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濺桃花:那個玲瓏剛烈的李香君

1

李香,一般稱為李香君,明末金陵名妓,略知書,學過唱,最擅長演唱《琵琶詞》。

李香的假母名叫李貞麗,有俠氣,交遊廣泛。受她的影響,李香也是一身俠氣,“風調皎爽不群”。

關於李香君這個名字的來歷,傳奇《桃花扇》中是這樣說的:李貞麗的朋友當中有一位晚明名士楊文驄,為李香作畫,畫過詢問李香的名號,李貞麗就請他給起一個。

楊文驄思索片刻,說:“《左傳》雲:‘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就叫他香君何如?”後來《桃花扇》影響巨大,人們提到李香時都把她稱為李香君了。

血濺桃花:那個玲瓏剛烈的李香君

關於李香君的外貌,《板橋雜記》中如此描述:“身軀短小,膚理玉色,慧俊婉轉,調笑無雙。”

所以人們都把李香君稱為“香扇墜”,說明她的模樣嬌小玲瓏。

崇禎十二年,二十二歲的侯方域來南京應試。侯方域字朝宗,父親侯恂在崇禎年間做過戶部尚書、兵部尚書。侯方域年輕英俊,愛憎分明但城府不深。他與陳貞慧、吳應箕等人相識,結成復社,指點江山人物。

這期間,李香君與侯方域相識,對他大力逢迎,請他做詩,自己歌唱做答。

閒居南京的閹黨餘孽阮大鋮主動向侯方域示好,希望他從中斡旋,改善自己與南京士林的關係。在李香君的勸說下,侯方域婉拒阮大鋮,因此得罪了他,留下禍根。

不久侯方域落第,李香君在桃葉渡擺酒,為他餞行。席間,李香君親唱《琵琶記》贈別,並把侯方域與東漢的蔡邕相比,提醒他“學不補行”,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節操。然後李香君盟誓道:“公子豪邁不羈,又失意,此去相見未可期,願終自愛,無忘妾所歌《琵琶詞》也。妾亦不復歌矣。”

2

李香君與侯方域交往的細節,文獻中的記載不多。使他們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的,是康熙年間的一部傳奇《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寫作前曾經拜訪過餘懷、冒襄等人,他們與侯方域、李香君有過交往,很清楚二人的戀情。

血濺桃花:那個玲瓏剛烈的李香君

《桃花扇》中,侯方域與李香君定情時,在一把宮扇上題寫一首詩,當成定的信物,由李香君收存,這就是侯方域的那一首《贈人》:

“夾道朱樓一徑斜,王孫爭御富平車。青溪盡種辛荑樹,不數東風桃李花。”

侯方域離開南京回到老家商丘,崇禎十五年秋攜家再赴南京,遭到阮大鋮的誣陷,第二年離開南京,帶著家人投奔陳貞慧。這期間,李香君遇到一次情感的考驗。

一個名叫田仰的高官向她表達愛慕,送上三百兩銀子,邀她一見。田仰在天啟末年做過四川巡撫,曾經巴結過魏忠賢。

李香君拒絕了,毫不掩飾她對田仰的蔑視,認為他與阮大鋮是同類。田仰羞怒,試圖強娶李香君,遭到極力反抗。

《桃花扇》中,這個過程表現得更有戲劇性,李香君吟唱出自己對侯方域的忠貞:“他是我終身倚,盟誓怎移?宮紗扇現有詩題,萬種恩情,一夜夫妻”。

李香君寧願等待侯方域十年百年,只是不肯嫁給田仰。但娶親的人都等在外面,僕婢們顧不得李香君的反對,一齊上前,強行幫她準備。

李香君寧死不從,一頭撞破了自己的顏面。

血濺桃花:那個玲瓏剛烈的李香君

3

性情剛烈的李香君血濺宮扇,在自己的世界裡搏命,護衛尊嚴和愛情,演為千載佳話。朝代更替之際,悽風慘雨,這一點剛烈之氣難能可貴。

田仰羞怒異常,轉而寫信給侯方域,指責他從中作梗。侯方域回覆一篇《答田中丞書》,自我辯白當中,夾雜著對李香君的讚賞和對田仰的嘲諷。

侯方域先後得罪了阮大鋮和田仰,南明弘光朝時期,他因此四處躲避,一度被阮大鋮下入牢中。所幸清兵南下,侯方域出獄。

李香君和他的故事並未結束。《桃花扇》中,李香君被選入宮中演戲,楊文驄為那柄染血的宮扇添上花梗和綠葉,變成一幅折枝桃花。

這把桃花扇後來被送到侯方域的手上,二人歷經磨難,最後在金陵棲霞山的道觀中相遇。一把桃花扇被法師撕碎,二人看破俗塵,一起出家,修真學道。

現實當中,他們當然沒有出家。明滅清興,侯方域陪同父親回到商丘老家,築起南園,居住其中。期間侯方域曾經與吳偉業相約,一起隱而不仕。

血濺桃花:那個玲瓏剛烈的李香君

但他自己也沒有信守約定,曾在順治八年應鄉試,並中副榜。據說,他應試是為了保全自己的父親,迫不得已,他為此深深自責,第二年府中建堂,他將其命名為“壯悔堂”,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李香君後來大概如願嫁入了侯家。侯方域死於清朝順治十一年十二月,時年三十七歲,李香君的下落不詳。

於左 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