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卫资本:沈南鹏260亿身价稳坐私募老大,张磊紧随其后

10月10日,《2018年胡润百富榜》正式出炉,马云家族以2700亿元财富再次问鼎中国首富。许家印今年卫冕首富失败,他的财富缩水了400亿,以2500亿元位列第二。马化腾2400亿元排第三。

三强格局稳固,但其财富值同后面几位的差距越来越大,后六名财富加起来,才能与前三抗衡。

此外,杨惠妍(1500 亿)、王健林家族(1400 亿)、何享健和何剑锋父子(1300 亿)、王卫(1200 亿)、严昊家族(1200 亿)、李彦宏及马东敏夫妇(1150 亿)及凭借小米上市,财富增长了86%达1100亿元的雷军,重新归来的“世界铜王”王文银家族(1100亿)进入前十。

经融中梳理,500强中,私募行业上榜仅6名(不包括家族投资、集团投资),按照先后顺序分别为红杉沈南鹏(260亿)、高瓴张磊(200亿)、同华投资史正富、翟立夫妇(125亿)、鼎晖吴尚志(125亿)、鼎晖焦震(105亿)、今日资本徐新(100亿)。

1

红杉沈南鹏:

买下中国互联网的一半

一位大佬说过“只要你还在创业,只要你还在这个大的行业里面,我相信绕来绕去都会遇到红杉,因为红杉总在那里,而且总是冲在最前面。”他就是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一个中国资本界传奇性的符号。

弘卫资本:沈南鹏260亿身价稳坐私募老大,张磊紧随其后


1967年,沈南鹏出生于浙江海宁,7岁跟随父母去到上海,高中进入上海二中,并在1982年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获得冠军,获得免试直升上海交大试点班的机会。与当年所有的天才一样,3年后沈南鹏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数学专业,因为成为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是18岁的沈南鹏最大的梦想。

大学4年,沈南鹏日夜苦读阿贝尔定理、格林公式,并对费马大猜想、四色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非常痴迷,最后得知数论的殿堂在美国时,他决定去美国,向“哥德巴赫猜想”发起最后的冲击。

照理讲,哥大排名在美国居于前20位,数学专业世界排名居前10位,即便美国本土高中生也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申请上,但是,沈南鹏在哥大呆了一年,就再也呆不下去了。估计是被当年胡适在那里读了10年才拿到博士学位给吓住了,反正没多久他就去了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改在耶鲁读MBA。一年后,沈南鹏拿到耶鲁的MBA文凭,又回到纽约,并准备了一封50页的简历,开始自信满满在华尔街找工作。

面试花旗银行投资银行部时,面试官中的一位是斯坦福的数学系博士,他给三位面试人出了两道题,一道是类似鸡兔同笼的智力题,一道是脑筋急转弯,那博士心想“一个仅仅在哥大数学系读了一年就退学的人,数学能好到哪里去?”他哪里知道沈南鹏在初中、高中六年,天天玩的就是智力题。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比赛一等奖能是白给的吗?就在另外两个人绞尽脑汁在纸上比划的时候,沈南鹏不到5分钟已经给出了答案。

沈南鹏就这样奇迹般进了花旗银行,职位是投资经理,主要的交易对象是拉美证券及衍生产品。1992年终于来了。年初邓公的南巡讲话不仅吹散了国内的乌云,也吹到大平洋彼岸的纽约。当年10月,仰融带领华晨中国在纽交所挂牌上市。隔年,时任深交所总经理带着代表团访问华尔街。

一个星期后他才明白,原来花旗要在香港建办公室“帮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时,我们这些人的价值一下子就大了。”1994年,沈南鹏没有半点儿犹豫,直接去了香港,不过他那次没有代表花旗,而是接受了雷曼兄弟的邀请。

3年以后,沈南鹏跳槽到德意志银行,出任中国资本市场主管。期间他帮财政部成功发行了5亿马克债券。到了1998年底,32岁的沈南鹏已经做到德意志银行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他参与过将近10家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成天给别人做嫁妆,一次次目睹企业“乌鸡变凤凰”,沈南鹏忽然觉得不爽“在那个挺忽悠的年代里,‘泡沫’刺激了我们的创业神经。”1998年圣诞节后,沈南鹏决定离开德意志银行下海。

