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的開始衰落了嗎?

國輝影視劇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1990年代中前期日本GDP就達到了5萬億美元,人均GDP4萬美元,世界500強企業100多家。20多年過去了,日本的GDP總量還是隻有5萬億美元左右,世界500強企業的數量只有50多家了。



而過去的20年間,美國、中國大陸、韓國、印度一個不是在快速增長。即使像美國這樣高度發達的國家,GDP也從90年代的六七萬億美元增長到了現在的20萬億美元。90年代初期日本GDP佔美國的比重一度高達3/4,現在已經下滑到了1/4。90年代初期,我國大陸地區GDP只有日本的1/10,現在是日本的2.5倍。1995年我國大陸地區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僅是個位數,而日本超過了100家。到2018年,我國大陸地區500強企業的數量增長到了100餘家,日本則下滑到了50多家。


(2008~2012年中日兩國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對比圖。在4年的時間裡日本的數量僅增加了4家,而我國增加了44家)

1994~2018年,日本實際GDP年均增長率只有1%左右,記得全球平均增長水平達到了4%,中國超過了9%,韓國達到5%,美國達到3%,英德法增長率也達到了2%左右。對比之下,日本這不是衰退又是什麼呢?雖然它的總量並沒有下滑,但是他跑得比別人慢,這就是一種衰退。

近40年來,這個星球上實力增長最大的非中國莫屬。日本作為中國的近鄰,能切實體會到中國的快速增長。在這個過程中,日本的心情是相當複雜的。在2010年之前,日本在總體實力上領先中國。2011年之後,中國在很多數據方面都已經超過了日本。這讓日本頓時有了很強大的失落感。

我們舉一組簡單的例子。1978年我國大陸地區的汽車產量是14.9萬輛,日本的產量高達800萬輛,是中國的五六十倍。到2017年,我國的汽車產量快速增長到2800萬輛,日本只增長到970萬輛左右,不足中國的一半。2017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約為3.6萬億美元,而日本只有1萬億美元,還不及中國的1/3。

雖然近幾十年來日本的經濟總量是在增長,包括居民的收入也在增長,但是速度太慢了。其他國家則出現了大幅度增長。這種情形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進入這個慢,別人進步得更快,這也就是一種倒退。

在上世紀90年代的工業競爭中,日本無疑是笑傲江湖的,鋼鐵、汽車、化工、電子等領域誕生了大量的全球知名品牌。是到了本世紀的新經濟時代,日本沒有培養出一家在全球影響力的科技企業。

現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科技企業被美國和中國全包了。日本能培養出豐田、本田、索尼、佳能等工業企業,卻培養不出谷歌、蘋果、阿里、騰訊這樣的科技企業。因此日本在工業製造時代是強者,但在新經濟時代竟然有點失落。這也是一種衰退,跟不上時代的衰退。


財經知識局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月28日在國會眾議院發表施政演說)

日本渣了、衰退了、不行了的文字通常總是特別抓眼球。日本衰退、停滯過當然也是事實,要不,該國的GDP被我們超越已經10年。到如今,日本的GDP是5萬億美元不到,我們則有12萬多億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剛剛創造了戰後連續增長的最長記錄,已達74個月(6年零2個月)。這是1月29日,由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公佈的。此前的最長增長紀錄發生在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共持續了73個月。

日本政府的結論是,該國“經濟景氣正逐漸回暖”,個人消費“有所回升”,企業設備投資也“有所增加”。日本方面還認為,目前面向我國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和電子零部件出口等“近來趨於疲軟”。筆者認為,這也印證了我們自己的經濟正在放緩的事實,6.6%的增長是過去28年來的新低。

(日本歐盟自貿協定2019年2月1日起生效)

另外,筆者預期,日本的這一最長連續增長有望進一步延長,理由之一是得益於新版TPP的生效(2018年12月30日),還有已簽署國家的後續加入,如越南等。這一以日本為老大的多邊自貿體系,理論上將同時也為日本經濟的增長做出貢獻;二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本歐盟自貿協定將從今年2月1日起生效,它當然也會在更高的層級給雙方經濟增長帶來正能量,尤其是將使得日本為強項的汽車製造及相關行業從中受益。據悉,該協定也是歐盟有史以來簽署的最大規模的一個自由貿易協議。

因此,我們是不是應該說,日本真的不是開始衰退,而是正在迎來穩定的增長呢?


