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不讓我“批評”的男孩

作為一個新手班主任,當你遇到故意搗亂的男孩子,你會怎麼辦呢?嚴厲批評,再請家長到校交流嗎?曾經的我可能會這樣做,直到遇到了那個不讓我“批評”的男孩——小聰。


那個不讓我“批評”的男孩

小聰同學是個典型的多動症,上課的時候總是坐不住。好一點的時候是玩玩圓珠筆,在桌子上亂塗亂畫,過分的時候會蹲下身子,在桌底下捉弄其他同學,嚴重干擾課堂秩序。可是你如果停下來管他時,他常常會跟你犟,要麼一聲不吭,要麼故意大喊大叫,讓你的課上不下去。我常常想辦法批評教育他,可是有效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分鐘。


那個不讓我“批評”的男孩


記得有一天上課,他總是在玩卷筆刀,還不時用卷筆刀敲桌子。我提醒了他兩次,他根本看也不看我。他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大家上課,一些小朋友都把注意力轉到他身上去了,甚至已有同學在下面議論紛紛。當時我氣得很,心裡面那把無名火蹭蹭直冒。說實在的,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真恨不得打他一頓。看著竊竊私語的小朋友,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走到他身邊,一把把卷筆刀搶了過來,放在講臺上。不出意外,他馬上號啕大哭,整個人在地上不斷打滾。眼看課堂就要被他搞砸了。怎麼辦呢?我對全班笑了笑,蹲下身子,輕輕地在他耳邊說:“如果你馬上不哭的話,老師不僅不會批評你,還要獎勵你。


那個不讓我“批評”的男孩

等下了課,老師還會把卷筆刀還給你。”孩子聽後馬上不哭了,我不知道是獎品的威力,還是卷筆刀的魅力。看著孩子眼中那期盼的眼神,我內心不斷地告訴自己,我要做一些事來,讓他知道我是關心他的。



下課後,我把孩子叫到身邊,他卻一心只想跑出教室。沒辦法,我只能張開雙臂,把他緊緊抱在懷裡,輕聲地對他說:“老師其實是很喜歡你的,可是你卻一點也不喜歡老師,真讓老師傷心。”他愣了一下,有點害羞地說:“我也喜歡你的。”我一本正經地說:“你騙我,喜歡老師的話怎麼能經常惹老師生氣呢?”孩子急了,立刻大聲地說:“我喜歡老師的。”我逗他說:“那你怎麼總是在課堂上搗亂,我不相信。”孩子低下頭,遲遲不肯開口。我蹲下身子,再次把他摟在懷裡,輕柔地說:“有什麼,我可以幫幫你的?”孩子有點詫異,眼淚盈眶,將早上在家媽媽斥責他的事告訴了我。瞭解事情原委後,我向他保證會跟他的媽媽溝通。他聽後,忽然抱住我,踮起腳尖,在我的臉上親了兩下,還說:“喏,我是喜歡老師的。”然後,他就掙脫我的懷抱,跑出去玩了。

那個不讓我“批評”的男孩

往後的日子裡,我漸漸瞭解到這個孩子的情況:他的父母離異,孩子跟著母親,母親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平時忙於工作,和孩子的交流很少。忽視了孩子的思想教育,偶爾問一下孩子的近況;當孩子犯錯誤時,總是批評責罵,從不耐心說服教育。而這個孩子是孩子是三個孩子中最大的一個,他特有的敏感心理,使他看問題容易產生偏見,以為老師、家長對他的批評不對,因而盲目反抗。

我覺得他的本質並不壞,只是缺少關愛和引導。再後來,我避免直接批評他,不和他發生正面衝突,注意保護他的自尊心,還教他做一些簡單的衛生工作,讓班裡的孩子接受他。平時有事沒事,便與他聊聊天,看他是否需要我的幫助。

每當他犯錯事,曉之以理,耐心幫助他分清是非,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漸漸地,孩子變了。一段時間後,他的母親在微信上發了一段小視頻給我,視頻裡他早早起床,洗漱之後還為弟弟妹妹擠好牙膏,準備杯子,不僅如此,在弟弟妹妹刷牙時他還在一旁指導呢!這麼暖心的小動作,讓他的母親不禁感慨孩子懂得照顧弟妹,學會體貼人了。


那個不讓我“批評”的男孩

高爾基有句名言:“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學生。”我在想,如果當初,我順著刻板的印象,大聲呵斥的話,是不是更會引發他對同學和老師的不滿,甚至產生更大的敵意?是不是教育的效果會和我所期望的南轅北轍呢?我們知道,同學們眼中的“壞孩子”對批評都是“久經考驗的”,有時候換一種方式解決問題,可能效果就不同了。這個不讓我批評的男孩,讓我明白了:一聲問候、一個撫摸、一句讚揚、一次獎勵……對於孩子來說,無一不似一場春雨點點滴滴滋潤在心頭。


那個不讓我“批評”的男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