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廢品現在是“黃金”,80多戶村民抱團取暖,變廢為寶增收入


以前每到秋季收穫季節,上面都要反覆強調不準焚燒稻草秸稈等,而無論多大力度禁燒秸稈等,總有農民違規焚燒。近兩年,在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羅圩鄉唐圩村,你就是叫村民燒,他們也不會燒的。

為什麼呢?且聽“圖文直擊”慢慢道來。這組照片拍攝於2018年10月24日。這組照片其實等於告訴了我們,唐圩村村民不焚燒秸稈等的原因。

近年來,羅圩鄉通過成立草製品合作社,鼓勵種糧農民將水稻秸稈變廢為寶進行再加工。80多戶村民忙著利用水稻秸稈加工草繩、草簾等稻草製品。

羅圩鄉生產的草繩、草簾等稻草製品銷往全國各地,增加了農民貨幣收入。80多戶農民抱團取暖,越幹勁頭越大。因為他們的稻草製品,不愁銷路,賣出去後就是“白花花的銀子”,換言之,就是“垃圾”變“黃金”了。每年每戶僅此一項就增加收入2000多元。

本圖集展示的就是羅圩鄉唐圩村村民加工草簾製品時的情景。圖1:草繩打捆裝車準備發往外地;圖2至圖5是村民在為製作做前期準備工作。唐圩村的做法值得各地農村效仿和推廣。讀者朋友們,你們那裡的稻草秸稈等“垃圾”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