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分享金青飼養經驗


港人分享金青飼養經驗


養了金青多年,大網和人工繁殖的也養過不少,可跟大家分享一些經驗.

不論是大網或是人工繁殖,幼時也是下巴有白毛的,而大部分大網捕回來時已換掉仔毛,有白毛的也當作是 雌鳥(除非樣相百分百是公),部份雄鳥換毛後下巴也有白毛,這是關於血統問題.

至人工繁殖鳥的出現,莫說雌雄,連品種也難以分辨,所以選擇較大網為困難.

本人選購金青時,除了聽有否長喉外,還會看鳥的身形,雄鳥一般身較長和大,雌鳥則較短和細,而雄鳥的毛色較淡黃,雌鳥毛色則較啞灰.

還有雌鳥在幼雛時,小叫會有0.5至1秒的停頓,要極小心留意才能聽到.

至於喉底,不論大網或是人工繁殖的鳥,都能學會如四喜,繡眼等鳥的喉底,分別是大網喉底較單調,變化較少,繁殖鳥則較多變.

但兩者同樣有一問題,就是鳥兒越養得久,本喉越來越多(尤其是人工繁殖的鳥),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經驗,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1):減少外出,特別是本喉金青多的地方;

(2):由同一教喉鳥相伴(如四喜);

(3):不要同時飼養過多的鳥,(尤其是金青);

(4):不要經常轉變環境,如果鳥兒已經有喉底且是由別人處買入的話,就要特別小心,必須要以四喜相伴,否則唱回本喉的機會必定大增;

(5):不要令金青太好火(上性),多喂青菜蔬果.

(6):人工繁殖鳥在頭3 至6個月喉底較佳,所以特別要注意點(1),(2),(3)和(5);

另一方面,由於鳥兒不宜經常外出,部份鳥會出現咬毛的現象(常被誤認為換毛),實為鳥兒的抑鬱症,此時可多點外出,但要遠離本喉金青多的地方,

以上純為個人經驗,如有錯漏,煩請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