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父母的這3個字比打罵更有殺傷力!很多家長都在說

孩子犯錯了,我們往往只會不由分說責罵一通,自己越說越來氣,孩子越聽越委屈,問題卻解決不了。因此,很多家長開始用數123的方式管教孩子,只為了孩子瞬間的聽話。

這個數數的方式雖然可以讓孩子少捱打,但是其被迫聽話的表現更讓他們心疼。

孩子犯錯,父母的這3個字比打罵更有殺傷力!很多家長都在說

父母要長心,這後果可比打罵更嚴重!

孩子受恐嚇,心理害怕

其實,孩子怕的不是“123”,而是害怕看父母恐嚇他們的表情,以及自己提前想象出來的不聽話的可怕後果。父母數數的警告,對孩子是一種心理折磨,會讓他們心理上感到害怕,這比打罵更嚴重。

對數字條件反射

我表姐也是個暴脾氣,家人都勸她不要總打罵孩子。後來,她也學會了衝孩子喊“123”來警告他聽話,而且她發現這個方法還挺有效。直到有一天,她輔導寫作業的時候,說了一句:“來,先寫1、2、3題……”她家孩子一激靈,說了句:“媽媽,我聽話。”她才意識到,自己是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傷害,才讓他對數字產生了條件反射。一開始,我聽她這麼說,想了想那畫面,覺得她是在跟我講笑話。但後來仔細想想那孩子當時的表情,還有聯想我女兒聽到我數“123”時的表情,我覺得心特別痛。我們以為的讓孩子少捱打的妙招,其實對他的隱形傷害更大。

孩子犯錯,父母的這3個字比打罵更有殺傷力!很多家長都在說

真正有智慧、懂得如何愛孩子的父母,是不會把愛這麼“著急”地表達出去的。他們會傾聽孩子的想法,留給他解釋的機會,並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並改正他的錯誤。這樣一來,孩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並主動改正了錯誤,他就會感覺到輕鬆,內心也會因此快樂不已。

為此,我們可以嘗試做到以下幾點:

1、對待孩子的錯誤時,我們先“住嘴”

許多父母在教訓孩子時,都會說“住嘴!”“不許跟我犟嘴”等類似的話。在我們的強硬和嚴厲下,孩子只能閉上嘴巴,然後聽我們叨嘮,這顯然是不公平的,也是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所以,在孩子犯錯後,我們要批評孩子時,一定要在頭腦中有一個意識:要尊重孩子,也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為此,我們要在心中提醒自己,要管住嘴巴,該住嘴時當住嘴。這樣,孩子的“嘴巴”才能主動打開。

2、別說教,與孩子談談他的錯誤

在面對孩子的一些小錯誤時,我們不要總是板著面孔,用說教的口吻告訴他是哪裡錯了,應該怎麼樣去做。這樣,孩子就會感到很大的壓力,即使是他改正了錯誤,也有可能是迫於家長的壓力,而不是他真的意識到了錯誤。

孩子犯錯,父母的這3個字比打罵更有殺傷力!很多家長都在說

所以,當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們先不要著急去指責孩子,或是急於發表看法。我們可以笑著跟他說:“幹什麼呢?又淘氣了吧?”然後再溫和地指出孩子這樣做不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給孩子留下解釋的空間,讓他發表自己的想法,我們再有針對性地與孩子討論他的不正確想法,讓他一步一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3、別命令,給孩子自己改正錯誤的機會

我們不能簡單地告訴、甚至是命令孩子應該怎麼樣做,或者是不能做哪些事情,孩子在我們的命令下改正錯誤,他心裡不一定服氣,將來有可能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我們正確的處理措施,應該是不提出要求,看孩子自己怎麼去做,把改正錯誤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如果孩子認識到錯誤之後,馬上將其改正了,那麼我們就應該表揚孩子知錯就改;可是如果孩子雖然意識到了錯誤,卻沒有改正錯誤的行為,這時我們也不要著急,可以對孩子說:“你能承認錯誤我很高興,可是接下來還要做什麼呢?”

給孩子一個引導,讓他知道自己接下來應該怎麼樣做,從而儘快改正自己的錯誤。

瞭解更多,免費測試孩子的情緒健康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