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敢批評學生?這 5 種方法也許適合你!Ekwing 支招

人民日報曾刊登過一篇題為《“老師不敢批評學生”誰之過》的文章,文中指出現在很多老師都不敢批評學生,面對學生的錯誤,老師有時候進退兩難,批評不是,不批評也不是……


老師不敢批評學生?這 5 種方法也許適合你!Ekwing 支招

再加之近年來所倡導的“快樂教學法”和相關師風師德的整建,嚴師已經越來越不被社會所理解。

老師不敢批評學生?這 5 種方法也許適合你!Ekwing 支招

《“戒尺”再入課堂,不如把教育孩子的權利交給老師|Ekwing 薦讀》

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學生就好比一棵成長中的小樹,需要春風化雨的關愛,也需要細心的修剪枝葉。提倡素質教育,並不代表放棄批評教育。表揚與批評並不是你有我無的關係,剛柔並濟、相伴而行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但是如何使這劑“良藥”變得可口就需要花些心思了。今天翼課君就為各位老師帶來 5 種巧妙批評學生的方法,讓學生聽得開心,老師說得安心。


1批評不是責備,反話要正說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


老師不敢批評學生?這 5 種方法也許適合你!Ekwing 支招

批評不是辱罵,更不是嘲笑。

批評學生的目的是為了終止他們的錯誤行為,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對學生的一些非原則性的,輕微的錯誤,老師應該以包容為主,將批評的重點放在未來的改進中,而不是一味的追究過去的錯誤。

同時,在批評時,老師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儘量避免使用過於直接的詞句。

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同樣的意思換了不同的說法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將“XX,你怎麼在課堂上交頭接耳,站起來!”改為:“為了提高你的學習效率,陪老師站一會兒好嗎?”

這樣的轉變既達到了批評教育的目的,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可謂一舉兩得。


2對事不對人,適當給學生臺階下


老師在批評學生時要做到“對事不對人”,做錯事不可怕,及時改正就還是好學生。千萬不要將學生偶爾的錯誤上升至他的個人品質。

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下,不留情面的批評會讓學生丟失自尊心。成年人做錯事時,也會覺得顏面盡失,希望別人能給個臺階下,正處於青春期的學生更是如此。所以,在遇到錯誤時,不要急於處罰學生,試著給他們一個臺階,有問題私下與他們進行溝通解決。


老師不敢批評學生?這 5 種方法也許適合你!Ekwing 支招

給學生一個臺階,並不代表對學生的錯誤不管不問,而是採用更聰明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從心理真正認識到錯誤。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寬恕所產生的道德上的震動比責罰所產生的震動要強烈的多。”

學生犯了錯誤,往往自己內心也很著急,所以這時老師先不要急於處罰,給他們一個自我改正的機會。如若效果不佳,老師再進行批評教育也為時不晚。

以退為進,適當留白,不僅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也會對事物的發展起到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

3幽默化解決問題


法國演講家雷曼麥說過:“用風趣、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更容易讓人接受。”

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有趣的雙關語,詼諧的語句等方法來進行批評,會拉近師生之間的關係。

這種委婉、又有趣的方法,能讓學生看到老師不僅有可敬可畏的一面,也有風趣可愛的一面,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老師的批評也更容易走進學生心理。


老師不敢批評學生?這 5 種方法也許適合你!Ekwing 支招

有這樣一則真實事例:

小周是一個很調皮的男孩子,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學習上沒有家長管教,所以經常不做作業,多麼嚴厲的批評對他而言都是無濟於事。

有一次,他照例沒有完成作業。老師把他帶到辦公室,問他:“你怎麼又沒有完成作業?”他低頭不作聲 。緊接著老師又說:“你是不是怕老師批改作業多了累著呀?如果是那樣的話,你真是個愛老師的好孩子。”

小周聽了先是有點莫名其妙,之後,便聽出了老師的意思,不好意思地說:“老師,你別說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以後會完成作業的。”

從此以後,小周不寫作業的情況大為好轉,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得到明顯提高。


小周的故事並不是個例,這樣幽默化的批評方式,啟發並調動了被批評對象進行積極思考,以幽默的方式點到批評對象的要害之處,含而不露,令人回味無窮。


4因人而異式批評


每位同學的個性、心理承受能力、犯錯程度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批評時,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個性,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批評方式。切不可“一刀切”。

心理學認為,同種刺激,對不同性格的學生來說,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如果批評不當,很容易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傷害。

比如面對性格開朗活潑的學生,可以採用較為直接的批評方法,而對於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春風化雨式的耐心說服法則更適合他們。

5蹲下來看學生,現身說法式批評


每位老師曾經都是學生。在學生犯錯誤時,老師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過去,是不是也曾做過類似的事情,也曾讓自己的老師頭疼過?

所以,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老師可以多多選擇換位思考,蹲下來看學生,與他們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去嘗試理解他們的錯誤。

而且在批評學生的同時,老師也可以結合自己曾經的經歷,進行現身說法式的批評教育,這樣不僅會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也更容易喚醒學生改正錯誤的勇氣。

批評教育基本原則

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理智的心態

批評時要注意場合,儘可能選擇私下教育

批評時要注意尺度,堅持“對事不對人”的原則

以教育為主,批評時語氣盡量和緩,做到春風化雨



聲 明:

作 者:田 姣

圖文校對:湯 梅

審 核:賈丹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