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今年營收超2000億!一路走來,董小姐賭贏的可不只有雷軍

12月2日,在2018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期間,董明珠表示,與雷軍的賭局已經基本勝出。董明珠說,與雷軍的賭局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兩者不具備可比性。因為格力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小米是做互聯網的,屬於輕資產。小米財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收合計1305億元,距離2000億元還差695億元,不知道雷軍是否還有"翻盤"的可能。

格力今年營收超2000億!一路走來,董小姐賭贏的可不只有雷軍

這場被媒體渲染得轟轟烈烈的賭局源於2013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雷軍稱五年內小米營業額將超過格力。如果超過的話,雷軍希望董明珠能賠償自己一元錢。董明珠則回應稱,如果超過願意賠10億。

格力今年營收超2000億!一路走來,董小姐賭贏的可不只有雷軍

不過,和董明珠這樣的人打賭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這裡倒不是說"雷布斯"的水平不夠,而是董小姐這一路走來面對的環境實在是比雷軍要複雜。抗戰期間,山西軍閥閻錫山曾感嘆:我閻某人是踩在"三個雞蛋"上跳舞,踩碎哪個都不行啊!(三個雞蛋指的是中央軍、八路軍、日本鬼子),其實董明珠這一路走來也面對過閻錫山一般的窘境,表面上轟轟烈烈,背後有時也是步步驚心。雖然在媒體宣傳上,格力電器早已經姓董,但至少在股權層面上並不是這樣,截至目前董明珠在格力電器的股份也就是0.74%。

從"朱董配"到"朱董失和"

提到董明珠和格力,就不得不說格力公司的前董事長朱江洪。他在格力掌舵了20多年,和董明珠相比他簡直低調得"毫無存在感"。其實格力這二十多年來戰勝了眾多家電行業的對手離不開二人的配合,朱江洪搞技術出身,為格力日後的"掌握核心科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他對銷售部門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當時好多一線銷售員的工資是他的二三十倍,

全廠唯一的一輛車也調給銷售部門使用,朱江洪自己走路上下班。

1992年,加入格力三年的董明珠在安徽市場上的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佔整個公司的1/8,隨後又被調到"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南京市場,在那裡她又創造出了一段銷售神話,巔峰時她一人的銷售就佔到全公司的1/6。1994年,朱江洪瞄準"科技創新",為此他大幅降低了銷售人員的提成比例,大批銷售人員因此"出逃",緊急之下,朱江洪把董明珠調到珠海掌管經營部。董明珠從此一飛沖天。

在外界媒體甚至是朱江洪自己看來,這就是他"慧眼識珠",給董明珠提供了施展的平臺;可在董明珠看來,這件事卻是另一個角度。以當時董明珠的銷售能力,每年就可以拿到上百萬的薪資,而且在外面也落得個逍遙自在;回到了珠海總部,雖然多了一個幹部身份,但是每年工資也就是十來萬,而且受到的管束也多。因此董明珠在自傳中說,她根本不願意回珠海,最後也只是為了公司整體發展勉強答應,說白了在她看來這次到總部其實就是幫助朱江洪處理爛攤子,有了今天的地位是因為當時的爛攤子處理得好,而不是別人的提攜。

格力今年營收超2000億!一路走來,董小姐賭贏的可不只有雷軍

雖然有著這樣認識上的差別,二人在格力共事多年也算是 "和而不同,鬥而不破",二人一起把格力帶上了一個新的高峰。直到2012年,朱江洪退休,二人的矛盾才初漏端倪,朱江洪剛退休一個多月,去北京參加家用電器協會的頒獎儀式,抵京後,格力方面沒有安排任何人接機,當時67歲的朱江洪是一個人孤零零從機場打車去的會場。當時就有媒體曝出,是在董明珠的威懾下,格力北京公司沒有一個人敢擅自安排接機。

2017年,朱江洪又坐不住了,默默無聞了好多年的他突然出了一本書,書名叫《我執掌格力的24年》。在自傳中表示"沒有朱江洪就沒有董明珠"或許有一定道理,但“沒有董明珠就沒有格力”不符合格力的史實。一向脾氣沖天的董明珠面對這種說法也沒有立刻懟回去,罕見的保持了沉默;不過隨著後來許多媒體通過這本書來解讀朱董二人的不和,為了平息這種輿論,朱江洪也取消了不少新書宣傳活動,算是給了董明珠面子。

低調了這麼久的朱江洪為什麼又發聲了呢?其實也不難理解,一個人見過風雨,見過改變,一路拼搏之後發現人生已然過半,剩下的事也就是保住晚節,贏得身後名。轟轟烈烈了一輩子,到頭來鮮花掌聲都是別人的,自己落得個"錦衣夜行"的晚年,這心裡肯定也不是滋味。除了這些,恐怕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朱江洪這批企業家在臺上時所面對的社會環境實在是有點複雜。

