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科技創新、區域協作,九江發展可圈可點

10月26日,閩浙贛皖福州經濟協作區第二十次市長聯席會議在九江市召開。協作區各成員市的領導圍繞“堅持綠色發展新理念,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的會議主題,積極建言獻策,共話區域發展,進一步拓展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共創互聯互通、共享共贏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共同譜寫新時代閩浙贛皖福州經濟協作區發展新篇章。

據瞭解,閩浙贛皖福州經濟協作區市長聯席會議一年一屆,輪流在14個市召開,由各成員市市長參加,聽取並審議年度區域合作工作報告和工作計劃,對區域合作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和部署。會上,各成員城市就本市的發展情況作出介紹和報告,然後就如何展開區域協作展開討論。從各成員城市的發言來開,都離不開綠色生態、科技創新、區域協作三大主題。

绿色生态、科技创新、区域协作,九江发展可圈可点

綠色生態 緊扣綠色發展示範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不斷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初步探索了一條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相輔相成的綠色發展之路,寫下了一篇可圈可點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文章”。

市委書記林彬楊出席閩浙贛皖福州經濟協作區第二十次市長聯席會議時指出,“當前,我們按照省委‘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工作方針,圍繞‘融入長江經濟帶,振興江西北大門,打造區域率先發展戰略高地’的目標,堅持發展爭先、生態優先、創新領先、開放搶先、民生為先、實幹當先,以共抓大保護、創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為引領,著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和區域航運中心,大力推進‘5+1’特色千億產業集群,培育新經濟新動能,形成萬億臨港經濟帶,加快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全市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全省第一方陣,經濟發展呈現強勁態勢。”

我市按照打造“三區兩帶一高地”,即建設全國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示範區、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先行區、生態環境治理機制創新區、百里長江風光帶、萬億臨港產業帶、內陸開放合作新高地的目標定位,搶抓機遇,加強與之相關重大戰略、重大政策的研究、銜接和對接,切實把政策機遇轉化為發展機遇,把平臺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今年,我市與三峽集團達成合作,實施城市水汙染、水環境、水生態綜合治理。由於我市行動部署快,前期工作實,項目動手早,國家發改委專門到我市召開了現場推進會。

當前,九江著力構建綠色工業體系,積極推進工業園區“環保化、安全化、生態化、景觀化、智能化”發展,有效破解工業增量與環境容量、監管從嚴與發展受限、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等過去認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一批突出矛盾,一條濱江生態綠線正在逐漸形成。

產業綠色升級,並非對傳統產業一關了之,而是要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提升。對此,我市在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中促進“老樹發新枝”,形成“裂變效應”。

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是中國石化在中部地區的煉化基地,也是江西境內唯一煉化企業。該公司副總經理陳齊全介紹,公司不但積極推進油品質量升級,加快傳統行業轉型升級,還建設了智能工廠,開發了“環保地圖”,實現了廢水、廢氣、廢渣的可視化管理。

除了改造傳統產業,我市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產業升級全過程,倒逼產業轉型升級,讓新動能儘快成長為“主力軍”。大力實施“555工程”,推進石油化工、鋼鐵有色、現代輕紡、裝備製造、電力能源五大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電子電器、生物醫藥、綠色食品五大戰略新興產業,打造現代輕紡、石油化工、電子電器、新材料、新能源五大特色千億元產業集群,加速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科技創新 打造動能轉換新高地

本次聯席會議以“堅持綠色發展新理念,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為主題。除了綠色生態,九江在創新發展上也作出了不小的努力。

目前全市共建有國家、省、市各類創新平臺和載體191家,其中:研發平臺96家(省級28家、市級68家);創新載體95家(國家級13家、省級57家、市級25家)。2017年以來,成功獲批國家級平臺載體6家,還有2家通過科技部實地考察;成功獲批省級平臺載體15家。特別是共青國家級高新區成功獲批,實現了我市零的突破;中船6354所“慣性測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九七科技“流體汙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省“5511”工程重點培育平臺,成為國家級重大研發平臺備選項目;湖口等3縣(市)獲批省級高新區,使我市縣一級省級高新區佔全省的1/4。

經過近兩年的攻堅,全市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17年,全市研發投入達到18.7億元,同比增長54.3%,增幅全省第一;有創新活動企業322家,增幅27.8%;R&D佔GDP比重0.77%,在全省各設區市中位次前移2位,九江市榮獲了全省“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優秀設區市”稱號。一些重點骨幹企業,如九江萍鋼、藍星化工、巨石集團等研發投入增幅進入全省前列。

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66家,國家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145家。在今年全省第一批高企申報中,我市又有80家企業通過專家評審,已報科技部審核備案。同時,對1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了重點培育,力爭納入科技部中小企業庫。

