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文廟的歷史沿革和建築佈局是怎樣的呢?你怎麼看?

令如歡


福州文廟是福州難得的古代官式建築遺存,它見證了福州從“衣冠南渡”到“海濱鄒魯”到蛻變,更讓福州的中心區域永遠堅守著一片清淨的國學聖地。

福州文廟,又稱“先師廟”,俗稱“聖人殿”,初位於城之西北,作為培育生徒的學宮,兼祀孔子。唐大曆七年(772),福建觀察使李椅將其遷於今址。五代閩國時期,閩王王審知一度將其改設為四門學。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轉運使楊克讓始將其作為孔廟,規模也擴大到百餘畝。此後文廟不斷擴展,設有經史、御書、稽古三閣,又有養源、議道、駕說三堂,以及十二齋舍、杏壇、射圃等。明洪武七年(1374)建大成殿與明倫堂,成化十三年(1477)鑿泮池並修建泮橋,石構欞星門的形制則始於弘治初年。文廟歷史上曾先後遭受宋、明、清三次大火,導致其規模逐漸走上下坡路,特別是清咸豐元年(1851)八月初三的火災,幾乎將文廟化為灰燼。

今日所見格局均為咸豐二年(1852)重建的產物,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外門埕、欞星門、泮池、大成門、月臺、大成殿、後照壁等,兩側則有殿廡對列,佔地7552平方米,建築面積達4000平方米。1949年後,文廟相繼為學校、紅衛商場、少年宮等單位佔用。1999年,少年宮遷出,歷經多年修繕,終於恢復了往昔的容貌。2006年,福州文廟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欞星門、泮池和大成門

欞星門是今日福州文廟第一道大門,建於明弘治年間,為三門並立的二柱石坊,坊間以牆相隔,牆頂部嵌有精美的鏤空石雕。欞星門兩端為翼牆,上嵌“金聲玉振”和“江漢秋陽”聯句石刻,動詞相望,均出自《孟子》。兩石刻原位於跨街屏門之上,1951年,屏門及照壁“萬仞宮牆”被拆除,石刻才移置於此。不遠處紅色的院牆之下還立有一碑,上書“文武官員至此下馬”,昭示文廟的莊嚴和地位。欞星門之後是白石修砌的半圓形泮池,池上橫跨泮橋,均為近年所復建。過泮橋是文廟的第二道門大成門。大成門古稱戟門,面闊五間,進深二間,門內左側立《咸豐元年重建福州文廟碑記》石碑二方,簡述了文廟的歷史沿革。

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聳立在大成門後的廣場盡頭。殿前建有突出式長32米、寬9米的月臺,月臺以欄杆圍繞,中部是陛石和階梯。大成殿即建在這高處地面1.46米的石臺基之上,面闊七間35米,進深四間30米,重簷歇山頂,周圍以22根石簷柱環繞。殿內中部供奉孔子像,周圍三面圍牆供奉“四配”顏回、曾參、子思和孟子及七十二賢人,並陳列各種祭器和禮器。樑架上則懸掛著康熙以後五位清代皇帝所書寫的六面匾額,中部為“生民未有”和“萬世師表”,兩側則分別有“與天地參”、“聖集大成”等,均為北京文廟所懸匾額的複製品。大成殿後部重簷之間,原懸掛巨形“仰之彌高”匾額,此匾丟失於亂世,近年予以仿製恢復。

“福州古代教育史展”和“孔子聖蹟展”

大成殿前東西廡廊各有十一間,分別開闢為“福州古代教育史展”和“孔子聖蹟展”。兩個展覽通過實物、圖表、照片等,系統的介紹了孔子和儒學的教育思想的演變過程、福州古代教育的興衰歷程、古代科舉考試製度,以及福州古代科舉佳話,還對古代私塾課堂和號房兩個場景進行了逼真的蠟像復原。對於每一個參觀者,這裡都是瞭解福州文廟背景和教育發展史的最佳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