企業家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有一個事實往往被大家忽略,格力其實是一家國企。雖然經過多輪改革,珠海國資委仍然佔據格力電器18.22%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在朱江洪時代,珠海國資委更是絕對的控股股東,所以說那時的朱江洪至少在名義上是組織的人。

從改革開放開始到21世紀的前幾年,國企的企業家們無論幹好幹壞,日子都不那麼好過,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們身上有兩座大山,一個是"投機倒把",另一個是"姓資姓社",直到92年總設計師南巡之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以確立,壓在他們身上的這兩座大山才算是被徹底移除。可就在這時,產權問題又成為了懸在他們頭上的 "達摩克里斯之劍"。

紅塔集團的褚時健、佛山三水健力寶的李經緯都是被產權問題絆了個大跟頭;向TCL李東生這樣成功通過MBO涉險上岸的人可謂是屈指可數,即使這樣李東生也被郎鹹平懟了很多年,當時也是頗顯狼狽。所以說在這種環境下,也難怪朱江洪養成了低調得性格。這麼多年來,無論朱江洪還是董明珠,都一直小心翼翼在資本市場、國資委之間維持平衡,並在這種平衡中保持管理層對企業的控制權。但董小姐之所以能這麼高調做事,還是因為她找到一條區別於朱江洪的路。

格力今年營收超2000億!一路走來,董小姐賭贏的可不只有雷軍

褚時健和李經緯

另一條路

2005年,珠海國資委想要把格力電器賣給美國開利,但整個運作過程朱江洪和董明珠並不知情,等他們知道時,開利的人都準備進場盤點了;朱江洪知道後很沮喪,無論如何,格力電器也是逃不出上頭一紙命令,想著只能認命了。可董明珠不幹,她讓員工堵住大門,自己直接去找了當時的廣東省委書記告狀。當時的省委書記聽了董明珠的彙報並沒有在現場表態,但是不久省裡就派了專門小組到格力電器做調查,調查了一陣子,這個收購就被叫停了。

12年在廣東省省委書記參加珠海代表團審議的時候,董明珠當場告了廣東省財政局一狀,傾訴格力電器在廣東省一個招標項目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14年,董明珠也在公開場合吐槽說,"遇到困難國資委就說這屬於你們的經營問題,自己去解決,遇到一些利益他們就手伸得很長"

相對於朱江洪,董明珠毫無疑問更加"任性"一些。前文說過,這是因為她找到一條區別於朱江洪的路,這條路簡單概括起來就三點:

"領會更高層精神" 、"每逢大事不糊塗"、"身體未入黨,思想緊跟黨"。

董明珠曾說過:"罵我可以,罵我的企業不行!"再到後來,董明珠的態度就成了唱衰中國製造不行,口號都是與時俱進得不要不要的。高鐵大發展的那幾年,凡是選用格力空調的高鐵站,要求必須在幾個月內完成安裝,董明珠把截止時間定下來之後,在內部宣佈,如果做不到就地免職。據說不管在哪兒建生產線,董明珠都要求最少8個月,最多一年半,必須有產品出現;軍事化管理加上指哪兒打哪兒的執行力,使得格力和董明珠被許多地方政府青睞。

格力今年營收超2000億!一路走來,董小姐賭贏的可不只有雷軍

更為重要的是,董明珠本人是民建委員,屬於民主黨派,但是她對格力企業內部的黨建工作也是常抓不懈,12年她當上格力電器董事長之後,要求格力內部黨員上班的時候要佩戴黨章,之後一年格力電器的公司年會還特意選在一個軍訓基地召開,從董明珠到所有員工全都穿著軍裝,一起住軍營、唱軍歌,接受了4天軍事訓練。

2016年,董明珠卸任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繼續擔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當時就有不少陰謀論甚囂塵上。其實通過前文的敘述你就該明白,現如今董明珠的去留與否已經不是珠海市國資委能左右的了,雖然這些年珠海市國資委對格力電器還會有些小動作,但是在對待董明珠去留的問題上還是非常審慎的。

董明珠曾表示格力電器不做到2000億不會退休,到了今年格力營業額已經突破了2000億,關於去留問題,她本人在今年5月的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這樣回應"如果我走,您答應麼?最好未來五年不要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相信董小姐依舊會繼續幹下去,畢竟董小姐今年也才

“芳齡64”而已。

格力今年營收超2000億!一路走來,董小姐賭贏的可不只有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