人稱黎叔


日本的發展用進入“停滯期”更合適,現在的日本和20年前的日本差別不大。完全可以用停滯來該國,談不上衰落,只能說相對發展較慢。

日本近20年經濟都沒有大的變化,而不少國家都在快速發展

日本經濟從二戰後到1995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在1995年日本GDP達到了一個峰值,從這一年之後,日本經濟總量出現了波動,甚至經常負增長。1995年日本GDP是5.3萬億美元,美國是7.66萬億美元,咱們GDP是8300億美元。日本GDP比美國差一點,是我們的7倍。

那麼20年後的今天呢?2017年日本GDP4.3萬億美元,美國GDP19.2萬億美元,咱們GDP13.2萬億美元。日本是不是很尷尬,22年後,日本GDP甚至出現了下滑,跟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本咱們反超。這期中既有匯率的問題,也更說明日本經濟進入“停滯期”。

日本的傳統經濟優勢不在,信息產業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上世紀提起日本的工業,我們可能會想到日本的電視機、電冰箱等家電,還有日本的動漫等文化產業。但是進入21世紀之後,世界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產業成為時代的主流,所有跟計算機相關的產業都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今天我們用的智能手機、電腦、網絡遊戲、網絡支付、互聯網社交產品等,很少看到日本的產品。這並不是偶然的,蘋果公司、亞馬遜、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騰訊、這些世界級的企業都是近30年來才發展起來的。而日本貌似沒有追上這個步伐。

日本的國際影響力也大大折扣,這跟日本自身的國內環境有關

日本和德國是兩個起點一樣,發展也一樣,但現在卻在國際影響力上差別很大。日本和德國都是二戰戰敗國,都被美國佔領,在二戰後都高速發展經濟。一個成了歐洲第一,一個成了亞洲第一(日本在2012年以前是亞洲第一經濟體)。

但是呢,先在德國在歐盟說話一言九鼎,英國退歐後,法德兩家主導歐盟,但實際上德國的話語權很厲害,很多政策上都是德國推動。而日本呢?在亞洲很尷尬,至少跟周圍鄰居都處的不咋地,俄羅斯、韓國都不把日本放在眼裡,這的確很尷尬,日本完全沒有世界第三經濟體的影響力。

所以說,日本現在比較尷尬,一方面經濟發展進入停滯期,另一方面,國際形象一直不好。你很難用衰落來形容同日本,但是你說日本被其它國家超越了,倒也是事實,因為20年來,日本幾乎沒有大的進步。


寰球視角


輿論界一直在說,曰本失去了十年,二十年,似乎日本己經走向衰退甚至衰敗,但所有這一切,可能只是表面現象,無論是曰本的經濟實力,工業化水平乃至科技水平,如今依然位居全球前列,而只能說,隨著亞洲中國的崛起,曰本相對有些落後了。客觀說,今天日本還有很多長項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特別在後工業化時代的企業精益管理等方面,值得汲取。因此,從本質上看,日本並沒有衰退,他還在前進,儘管速度大不如前。

那麼,經過日本自我戰略上調整以後,曰本能不能再次崛起,或者說,日本能不能做得更大,登得更高,行得更遠?這是一個好問題。應該說日本在二戰前己經是亞洲經濟強國,二戰後它能夠在戰爭廢墟中重新崛起,與他原有的工業基礎,他的科技積澱以及他的國民素質分不開,特別是日本的整體國民素質,依然相當強勢,強駭,在亞洲各國具有十足優勢。但透過曰本的強項,依然能窺見日本存在的二大弱項,也可以說是阻礙他繼續做強的兩大致命傷,即:

日本國視野不夠寬闊,心胸十分狹窄,正如他的國土,沒有戰略縱深,也缺乏一個大國應有的氣度,格局小了點;

日本國沒有歷史誠信,擺在眼皮下的事實,他可以掩耳閉眼全然否定,如今這種缺乏誠信的態度延伸至了經濟領域,己揭露出來的幾件大企業產品造假事件,不僅使日本驚呆,也使國際社會大為震驚。

格局小,缺誠信,對一個人來說成不了大事,對一個國家特別是大國來說,更意味著受到侷限,走不了多遠。這二點日本能否自我反省,自我改進,事實上很難,這二點與其說是日本的弱項,致命傷,不如說更象他的內在習性,很難改了。


沈啟群337


日本(國內評失去的二十年)成為世界標杆 人均壽命84歲世界第一,國民素質世界第一 ,世衛組織評選日本醫療水平世界第一 ,環境保護世界第一,高中教育普及率世界第一 ,兩人愛情片產業世界第一,百強創新企業佔比世界第一,政府廉潔世界排名第二十名 。幾乎沒有小偷,幼兒園免費,小學生自己去上學,沒有拐賣兒童的案件發生,連續多年沒有發生因狂犬病毒死亡病例。我要說這些的意思是,日本不是衰落,日本是已經達到頂峰了,人類社會的頂峰。

