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8:私募行業高歌“九首” 勤修內功

儘管面臨“募資難”、“收益下滑”、“規模下降”等困境,但整體看,私募行業今年似乎更注重“修煉內功”。在嚴監管、外資私募加快佈局等背景下,私募機構今年創下了不少“首次”,如出現首個命名規範、首隻低費率外資產品、首納全國經濟普查等。細分來看,九大創舉均使得私募行業向合規性、專業性方向發展。

1、首個命名規範出臺

今年以來,監管政策頻出,一方面對私募行業發展中的亂象進行明令禁止,另一方面對申請、備案、變更登記等多個環節出臺明細指令,引導私募行業走上規範發展之路。

在深化建設信用體系方面,1月12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協會”)發佈私募證券投資領域的信用信息報告規則,從合規度、穩定度、專業度、透明度四個維度建立了15項指標,給投資者提供作為決策分析的依據。

在明確投資範圍方面,2月23日,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備案須知》,重申“不得變相保底保收益”,且明確了私募基金的投資不應是借貸活動。

在產品備案規範方面,11月20日,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命名指引》,明令禁止了虛假記載和誤導性陳述,且在產品的類別、形式等方面給予了正確規範,如產品名稱應當包含“私募”及“基金”字樣,以避免與公募基金混淆等。

在提高登記透明度方面,12月7日,協會發布了新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須知》,打擊了股權代持、股權架構不穩定等登記中常見的不合規問題,提升私募行業自律管理效能。

2、首現資產配置類基金管理人

協會新增了“資產配置”類私募基金管理人,使得我國私募基金的類型更加多樣化,且更能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配置的需求。

具體來看,8月29日,協會發布《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問題解答(十五)》,從申請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的機構和所備案的產品兩方面進行規定。其中,在產品方面,要求初始募集規模不低於5000萬元,封閉運作期不少於兩年,且應採用基金中基金(FOF)的投資方式,將80%以上的資產投資於已備案的私募、公募基金等資管產品。

3、首現巨無霸明星私募FOF

市場上有說法稱,協會增設資產配置基金管理人,意味著將存在已久的私募FOF產品納入監管範圍,使其更加規範化。根據協會信息,2014年便有13只私募FOF備案成功,但今年券商聯合明星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發行模式,使得明星私募FOF紅極一時。

今年3月,券商龍頭中信證券推出了一款FOF產品,由私募龍頭千合資本、淡水泉投資、景林資產等共6傢俬募,擔任基金管理人,因而該產品“自帶流量”,最終募集規模超過70億元,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隨後,招商證券、國信證券、國泰君安等券商相繼推出類似產品,以期複製輝煌。然而明星私募FOF成立的半年多來,業績表現難言亮眼。或受此影響,下半年以來,明星私募FOF熱度漸褪。

4、首現銀行系私募,四大行均已入局

為了推動市場化債轉股擴量提質,四大行均已進軍私募。8月3日,工商銀行旗下的債轉股實施機構“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備案為股權類私募基金管理人。緊接著,8月27日,農業銀行旗下債轉股實施機構成立的子公司農銀資本,登記為股權類私募基金管理人。隨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分別於9月29日和11月28日拿下私募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6日,農銀資本成立了首隻銀行系私募基金。而截至12月20日,已有4只銀行系私募基金備案成功。其中,農銀和工銀旗下的私募機構均已備案兩隻產品。

5、首隻外資私募產品打起低費率戰

今年外資私募動作頻頻。一方面,有6家證券類外資私募於今年備案成功,至此,證券類外資私募機構的總量已達16家;另一方面,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備案的外資私募,均開始發力產品。年內外資私募共備案20只產品,而去年僅6只。其中,今年6月底備案的元勝投資,已備案4只產品,為備案產品數量最多的外資私募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最大的資管公司貝萊德在華髮行的首隻產品引起熱議。資料顯示,該產品的管理費率為0.75%,業績報酬計提比例為10%,僅為一般國內私募產品相關費率的一半左右。但有私募表示,不懼外資私募打“價格戰”,原因有二:一是未來私募行業總體費率下降是大趨勢;二是對投資者來說,盈利能力才是關鍵。

