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為什麼要冥想?

瑜伽體式精講


瑜伽冥想是一個專注於當下的過程;冥想可以使我們在緊張忙亂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回內心的寧靜和純粹,不忘初心。

你大概也有過這樣的感受,當你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去做一件事的事情的時候,不管周圍的環境怎麼樣,你也有那麼一刻,忽略掉身邊所有的聲音,專注在自己的世界;

就好像小孩子在玩自己最喜愛的玩具的時候,不管你怎麼叫他,他都不為所動。這些都是冥想的表現。

精神的集中,就是冥想,只不過瑜伽冥想是把對外在某一事物的集中,轉變為對自己內在的集中,完成由外到內的轉移。

冥想最好是在固定的場所和時間,這樣有助於精神更加快速的放鬆和平靜下來,找到安寧的感覺和進入狀態。

盤坐下來後,腰背挺直,頸部放鬆,上半身保持在一條直線上;深長的吸氣,緩慢的呼氣,讓呼吸平穩下來,找到穩定的呼吸節奏,如吸氣三秒鐘,再呼氣三秒鐘。

把意識慢慢的放在身體的某個部位,比如眉心或腹部。同時繼續保持平穩的呼吸頻率。

隨著專注狀態的持續,腦中雜念也會慢慢的消失不見,因為大腦接受了一個新的任務,那就是專注於身內,就像你集中精神做任何一件事一樣。


四小玥


新的學生來到瑜伽課上,對身體是沒有什麼覺知的。所以,瑜伽老師有責任循序漸進地幫助他們感受內在的身體,如何保持體式。

同時,很多新學生對呼吸也很少覺知,所以,瑜伽老師讓學生把注意力帶到呼吸,深入呼吸,教學生用呼吸引導動作。練瑜伽的身體,覺知和呼吸同行。

那麼,學生的心呢?很多老師幫助學生專注身體和呼吸,但是卻比較少教學生控制自己的念頭。

根據傳統瑜伽,控制意識的波動時主要的任務,體式和呼吸練習是輔助。

如果你去觀察你的念頭,就會發現雜念很多。比控制身體和呼吸難多了。所以,我們總是覺得心累。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發生,生老病死,事業、工作、家人,所有的事情同時發生。時刻會發生很多改變,情緒也會跟著起伏。

沒有人是為了冥想而冥想。冥想讓我們看清自己的生活和情況,然後看清自己,去掉那些錯覺想象,擺脫那些所謂的情緒。

以,坐著關閉眼睛什麼也不做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是的,可以這麼說。

如果你心裡一直在想著什麼事情,鑽牛角尖,那麼就像一直在攪動杯子裡的混有雜質的水。如果冥想,安靜下來,雜質就會沉到杯底,變得清晰。


瑜伽體式精講


瑜伽,是一項老少皆宜、動靜結合的運動,注重的不止是運動流汗時身體的排毒,更是靜坐冥想時心靈的排毒。

冥想過後,心靈完全的放鬆,內心平和安穩,有助於生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冥想的過程中,隨著一呼一吸慢慢的放鬆心靈,放飛思想,讓思想飛向遠方領略不一樣的風景,身體也完全的放鬆。喚回意識,由思想緩緩的身體中復甦,可以更加明晰的瞭解自己的身體,身體也感覺更加放鬆。

經過了冥想之後,內心更加安寧祥和,在進行瑜伽體式練習的時候,會根據教練的引導,跟隨著呼吸,慢慢完成體式及體式間的過渡流轉,像一個潺潺的小河一樣流暢。即使遇見暫時做不到的動作也不會焦躁,也是在瞭解的同時儘自己的能力做到極限,相信付出會有回報。

冥想,對我的感覺就是為思維充電,結束之後感覺思路更加清晰、調理更加明確,閒暇時間可以靜下心來思考。

總體來說,瑜伽冥想和體式給我的感覺就是招式與內功的關係。雖然冥想不能直觀的看到結果,但是確實是各種體式的支撐與基礎。

關注瑜伽小美人兒,一起內外兼修,做一個真正的大美人兒,嘻嘻。


寵瑜伽


這個要從瑜伽的定義上來解釋。

瑜伽含義是連結。連結什麼呢?身與心的連結,心與宇宙的連結。中國人講:身心合一,天人合一。



智慧的古人使用冥想這種方法進入這種合一,所以在那個時代,冥想即是瑜伽。

那瑜伽體式是怎麼回事呢?瑜伽體式是苦行,是培養覺知進入冥想的途徑之一,某種意義上,體式即是動態的冥想。



現代瑜伽課上,冥想一般安排在課程的前面部分,有利於學員將心態安靜下來,從生活中的瑣事中解脫,全身心投入體式練習,培養更好的覺知。


明慧


冥想法是指瑜伽練習者在精神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時,通過深思或自我反省而產生的一種狀態。可以說,冥想是最原始、最古老的瑜伽修煉方法,更是瑜伽修行的至善階段。它的修行目的在於讓練習者通過冥想靜思來獲得內心的平和安寧,從而達到精神的超脫,進入瑜伽冥想的最高境界“三摩地”也稱之為“入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