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山國家森林公園之九龍池景區|鄉聚煙臺


九龍廟。

龍鬚橋,因駕於龍鬚河之上而得名。小橋橫跨在碧水之上,兩旁深潭與溪水相連,景緻優雅,相得益彰。

九龍池的整體形象,它尾擺東北,腰部幾曲昂首向南,似一條巨龍盤曲上山之勢,這是天生地就,可謂奇險妙絕。

進入景區,首先看到的便是這棵已有280年樹齡的古木瓜樹。蜿蜒虯曲,蒼勁有力。春季時,鮮花豔麗,芬芳撲鼻;夏季時,幼果累累,垂掛枝頭;晚秋時節,果黃葉綠,果香清雅。成為九龍池景區的一道美景。木瓜用途很多,可以用來保健、入藥,還可以食用,它的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48倍。

龍王廟,當地人俗稱它為九龍廟。建於明朝末年,清道光初年(1820年)興資擴建,曾一度香火鼎盛。在舊時,這裡是當地百姓求雨的地方,陰曆六月十三九龍池廟會是膠東半島最大的廟會之一。光緒六年(1881年),廟北處建起一座戲樓,廟會之風蔚然而起,成為當地人民物資文化交流的中心。原建築於1966年被損毀,後為保護文化遺產,經社會各界仁人志士傾囊相助,於1996年4月重修了此廟。


飛來石位於三池之上。相傳三龍子脾氣暴戾,生性好殺。民間有“睚眥必報”之說。據說,陰曆六月十三的一天,兩個戲子在三池喝水,不慎打擾到三龍子,三龍子一怒之下,將兩個戲子吞吃,後被玉帝看到,非常氣憤,遂將巨石拂袖將至,鎮壓於此,以磨其銳氣。

攀上了龍脊嶺,嶺上有一座龍王閣。這裡北眺玉林店水庫,南臨龍池,山環水抱,藏風聚氣,不愧為人間仙境。龍王閣始建於大金天眷年間(1138~1141年),1997年又進行修復,並且恢復了一年一度的龍王廟會。每逢農曆六月十三日,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會不辭辛苦登上高崖,來此祭拜龍王,乞求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