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項目“數據”來做融資?附融資案例解析

各位好,我是陸小宇。

昨天跟大夥介紹了《有一個發明專利怎麼來做融資?用“技術”拿到融資的4個方法

今天這篇跟大夥談談怎麼樣用“數據”來打動投資人。

其實所謂的數據融資,就是指創始人在融資路演展示時,通過展示令人信服的數據來打動投資人獲得融資的方式。

咱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在《創客中國》這個節目裡曾經來了這樣一個創始人,她的融資項目是“沙拉”。她就是被稱為“沙拉女王”的王令凱,她創辦的沙拉品牌叫做“米有沙拉”。

如何用項目“數據”來做融資?附融資案例解析

王令凱“沙拉女王”的綽號是被著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叫起來的,原因是她為了將主食沙拉帶進中國,遊學美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土耳其、印度、泰國、日本8個國家,邊在餐館打工,邊學習當地特色沙拉的做法,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沙拉理論。

在《創客中國》的節目裡,王令凱對投資人展示了她精心準備的數據,無論是投資人的提問還是由自己講出來的故事,她對“數據”的精確運用隨處可見。例如,在開篇她介紹自己故事的時候有這樣的描述:

“我在大學裡一天打4份工,4個月裡面有3個月在外面揹包旅行,回來還能考全年級第一”;

“我花了8個月的時間出國學習做沙拉,為此我曾經去了8個不同的國家”;

“經過1年多的時間我們從1一家店發展到了15家店,我們的管理團隊也從我1個人變成了25個人”

……

在投資人提問的環節,王令凱採用的是數據回應。

投資人問:“你要籌多少錢?佔百分之幾?”

王令凱答:“我希望籌3000萬,佔10%。”

投資人問:“你現在15家店的經營情況怎麼樣?盈利是多少?”

答道:“每一家每個月的流水都是在30萬以上。淨利潤是20%。”

投資人問:“單店投入是多少錢?單店多少人?”

答道:“我們現在開一家店的投入都是在50萬左右。5~8個人。”

投資人問:“你開一家店達到盈利平衡需要多長時間?”

答道:“一般是半年到8個月。”

投資人問:“關於配送,達到什麼樣的規模,你的配送體系才是合理的?”

答道:“根據我們自己的測算,我們的直營店達到12家以後是需要建立中央廚房的。”

投資人問關於產品的問題時,王令凱的回答是這樣的:“我們去年一年有60多款菜品,有一些經典款是不分季節的,但另一些季節性的款式會隨著季節過去下架,一些新品也具有季節特性。”

如何用項目“數據”來做融資?附融資案例解析

王令凱在這次路演之後得到了在場3位投資人的認可,最終在節目裡獲得了3位投資人共價值1億元的投資意向。

2014年7月,王令凱在上海陸家嘴開了第一家米有沙拉。剛開業的米有沙拉迅速在社區躥紅,翻檯率達到三四次。同時,王令凱研發了12款沙拉。僅在開業後第一個月,米有沙拉便達到了收支平衡。日均客戶量為300人次,月毛利達20萬元。隨後,王令凱繼續擴張她的沙拉帝國。2015年底,上海已有8家自營店鋪,全國有7家加盟店。

隨後王令凱拓展了產品線,開發了不同種類的三明治和飲品,並希望通過新產品提高營業額。現在米有沙拉自營店的月營業額為200萬元,毛利可達75%。

隨著企業的擴張,米有沙拉得到了著名投資人徐小平的關注。在聽到米有沙拉的發展規劃後,徐小平當即拍板決定投資800萬元,並將王令凱譽為“沙拉女王”。

王令凱的這個融資案例,就是一個典型的數據融資案例,數字貫穿了她所講述的沙拉故事,同時在回應投資人提問的過程中也通過數字來作證,既精確又真實。

有了數據就能驗證你的商業模式,要知道沒有經營數據一切投資都不可能發生,銷售額和用戶量等都是關鍵指標,這些數據直接決定了融資額度和估值。如果創始人所提供的數據足夠漂亮,那麼肯定會對投資人產生正面的影響。例如,針對用戶增長率的數據,一般情況下,在連續幾周內,如果每週的增長率都能維持在10%左右的話,那就是一個投資人都會認可的數據。

如何用項目“數據”來做融資?附融資案例解析

其實融資的過程就是一個說服的過程,想要說服投資者為你投資,你就必須要有說服力。有的創始人本身就有說服力,比如雷軍,如果他幹一個新項目,可能什麼事情都沒做就有一堆人願意給他錢,因為他的背景、他過往的經歷就是他的說服力。但對於大多數創始人而言,個人說服力可能就沒那麼高,這就需要通過路演講故事的時候加入具有說服力的元素,而數據就是最具有說服力的證據之一。

通過上面的案例,作為創始人,用“數據”來做融資,你體會到了嗎?

可能會有些朋友問到:“我們的產品剛出來啊,現在還沒有數據呢?這種情況該怎麼來做融資呢?”

諸位看官彆著急,關於創始人如何用一個“想法”來做融資,是咱們下一篇要講的主題,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收藏轉發,記得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