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車手的自我修養,吃也是一門技術活!

騎車,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隨心所欲騎享自由。但是騎車又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因為它涉及到運動心理學、營養學等諸多方面。比如,對於騎車的能量補給就有很多問題,你又瞭解多少呢?

論車手的自我修養,吃也是一門技術活!

1.如何正確補水

補充足夠的水分對騎行而言相當之重要,除了每天飲用1.5-2升水外,你需要額外補水以應對騎行中的體液流失。

那每天騎車到底要補充多少水呢?一個簡單的方法便是在騎行前後對比一下體重,騎完之後每減少1公斤體重(水分流失),需要補充1升的水。

論車手的自我修養,吃也是一門技術活!

2.騎行中的能量補給

經常騎車的人知道能量補給的重要,也會攜帶能量棒,但具體怎麼補充?

一般來說,不到90分鐘的低強度騎行並不需要補充能量。

如果是長時間的高強度騎行,每小時補充30-60g的碳水化合物是一個理想的量,諸如碳水化合物飲料、能量膠、能量棒等等。(記住是30-60g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這些補給品的重量,要注意看成分表)

另外,這邊30-60g的量因人而異,每個人的腸胃吸收能力不同。你可以從30g開始逐漸增加,以便了解你身體的水平。

不同的能量補給品適用比賽略有差異,例如能量棒等固體食物能量高,但吃起來比較麻煩,硬、需要咀嚼、也需要配合飲料吞嚥,影響速度,所以適合在騎車前半程食用。如果是高強度比賽(例如計時賽),能量膠和碳水飲料會方便一點。

食用能量膠的時候需額外補水助吞與稀釋消化吸收,除非是“等滲”能量膠。

論車手的自我修養,吃也是一門技術活!

3.騎行後何時以及吃什麼

進行完一場高強度能量消耗的比賽/騎行活動之後,身體需要進行恢復補給,那什麼時候補給,又該怎麼補給才是科學的?

結束騎行後的20分鐘之內被認為是最佳的補給期,在此期間攝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飲料將提高你的能量儲備補充速度。

在這段時間內按體重每公斤攝入1g碳水化合物,再加上10g的蛋白質,這是最科學的恢復手段。不僅可以減少受傷的可能性,還有助肌肉恢復,減少肌肉痠痛。

論車手的自我修養,吃也是一門技術活!

4.聽說騎車與咖啡更配?

有人說騎車和咖啡更配,那事實到底如何呢?事實上,每公斤體重攝入1-3毫克的咖啡因可以增加你的功率輸出並讓精神高度集中!那是不是意味著加大劑量,能讓功率爆炸?很遺憾,這樣做並不會給你帶來額外的好處。

而且,咖啡並不適合所有人。有高血壓或心臟病的車手,建議不要食用含咖啡因的東西,而且如果你正在服用藥物,最好諮詢一下醫生是否有影響。

論車手的自我修養,吃也是一門技術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