其實我想說的是,我們才吃飽飯幾天?就如此自大,今天覺得自己老大,明天覺得自己不行,有意思嗎?看看我們周圍最基本的環境,霧霾,出門最基本的心情,到處加塞搶道怒氣車。

看看我們最基本的安全,小孩的疫苗都做不好,或者能做好而不做,這些不做好何必天天說別人沒落自己牛呢?人首先是真實認清差距,才能慢慢進步,謝謝。


李三萬的三萬裡


日本衰落的一說從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後就開始了,其實真的未必,不是漲日本的銳氣,只是理智的來對待這個問題。

先來看幾組數據:

1.中日GDP對比

這是以美元計價的GDP數據,從圖上看日本GDP房地產泡沫後基本上就沒怎麼變化,但要注意的是人發幣匯率從8元以上升值到現在6元左右,而日元的匯率基本就是在波動,沒有實質變化。

2.產業結構 日本在國內投資基礎設施基本完畢,無法對內投資拉動經濟,消費持續通縮的情況下,GDP只能依賴出口貿易,當世界經濟復甦時,日本對應的GDP就走高,而反之就會走低。但是日本在90年泡沫後經濟結構發生了改變,大力拓展海外投資,據統計,日本海外資產規模達3.3萬億美元,日本在海外購買的礦山、石油等資源面積是本土的10倍,因此有日本在海外還有一個超級日本之說,而這在GDP中是體現不出來的。

3.創新能力 在房地產泡沫後的20多年時間裡,日本的名義GDP沒有什麼大變化,但確完成了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早在我們喊出2025以前就已經向工業4.0邁進了,現在工業機器人最先進國家是誰,不錯就是日本,日本的創新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世界上第一個三角插頭,第一臺計算機,第一臺筆記本都是日本發明的,持續的創新能力支撐著日本經濟前進的步伐,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在一個如此資源

匱乏的島國卻能穩居世界前列的原因。

4.全球創新企業TOP100 :日本40家,研發經費佔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企業主導的研發經費佔總研發經費的比例世界第一;日本核心科技專利佔世界第一80%以上;日本的專利授權率竟然高達80%,可見其專利申請的質量。這還是能看到的部分,還有看不到的,如三星、蘋果、高通,英特爾等都在用日本的設備,配件,解決方案。

這樣的一個日本能說是衰落了嗎?其實日本和我們經歷一個同樣的產業轉型的過程,不過的是起步比我們早了很多,說是日本在衰落不如說是在蓄力的過程,而現在我們不也是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嗎。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日本產業的一些現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6, "file_sign": "76551ec6ee7e2bf0d6805215138e5d54\

發哥85645


前言

首先寫在前面,筆者並非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日本衰退的理論從上世紀的經濟危機之後就已經被世人反覆討論。筆者的觀點是:日本衰退是個偽命題!

寫下面的回答,只是想讓各位讀者能夠認清如今局勢,中國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不能驕傲自大也不可目中無人。簡單的一個例子,在筆者的文章中也有說到,日本為自己的驕傲自大付出了很多代價。(EV潮流等)

具體請參考:

日本人如何看《厲害了,我的國》?!日媒:並不是自賣自誇

https://www.toutiao.com/i6536134750841602563


正文

日本是否在走向衰退?說實話,討論了將近20年的話題,你覺得現在日本是退是進呢?從某種方面來講,日本是有衰退,但是在重要的方面,完全沒有衰退的形勢。

具體的指標我比並不想說的太明,筆者有一篇文章曾經寫的太明顯(被JIN了)所以我就大致的說一下,中國現在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國家,從經濟上來講應該是比日本富裕而且宜居,那麼從生活水準、大氣、水、食品安全、醫療等領域讓你選擇,你選擇哪個地方呢?!我想從這些指標上來判斷,你肯定有你的答案!

有人說,日本的作為經濟大國的地位已經下降,這不就是日本衰退的證明嗎?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上世紀日本佔據世界經濟的總體比例巨大,據現在29年的1989年,日本企業佔據世界企業排名TOP20的大半,達到13家之多。其中豐田,松下,日立等製造型企業更是發展正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各個國家都在發展,脫離貧困的國家也越來越多,日本與其他國家的告訴成長相比起相對地位就顯得較低。其實這個對日本來說是一個好事情,為什麼呢?因為屬於出口主導型的日本,如果他國經濟發展,那麼日本的出口就會迅速增加。

說日本衰退的人還會將日本人口減少的事情,這個更是站不住腳了!為什麼?正是在這種人口衰退的背景下,日本勞動人口人GDP是多少?(最新的比較筆者沒有花時間找,有興趣的可以去查下)上圖來看,我想不用我多說什麼了。

即便是被稱為“失去的20年”的時期,有誰看見日本人民生活的不幸福了?!雖說社會貧富差距有所加大,但是再大能夠有他的美國爹大?