去年,全市共爭取國家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42項,資金5230萬元,同比增長23%,特別是彭澤“樹脂基碳纖維研製”項目首次獲批省創新驅動“5511”工程重大科技研發專項,實現了我市零的突破。今年以來,爭資爭項又有新提升,特別是九七科技“燃氣輪機進氣系統總成技術及應用”項目,在全省重大科技研發專項網評、會評、考察中名列前茅,有望獲批2018年度全省10個重大科技研發專項之一,並獲得1000萬元的無償資金支持;德安金酷、柴桑區博萊、禮萊等3個項目被列為省級科技協同創新體備選項目。

近年來,全市專利工作均列全省前三。今年上半年,全市專利申請量3716件,同比增長92.6%,授權量2582件,同比增長70.1%,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5件,首次突破1件。同時,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2017年以來,多次組織開展專利執法聯合行動,共檢查商品3000多種,完成專利執法案件112件,結案率100%,保持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高壓態勢。

區域協作 推動區域繁榮與共贏

市委書記林彬楊表示,閩浙贛皖福州經濟協作區成立至今,已走過22年曆程。“九江作為協作區的一分子,我們深深感受到,這是推動區域協作的開拓之舉。22年來,各兄弟市始終緊密聯繫、團結協作、探索前行,多渠道、深層次、寬領域合作邁出堅實步伐,有力地推動協作區互利互惠、共贏發展,凸顯了區域協作的旺盛生命力。2017年協作區14個城市的GDP是成立之初的17倍,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國增長11倍)。僅過去的一年,協作區成員市之間黨政交流互動次數超過50次,簽約各類合作項目400多個,總投資額超過1500億元。我們深深感受到,這是推動區域繁榮的共贏之策。”

互動的頻繁,得益於交通更加順暢。這一年內,協作區內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區域內外通道進一步暢通,高效快捷的交通體系基本建成。高速方面,京臺高速(寧德段)、瀋海複線(寧德段)建成通車;福平高速、莆炎高速、昌九高速“四改八”加快推進。鐵路方面,九景衢鐵路建成通車,南(平)三(明)龍(巖)鐵路進入全線聯調聯試階段,福平鐵路、安九客專開工建設,昌九客專、昌廈(福)高鐵、昌撫城際鐵路有序推進,六安景鐵路列入國家規劃。航空方面,九江機場完成改造,南昌—福州航線雙向開通。港口方面,閩江口—南平—三明航道恢復通航,南昌(向塘)至福州(江陰港)海鐵聯運外貿貨運班列開通運行。

在項目合作方面,更加緊密。一年來協作區成員市間開展項目合作超過400個,總投資額超過1500億元。九江牽頭與南昌、撫州、景德鎮等地成立了旅遊宣傳營銷聯盟,南昌與撫州、鷹潭、九江等地簽訂了旅遊戰略合作協議,有效促進了各地旅遊資源互通、線路互連、旅遊互送、合作共贏。

堅持以“區域一體、聯動發展”為目標,著力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充分發揮各自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區域共建共享機制不斷完善。比如衛生方面,福州與莆田、寧德等地聯合簽署了《福莆寧嵐衛生應急區域合作框架協議》,提高了區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協同處置和重大傳染病聯防聯控能力。教育方面,寧德與福州開展結對幫扶,建立了教學交流、教師交流等合作機制。金融方面,九江與安慶等地建立了金融信息共享機制,定期交流數據、分析問題、研判形勢、共商對策。園區方面,寧德分別與福州、溫州兩地共建產業園區4個、2個。另外,九江與安慶、南昌與九江、南昌與撫州等在基礎設施規劃、產業佈局、商貿互通、民生共享等領域建立了合作機制,加速了區域一體化步伐。

【鏈接】

著力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

九江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也是江西唯一沿江港口城市,我省152公里長江岸線全部在九江境內。

九江以打造全國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樣板區、工業園區轉型升級試驗區、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創新區,百里長江風光帶、萬億臨港經濟帶和內陸開放合作新高地作為發展定位。

為擔負起“一江清水向東流”的重任,九江“立規矩”“下禁令”,堅決不引小化工和煤化工企業;沿江1公里內決不新增化工企業和煤化工,5公里內嚴控嚴管新建項目;對現有化工企業,通過關停並轉搬,實施“三年出清計劃”等。

此外,我市還實施岸線復綠補綠增綠工程,建設沿江綠色生態廊道;推進“小散低”碼頭規範、整合、提升,強化岸線資源管控利用等措施。積極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以沿江的高質量發展推動全市的高質量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