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加溼器立馬趕來救急!本週多陰雨 還有冷空氣要來

前兩天不少人抱怨秋天實在太乾燥,於是天然的加溼器立馬趕來救急。剛剛過去的週末,一小波雨水斷開了近一週的連晴,在拉低氣溫的同時,也將秋天拽進了更深的層次。新的一週我市再度開啟陰雨模式,主基調“多雲到陰”,偶爾穿插小雨,氣溫倒是有上升的勢頭。那是因為新一輪冷空氣已經發貨,預計週四就會到貨,到時候氣溫又會立馬跌回“一字頭”

天然的加溼器立馬趕來救急!本週多陰雨 還有冷空氣要來

陰雨天氣霸屏

氣溫先升後降

昨天早晨,太陽小小露了個臉後又迅速躲回了雲裡,於是一整天都是陰陰的天氣。好在雨水在週六下個痛快後,收斂了不少。本週,雖然它還會時不時出來刷一刷存在感,但基本是多雲到陰的陣雨天氣。即使週末天氣不算理想,昨天早晨金華市區最低氣溫還是達到了16.5℃,比周六驟升2.5℃。午後最高氣溫停留在22.7℃。預報中,今明兩天最高氣溫還將繼續攀升,回溫至25℃~26℃。

當然,畢竟已經逐漸走近深秋,“秋老虎”想要下山也是困難重重。到了週四,新一輪冷空氣就將影響我市,屆時最高氣溫將跌至19℃附近,降溫幅度6℃,溫差較大,加上陰雨,體感溫度會冷很多,大家注意添衣保暖。

說起這一波冷空氣,還真的挺不簡單,別看它對我們的影響僅有6℃的溫差,可在影響江南地區之前,已經使北方大部地區氣溫下降4℃~6℃,內蒙古中部、東北地區中北部等地局地降溫幅度達8℃~10℃以上。除了大敗氣溫,冷空氣捲來雨雪天氣。中央氣象臺播報,這波冷空氣將給新疆西部和南部、青海大部、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中東部、華北北部、東北地區中北部等地先後帶去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內蒙古中東部局地有大到暴雪。

週三“立冬”

只是冬天還要再等等

這一次,和冷空氣相互呼應的,還有一個節氣——“立冬”,本週三,我們就要正式走進立冬節氣了。

按照二十四節氣的算法,到了這一天,屬於秋天的所有日子就該過完了。“立”是“開始”的意思,我國古代有“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的說法,也就是說,從“立冬”這天開始,冬天就要開始了。

不過,現代氣象學以連續五天的日平均氣溫小於10℃,作為進入冬季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立冬為冬季開始”的說法,主要適合黃淮、江淮等地區。但這不影響這個日子在老百姓心裡的分量。比如,北方人要在這一天吃餃子,就像過年一樣。過年是兩歲相交,立冬則是秋與冬相交,立冬吃餃子的傳統在北方已經流傳了上百年。

只不過在金華人心裡,比起“立冬”來,好像更重視“冬至”這個節氣,可對於老人家來說,立冬就像是一聲炮響,打響了家家戶戶開始醃製醬貨的第一槍。為什麼立冬要做醬貨,這是有由來的。以前物資短缺,到了冬天,一方面沒有什麼新鮮的食物可以吃,二來沒有冰箱,秋天儲存下來的食物也難以保存很久。所以,從立冬開始做醬鴨、醬肉、鹹肉、火腿等可以保存很久的食物,留到冬天吃。

這樣想來,在一個象徵新一季開始的節氣裡,吃一點好吃的,或者開始動手製作醬鴨、醬肉等,留著冬天吃,也是一件很有季節感的事情,對吧?

浙中新報記者 方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