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郭亮村:一個被“妖魔化”的景區,到底值不值得到此一遊?


郭亮村隸屬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沙窯鄉,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處沙窯鄉、與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崑山村交界,海拔1000米,現有83戶人家,共329人。

郭亮村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勢險絕,景色優美,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的"掛壁公路"聞名於世,又被譽為"太行明珠"。

郭亮村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勢險絕,景色優美,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的"掛壁公路"聞名於世,又被譽為"太行明珠"。

郭亮村位於河南省輝縣西北60公里的太行山深處,海拔1700米的高高懸崖上,距鄭州110公里,距離新鄉50公里,距離陵川30公里,晉城60公里。

郭亮村地處山西和河南兩省交界處的密林山中。這裡秀峰突兀,石徑崎嶇,紅、白龍溶洞深邃,喊泉銀瀑懸壁。有著泰山的巍峨,華山的險要,嵩山的挺拔,黃山的秀,原始荒古,真實自然。

郭亮地處太行深處,四季景色宜人,特別是金秋時節,滿山遍野楓葉緋紅,碧綠的山野夾帶著一片片金黃,是旅遊的大好時節。

郭亮洞掛壁公路,郭亮隧道,郭良隧道,萬仙山絕壁長廊,郭亮村絕壁長廊,這是一條橫穿絕壁的長廊通道,1972年農曆二月二開工,1977年5月1日通車,長1250米,寬6米,高4米。投工3萬個,清理石渣2.4萬立方,消耗鋼釺12噸,鐵錘2000個。

郭亮村投資8萬元,2001年又投資40萬元進行擴修。影視村是郭亮的美譽。幾十戶人家依勢座落在山坳裡,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錯落有致,參差不齊。

著名導演於本正、郭凱敏、沈好放、馮小寧等也曾在郭亮食宿多日,留下墨寶。郭亮村還是輝縣抗日政府所在地,太行分區司令員皮定鈞和輝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王雲清曾在這裡住過多日,電影《李向陽》生活原型,傳奇英雄郭興曾在這裡學習培訓、接受任務,那些老房子仍然完整的保存著。

郭亮洞不遠處,藏有奇景"冰窯",哪怕是炎熱的夏天,故然冰封不動。抬頭大,驟然間 一條瀑布從天而降,飄染全身。喊聲過後,又恢復往日的寂靜。瀑布間從絕壁頂上一空心圓 洞中垂直落下 郭亮村 郭亮村 ,遠看恰似"龍鬚"又稱"龍吟"瀑布。周圍還有萬仙山和南坪兩處自然保護區。

抵達郭亮村,必須要穿行太行大峽谷,峽谷絕壁的岩石呈紅色,從沙窯鄉鄉漢寨壩順天梯登崖頂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過去這條絕壁路,曾是大山中唯一通往中原的古道,困擾著一代代山民,阻礙著與外界的交流。


。直到本世紀70年代,山民打通了郭亮洞,人們才逐步廢棄了這條几百年來的"熱線"。我們有意從天梯登頂,就是想領略一下先人險行的感覺。

紅巖絕壁約有200米高,聳直陡峭,像快斧整劈過一樣,格調雄渾,令人生畏。頭頂密佈的 的烏雲使峽谷更顯磅礴大氣,走在雲梯上仰望山體無不被險峰所震懾,壁縫填滿雙眼。

由於我們不是專業攀巖者,在許多極險崖段,全憑自己的膽識和四肢去解決。多處石板已掉落 谷中,崖壁石縫裡有許多小樹和小草,它們都有一定的韌度,成為很好的"拉繩",就這樣 提心吊膽,磨破雙手,足足忙了大半天才登頂。

放眼望去,黑色的濃雲威壓著大峽谷,雲層遮沒了陽光,使山顯得陰暗,山的陰暗又進一步襯托出雲的陰暗。險峻古道和山,就這樣渾然一體,我瞪大眥欲裂,也難以將這全景一眼望盡。

絕壁長廊郭亮洞,蜿蜒盤旋、忽明忽暗、上下不一,洞壁有的整齊平坦,有的參差不齊,形狀各異。

絕壁長廊郭亮洞,蜿蜒盤旋、忽明忽暗、上下不一,洞壁有的整齊平坦,有的參差不齊,形狀各異。

著名導演謝晉稱郭亮為"太行明珠",著名畫家張仃稱郭亮"華夏奇觀"。先後有《清涼寺鐘聲》、《走出地平線》、《倒黴大叔的緡事》、《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萬仙山景區絕壁上的村莊郭亮村被譽為中國第一影視村。

靜心待上半月,凌晨聽雄雞報曉、午時聞雌雞下蛋、晚間聽山雨瀝瀝、俯在地上傾聽地下河 的嘩嘩流水聲。喝上二兩老白乾,大口吮吞著大青辣,在來回擺動的油燈下,聽著老鄉們的嘮叨,那真是一種原始古樸的雅緻。

紅巖絕壁約有200米高,聳直陡峭,像快斧整劈過一樣,格調雄渾,令人生畏。頭頂密佈的 的烏雲使峽谷更顯磅礴大氣,走在雲梯上仰望山體無不被險峰所震懾,壁縫填滿雙眼。向上只能看到上一層的石梯底面,向下只見峽谷中水浪翻滾,濤聲迴盪,煞有不上不下之感。


從1975年以來,海內外影視界看好郭亮的自然風景,40多部影視劇在這裡拍攝外景。影壇巨臂謝晉,為拍《清涼寺鐘聲》三上郭亮,在村裡常住百天之久,稱郭亮是"太行明珠",刻石留言:太行深處郭亮村化為影片清涼寺鐘聲的乳泉村,我們曾在這裡度過盛夏深秋,我們曾和郭亮的父老兄弟姐妹結下深厚友誼,美麗的村莊,勤勞的鄉親將永遠留下我們的記憶裡。

郭亮另一有名的勝景是天池,1975年郭亮人在此築壩,修成水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