同意了。


然而事成之後,當戴開明向張鐵林索要中介費時,張鐵林卻一直拖著不給。面對張鐵林的欠錢不還,戴開明只好訴諸法律。

2004年,法院做出了判決,張鐵林需要向戴開明支付中介費10萬元。至此,這起金錢糾紛孰是孰非一目瞭然。

一個人的財務信用,是其信用的集中體現。


在金錢面前,很多事情會變得脆弱不堪。同樣的,在金錢面前,一個人的人品如何也成了再也掩藏不住的展示品。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作家三毛曾說,與朋友之間不要有金錢來往,因為借錢是十分考驗友誼的。


長這麼大,我只借過一次錢。

當小朱來找我的時候,我看得出來他是別無他法了。因為和他有著很深的交情,他向我借的數額也不算多,我就借了。

“最多兩個月,我全部還給你。”小朱這麼說。


但實際上在借錢一個月後,他就把錢都還上了,並且還執意請我吃了一頓飯。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倆對對方都有了更深的認識。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在他眼中,我是雪中送炭的那個人;在我眼中,他是信守承諾、值得信賴的那個人。

那些借錢不還的“老賴”大概是覺得,和朋友借錢無需任何抵押,只要在借錢時捨得自己的面子、張得了口就行了。


錢到手後,只要一味插科打諢,甚至厚著臉皮永遠不還錢,對方也沒有什麼辦法。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向朋友借錢,實際上是有抵押的。


這個抵押比任何房子、車子的抵押都寶貴,這個抵押品的名字是信任。

國學大師章太炎很喜歡抽菸。有一回他沒錢抽菸了,就向好朋友汪允宗借錢買菸。


但章太炎的人品不錯,他主動寫了一張借條,“今已不名一錢,乞借銀元兩枚,以購香菸。”


同租的室友蔣維喬看到後不解,便問,“既然已向人借錢,為何不多借幾元?”章太炎說,“與此君不過兩元交情,多則恐怕不會答應。”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你瞧,人品好的人在借錢時懂得按交情來借錢,因為他們很明白,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基礎是信任。


一個人在借出錢的時候,同時也借出了自己的信任。只有錢悉數歸還,信任也才會回來。反之,即便“贏”得了唾手可得的錢,卻失了人品和情誼。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世界上最偉大的勵志叢書《羊皮卷》裡寫道:借錢給朋友,將以失去友情作為利息。這話一點也不假。

香港明星張智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目前借出去的錢已經是七位數了,但這些錢都討不回來。


對此,他頗感無奈,“儘量別找我借了,為了錢會失去朋友,朋友不可以講錢。”

人與人間的信任,猶如一張紙,一旦皺了,就算重新撫平,也還是有著抹不掉的痕跡。


為了讓兩個人之間的信任不增添任何不愉快的痕跡,萬萬不可輕易借錢。

正如大文豪莎士比亞所說:


不要把錢借給別人,借出去會使你人財兩空;也不要向別人借錢,借進來會使你忘了勤儉。

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里,借錢似乎是無法避免的一件事。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但錢未必是不能借,只是借錢需要看人品。畢竟每個人的錢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的人的錢還是辛辛苦苦的血汗錢。

如果你人品好,我願意借;但如果你人品糟糕,對不起,這錢我無法借你。


而對於人品不佳的人請求借錢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拒絕。

就像電影《後會無期》裡的那句經典臺詞:要先學會分辨,然後再去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