2005年8月,沈南鹏与从美国回来的张帆一起,在北京华贸中心36层成立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由于我有过携程网的运营经验和以前投行的经验,张帆有出色的投资业绩,大家在一起谈得很投机,理念上很契合”

红杉投资是世界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成立于1972年,30多年一直战绩很响亮,Google、苹果、Youtube、甲骨文等都是它的杰作。最为主要的是,红杉的几代美国合伙人都是企业家出身,与沈南鹏的经历很类似,所以沈南鹏放弃了凭感觉投资,果断选择加入了红杉。

经过2年多的内外兼修,沈南鹏养成了“快、稳、准”的投资风格。周教主评价“沈南鹏是一个饥饿的人,看到项目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狼一样,或者像鲨鱼闻到血腥味一样,去拼抢,去追踪。”

至今为止,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投资组合包括京东商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今日头条,摩拜单车,饿了么,滴滴出行,爱奇艺,蔚来汽车,新浪,360,唯品会,拼多多,快手,瓜子/车好多,酒仙网,一下科技,华大基因,贝达药业,诺亚财富,中通快递,再鼎医药,药明生物,中持水务,中曼石油,DJI大疆创新,威马汽车,运满满&货车帮,英雄互娱,找钢网,优客工场,VIPKID,斗鱼,蜜芽宝贝,安能物流,达达-京东到家,依图科技。

沈南鹏认为一个企业的CEO 必须“定战略、重产品、带团队、算好账”,一个都不能少,他总结有四类企业的CEO不能投。

✦第一、不会定战略的CEO不投。作为 CEO,要在创业第一天就做好心理准备和技术储备。要想到,如果巨头进入这行业,会如何应对?那里有战略的选择问题。

✦第二、不懂产品的CEO不投。做好用户体验并不需要是技术或编程高手,但必须重视产品和用户体验。CEO 肯定也是产品经理,深度介入并参与,帮助团队打磨产品。

✦第三、不会带团队的CEO 不投。沈南鹏倾向于找年轻人培养,不一定非得是顶级 MBA或咨询出身,但要有想法和好的商业感觉,与团队的核心创新理念吻合。而实战就是最好的培养,在实战中学习成长,远比在大公司里从事程序化的工作进步快很多。

✦第四、不会算好账的CEO不投。CEO不能拍着脑袋决策,有两个数字是必须关注的。第一个是毛利率,决定了一家公司有没有真正的议价能力或者定价实力,第二个数字就是单位成本。

2

高瓴张磊:

要搞就搞大的!

十年里,张磊实现了年化~40%的收益。作为对比,巴菲特的年化复合收益为~22%。他这样总结自己的投资哲学:做基础研究,投资少而精,而不是追逐概念。

毕竟,在中国不是机会太少了而是太多了,知道自己碗里能装多少东西更重要。

弘卫资本:沈南鹏260亿身价稳坐私募老大,张磊紧随其后


张磊于19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1990年,张磊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1998年,申请到美国的大学读研究生,而那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到海外学习。可以到很多相当优秀的学校就读,但是选择了耶鲁大学。

张磊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曾在著名的耶鲁大学投资办公室(管理著名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工作,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在投资界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改变了张磊的一生,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金融或企业家精神,还有给予的精神。

在2005年张磊又回到了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投资基金。张磊团队以3000万美元起家,而现在们运营的总资产已经达到180亿美元。创办的公司名字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就是以横贯耶鲁管理学院的一条道路命名的,而且它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独立基金,也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

十多年前,从来自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2000万美元起家,张磊成为了腾讯和京东等公司的早期投资人。这些公司已经让中国的一些传统产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张磊认为它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带来巨大影响。

张磊是河南驻马店人。在讲观点的时候从来都不兜圈子,经常说,“要搞就搞一场大的嘛!”,没什么架子。他对中国古典文化颇有研究,投资观点也是如此,比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大意就是看准了好公司就下重注。