現在的哪個發達國家不是高失業率和財政赤字?如果說日本衰退的話,那麼世界上的發達國家都是處於衰退的狀態吧。

發達國家標榜的地域健全性如何?

從東日本大地震和熊本大地震來看吧,政府先不說太多,福島核電站的事情現在還沒有處理完,但是這個只是一方面。日本人展示了何謂高民度的一面,自制心、善意、互助的精神可謂讓全世界都感到震驚。在那麼嚴重的地震下,民眾依然能夠自救,團結這不正是地域健全的體現嗎?

這種高民度並不是單單的體現在災難之後,筆者有位朋友,每次出門時從來不會鎖門,理由是太麻煩,反正也不會丟東西。事實證明,他確實是對的。在日本2年,從來沒有鎖過公寓的門。說明治安是很好。

日本人很虛偽,這點筆者是十分承認的。但是至少會在人前有規矩,守禮儀。即便是有錢人也不會趾高氣揚讓你覺得十分不安和侷促。換句話說,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他是很虛偽,但是他尊重我。


發展遲緩是歷史必然

日本向來是投資和貿易大國,隨著全球化的進程,日元一路走高,日本國內的生產企業也大部分出走國外,豐田公司的外國人職員要比日本人職員還多。日本沒有經濟問題嗎?當然有,而且非常多。之前幾乎在世界上無敵的家電、電子產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機。夏普賤賣給富士康,松下一直在苦境中掙扎,高田因為事故破產等等。所以日本接下來肯定是實行大膽的方針改革,不過不僅僅是日本,產業改革和升級哪個國家都在進行,不是嗎?

根據日本人口金字塔可以看出(2055年預測),日本老齡化人口太多了!整體的老齡化拖慢了日本的經濟發展,那也是太正常了。大個比方,你讓老頭去跑業務和年輕人去跑業務,那從最終的結果上來講,肯定是年輕人要勝過老人了。所以,經濟疲軟是必然的結果。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個是日本一個國家的問題嗎?美國因為有眾多的移民,所以一直保持著活力,那歐洲各國如何呢?我想關注這方面的讀者應該知道,歐洲現在也是老齡化很嚴重。另外,如果中國不採取對策,我想很快也會步日本後塵。

結束語

但是,這些都不是日本衰退的理由。當今時代是一個多極化的全球社會,上世紀蘇聯解體後美國一極化,但是很快進入了所謂的多極化,這意味著美國衰退了嗎?我想,很難說這個事情,不是嗎?


上面論述中一些數據支撐都能從筆者的文章中找到:

《日本企業欲靠機器人起死回生》

《靠這家中國企業,夏普打響“翻身仗”》

《年薪3000萬 VS 年薪10萬,逐漸暴露的島國階級差異的實態》

《東日本大地震造成東京電力核電站洩露,究竟賠償給附近居民多少錢》

等等文章中,都有描述一些論點性的語句,我這裡不在寫出,以免被悟空認為是搬運答案!


文章介紹:

《為什麼痴漢在日本會屢禁不止?日媒:這是日本特有的國民》

《日本女人最想嫁中國男人,很羨慕中國女人?!究竟哪國女人最幸福》


日本二三事


日本是否衰退 換個說法可能爭議會小一點 日本頂峰期已經過去了 這樣說爭議會小一點 既便是達不成共識 另外 頂峰到衰退中間應該有一個吃老本的空間 因為它不是大危機大雪崩 滑落也得有時間 然而就趨勢而言 它己經調頭向下了 大家知道耍繼續輝煌得必須後繼有人 你看看現在日本的年青一代 無慾的狀態簡直是一種病態 好像國家前:途命運完全和他無關 也是 連自己都不當回事的人 還怎麼指望他把國家放在心上 再說十去的十年也好 二十年也罷 單看經濟生產總量是也有增長的 這和八十年代的頂峰日本沒的比 你就此說它衰退當然可以 毛病不大 但真正衰退的概念是負增長 所以 衰退用在今天的日本身上 我說你用詞不當 另外 一下一上 日本再和中國比對 落差確定有點大這或許給了你一個錯覺 就定義日本衰退了 秋歌相當憎惡小日本 要說日本真的衰退了 頂多也是條凍僵的蛇 它任何時候都可能咬你一口 除非哪一天 日本沉入馬里亞那海溝 Ok 中國才可以高枕無憂了……


秋歌988


日本早就開始衰弱了,自從太平洋戰爭失敗後,但是 :腐でも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