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額股權再現拋售潮卻乏人問津 中小銀行未來或更加艱難

大额股权再现抛售潮却乏人问津 中小银行未来或更加艰难

曾幾何時,銀行股為不少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投資回報,但在監管加碼與中小銀行盈利能力下降的當前,不少中小銀行股權被“甩賣”卻鮮有人接盤

《投資者報》記者 閆軍

從昔日眾星捧月的“香餑餑”到如今“門前冷落車馬稀”,銀行股權轉讓似乎進入寒冬:過億股權轉讓長期掛牌無人問津,通過阿里淘寶平臺轉讓更是“圍觀者”眾多,購買者寥寥。

《投資者報》記者根據多地產權交易所銀行轉讓信息瞭解到,多家銀行股權掛牌轉讓,其中不乏第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轉讓案例,而通過阿里淘寶司法拍賣平臺進行轉讓的中小銀行更多。

大额股权再现抛售潮却乏人问津 中小银行未来或更加艰难

對於中小銀行股權變動頻繁的原因,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多年來高速擴張之後,銀行也進入去槓桿階段,中小銀行近年來盈利增速下滑,不良持續暴露,甚至有個別農商行不良率突破20%。對於股東來說,銀行收益紅利不如從前。

01

過億元股權轉讓頻現

今年以來,銀行股權轉讓頻頻出現。多家銀行股權交易現身地方產權交易所,以北京產權交易所為例,今年已有龍江銀行、成都農商行、崑崙銀行、廣發銀行、大興安嶺農商行、寧夏銀行等銀行股權掛牌轉讓標的。

阿里淘寶司法拍賣平臺銀行股同樣遇冷,《投資者報》記者查閱官網發現,目前約有數十家中小銀行股權轉讓信息,多數銀行的股權吸引了不少圍觀者,幾千次圍觀,最終競價失敗而告終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多個項目經歷了數次拍賣依然無疾而終。

截至10月25日,淘寶司法拍賣平臺即將開始的項目涉及銀行股共有4家中小銀行,分別為廣州番禺新華村鎮銀行股權、彭山珠江村鎮銀行股權、大連保稅區村鎮銀行股權以及新津珠江村鎮銀行股權,起拍價從300萬元到600萬元不等。上述銀行股權11月1日開始競價,目前已有上百次圍觀,但是沒有任何一家有真正報名的競拍者。

02

嚴管持續收緊

早些年以城商行、農商行為主的中小銀行走過了規模擴張期,大量資本湧入,企業熱衷銀行股權,在當前金融去槓桿環境之下,一些企業急於出手銀行股權套現,但當前形勢之下尋找“接盤俠”並不容易。

對於此次銀行股再現“轉讓潮”的原因,不少受訪者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監管政策加碼或是主因。據瞭解,今年1月5日,原銀監會下發了《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其中,對商業銀行股東實行“兩參或一控”,即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作為主要股東參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兩家,或控股商業銀行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華聯控股轉讓大興安嶺農商行與寧夏銀行股權的原因正是如此,據瞭解,轉讓之前,除了上述兩家銀行,新華聯控股還持有北京銀行、長沙銀行兩家銀行股權,且其還是上述四家銀行的前五大股東。

據北交所信息數據,2017年寧夏銀行營業收入為32.38億元、淨利潤為8.31億元,較2016年都有不同程度下滑。大興安嶺農商行方面,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36億元,淨利潤為0.88億元。

對比北京銀行和長沙銀行來看,今年上半年,北京銀行營業收入273.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8%;淨利潤119億元,同比增長6.6%;剛剛上市的長沙銀行日前披露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01.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7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7.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18%。業績對比之下,新華聯控股轉讓兩家中小銀行股權就不足為奇了。

03

盈利下滑為主因

如果說中小銀行股權遭頻繁轉讓是受監管收緊的政策影響較大,但掛牌項目問津者寥寥,究其原因還是與其自身的盈利能力有關。

近年來,受宏觀經濟影響,中小銀行尤其是城商行、農商行盈利下滑明顯,不良持續暴露。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過去當有不良資產壓力時,中小銀行可能還可以通過與私募基金或其他機構合作,找機構代持做虛假出表,或利用不良分類的主觀性來調節,來隱匿不良的情況。但是最近兩年,金融監管明顯加強了對不良的督查,先是收緊對逾期90天以上,但未列入不良的口徑,然後又通過現場檢查等方式來查銀行是否存在利用代持、回購擔保等虛假出表手段來隱匿不良的違規行為。

李奇霖表示,現在銀行不但很難藏匿新增不良,而且可能還要重新背起過去被隱匿的不良。這對中小銀行來講,壓力更大。

據Wind統計,在2016年一季度環保、去產能政策開始時,國有大行的不良率為1.72%,到2018年年中下降到了1.48%,從不良壓力整體來看,是有所緩解的。同期,城商行不良率卻從1.46%上升至1.57%,農商行更是從2.56%大幅上升至4.29%。

資產質量堪憂必然影響利潤收入,銀行想要進一步拓展業務,需要依靠外部的資本補充手段來儘可能提高自身的資本金。李奇霖表示,對中小銀行來說,外部資本補充的渠道是非常有限的,無論是IPO、定增還是優先股、可轉債和永續債都有著比較高的門檻,能具備這個資格的畢竟是少數。

畢竟,不是所有中小銀行股權轉讓都像中國銀行從建設銀行手中接手的27家村鎮銀行這般幸運,對於中小銀行來講,未來的發展或許更加艱難。■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大额股权再现抛售潮却乏人问津 中小银行未来或更加艰难
大额股权再现抛售潮却乏人问津 中小银行未来或更加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