据说当时他投资京东是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刘强东的模式,与之相反的轻资产模式倒是当时投资的主流,没想到京东后面走出了自己的电商模式,从而也大赚了一笔。

张磊所投资过的企业,早已成为大家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包括你现在看的微信,骑过的摩拜,打过车的滴滴,剁过手的京东等等。这些都是张磊所投资过的企业。

张磊出生草根,短短几年内就一跃成为亿万富翁,他对刺激型运动也充满热情,这一点和彭于晏倒是有共同志趣。曾经在科罗拉多州特柳赖德滑雪时,他从最陡峭的山坡直线滑下。他说,在中国投资“不适合意志薄弱的人”,不过,他也表示,“如果你心态开放,并专注于中国的未来”,那么机会也是巨大的。

3

今日资本徐新:

投资界当之无愧的女王

作为中国第一代VC,徐新先后投中网易、京东、赶集网、唯品会等明星公司,被封为“中国风投女王”。这些“互相成就”的背后,并非只是“永远在赢”的故事,而更多是徐新对创业者贯穿始终的信任与陪伴。

弘卫资本:沈南鹏260亿身价稳坐私募老大,张磊紧随其后


比如她与网易的故事。1999年投资,次年即遭遇互联网泡沫破灭,徐新陪伴丁磊走过了“长达两年的地狱”,当董事会上所有人坚持要把网易以低价卖掉,徐新是唯一投反对票的那个。

更为人所知的投资京东中,“见完几十个投资人、无一人看好的”刘强东见到徐新的当晚,就被拉着签下投资意向书,想要200万的京东最终拿到了1000万美元。徐新的果决,只是因为直觉告诉她:刘强东是一匹黑马,不能放他去见其他人。

2010年,同样是因为对杨浩涌的看好,徐新得知赶集网要融资的第二天,即从上海飞来北京,给出了一张“空白的TS”,估值由杨浩涌来填。近期在接受36氪采访时,杨浩涌对这一幕记忆犹新:“她对自己看好的项目非常坚决,甚至并不太在意和上一轮(估值)相比,高多少或低多少。”

投入赶集网后,徐新认为杨浩涌还需要“一匹狼”,于是冒着磅礴大雨去杭州找“狼”。最终,杨浩涌通过徐新找到了时任阿里巴巴B2B事业群渠道部总经理的陈国环,后者是阿里地推团队的核心元老,手下掌管着1万多人,包括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

当58和赶集进入焦灼的拉锯战时,一些投资人动摇了,而徐新对杨浩涌说:“如果你想把公司做到100亿美金或者更大,那我还是选择支持你。”杨浩涌说,徐新的选择足以证明“她是真心拥有信仰(长期陪跑创业者)的。”

再后来的故事是,当杨浩涌创办瓜子二手车,第一个找的投资人就是徐新,今日资本最终在B轮时投入。

正因多年的陪伴与知己知彼,当有一些LP向杨浩涌询问对今日资本的看法时,他用一句话表态:“只要Kathy身体状况没问题,投资今日资本就没有任何风险。”杨浩涌向记者给出的评价更为直白:“她是一个伟大的投资人。”

今日资本选择投资一家企业有四点标准:

1、市场够大;市场够大的企业,都是企业家打出来的,看一家企业主要看企业家是不是够牛逼;

2、痛点够大;这一点是重中之重,以二手车交易为例,这个行业的痛点是不信任,选择少而且价格不透明,而瓜子解决了这些痛点;

3、有没有颠覆的能力,以及颠覆时机是不是来临;

4、团队;公司的速度很重要,强悍也非常重要,另外企业家还有一个气质就是永不放弃。有时候企业家们差什么?就差那口气,是不是内心够强大,内心够坚韧。

没有永远的首富,前十总在换人。

在重大机遇面前,人人都有机会。


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公司简介

北京弘卫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卫资本)成立于2015年12月,系链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专注于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产业投资的专业基金管理公司。

弘卫资本已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编号:P10635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