6、首家赴港上市私募誕生

國外私募在“走進來”,本土私募也在“走出去”。今年以來,中國私募赴港、赴美上市意願增強。在赴港上市方面,11月13日,專注於不動產投資基金管理的其他類私募瑞威資本,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交易,成為第一家海外上市的中國私募。此外,今年以來,已有不下10傢俬募機構表態有赴港上市計劃,包括在新三板被強制摘牌的中科招商、專注二級市場的東方港灣等。

而在赴美上市方面,私募基金管理人基岩資本於今年6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遞交招股說明書,計劃登陸納斯達克市場。目前,上市程序還在進行中。

7、私募基金首現電子簽約形式

私募基金有望從紙質簽約進入電子簽約時代。8月16日,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發佈消息稱,該公司推出了私募基金電子簽約系統,並於上線當日完成了首隻私募基金產品電子合同的簽署,且已成功備案。隨後,12月12日,華泰證券也推出了基金合同電子簽署服務。

資料顯示,電子簽約形式優勢有二:一是有助於解決紙質合同的痛點問題,即防止“陰陽合同”、“蘿蔔章”等亂象;二是有利於提高合同簽約效率,節約時間、空間和成本。但也有觀點認為,紙質簽約不會被取代,因為對於投資者來說,面對面簽署或比線上簽署更有利於溝通。

8、首納全國經濟普查體系

今年中國私募的地位在提高。5月20日,協會會長洪磊在第四屆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會上表示,私募基金已經成為公募基金、保險資金之後的第三大機構投資者。

央行的發文也證明了這一點。7月20日,央行發出《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同時下發給銀行、證券公司、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和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機構。業內人士稱,這意味著私募的地位得到認可,正式被納入與銀行、證券、保險同類的金融機構。

而正式被認可則在年底。12月17日,協會發布通知稱,私募基金行業將首次被納入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對於其意義,協會明確表示:“體現了國家對私募基金行業的重視。”

9、總規模首破12萬億元

雖然今年市場行情低迷,但是私募行業總規模呈整體上升趨勢。協會數據顯示,今年2月底,私募基金總規模達到12.01萬億元,進入12萬億時代。雖在10月底出現了2015年1月以來的首次單月規模下滑,環比下降約313億元,但總規模超過12萬億元或已成定局。

回顾2018:私募行业高歌“九首” 勤修内功

向合規、專業方向發展

多數私募認為,強監管是一種趨勢,將促進私募行業向合規性、專業性方向發展。星石投資相關負責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回顧私募行業從野蠻生長到規範運作的發展歷程,每次自律性的規範、立法層的約束、行業性的監管等,從來都不是遏制私募的活力,反而是在制度夯實發展基礎後,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合規是私募經營的底線,是生存的前提,也是做大做強的基石。

對於外資“入局”,本土私募也持樂觀態度,認為將形成“鯰魚效應”,倒逼內資機構修煉內功。“外資存在其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對混業經營同樣有更豐富的經驗,值得內資機構學習借鑑。尤其國際巨頭具備品牌優勢,在募集資金、引導市場風格方面競爭力也相對更強一些,但外資入場也要因地制宜,要撼動內資龍頭的地位並不容易,深耕多年的內資機構與國際巨頭之間的學習,實際上是相互的。”星石投資相關負責人表示。

總之,今年私募行業在寒冬中艱難前行,但從長遠來看,嚴寒澆滅了私募行業此前瘋狂擴張的勢頭,陣痛之下使得私募行業思考該如何健康、長遠地發展,而無論是監管的自律規範、外資的攪局,還是著重提升自身的能力、實力,均使得私募行業以合規、專業、健康的發展方式迎接2019年。

本文源自公私風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