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北,奔波在城东南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如今城北的生活,有宽阔的马路,便利的商圈,有一样很堵的上下班高峰期。

下班后,去超市买菜,回家做饭;或是与三两好友相约,吃饭消遣,成为享受城市生活的写照。

但也有那么一撮人,生活在城北,但工作在城市的东西南方向。每天早上从城北出发,经历拥堵的地上交通或拥挤的地下交通,到城市的另一端进入忙碌的工作。晚上又从城市的另一端经历以小时为单位计数的路程,回到城北。

没有下班买菜的时间,与好友相约吃饭也要折中的挑选路线。

西安城中穿梭,成为他们的常态。

凤五君和这样的三位朋友聊了聊,探讨生活在城北,奔波在城东南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 Marry

------------

工作一年半 住在龙首村 工作在高新区

去年8月,marry从深圳回西安。

上一份工作是深圳的一家生态环境公司,因为专业对口,大学毕业直接签三方,当了深飘。

工作一年后,由于家庭和自己的种种原因,选择回到西安,回到家在的地方,重新开始寻找工作。最终定在高新区的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做运营。

从此开始城北城南两头跑的生活。

Marry告诉凤五君,从她家到现在的公司,单程的公交车需要倒车两趟,不堵车情况下车程1小时,堵车车程1-1.5小时。坐地铁不能直达,一般是公交-地铁-公交。天气暖可以改为骑车-地铁-骑车。这个时间大概在50-60mins。来回行程每天通勤时间2.5小时-3小时。

生活在城北,奔波在城东南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上班呢?”

“选择了这里,就要负责嘛”marry这样说。

其实一开始去高新上班,有点阴差阳错的味道,刚好应聘了这家互联网公司,刚好职位也比较匹配。

父母是有些不愿意的。毕竟刚从深圳回来,希望能离得越近越好,而且与父母住,早上和中午都不能一起吃饭,晚饭也会拖到比较晚再吃,总感觉不划算。

对于工作性质,也不太认可,希望marry能考个公务员或者当老师。

后来marry的结束实习期,进入到稳定状态,父母就比较接受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marry坚持去城南工作,marry说她自己也不清楚,只觉得既然选了就好好好做。深层的原因,大概是既不想当老师,又不想进公务员体系吧。

对于这种城北城南的奔波生活,marry的接受度还可以。

“还好有地铁” “已经很大程度上的便利了”

Marry说,在通勤的路上,时间充分利用一下,除了常规的听音乐看视频刷微博等,她有好几本书都是在通勤路上看完的。包括每天背十几个单词打个卡。下班回家可以把时间用在自己更想做的事情上。

钱多事少离家近是理想状态,很难实现。起码现在交通便利,她还算喜欢现在的工作,即使通勤时间长,也可以接受(极限是3小时)。

当然,marry说,工作肯定是离家近一点比较好。如果每天通勤时间超过3个小时,就比较难接受,可能会考虑换一份更近的工作。

在路程时间、工作内容和平衡家庭都ok的状态下,唯一有一点困扰marry的是偶尔会冒出的“厌班”情绪。

尤其在需要大量加班很晚回家的时候,还有冬天早上天没亮就起来的时候,觉得上班比上学还早出晚归,会让人特别不开心。

一个月有5天早上不想上班的话,大概都是因为路程太远引起的。

生活在城北,奔波在城东南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 y哥

------------

工作四年 住在凤城九路 工作在南稍门

y哥是个高材生,西安人。从上海毕业后,回西安老家工作,一开始在一家国企,离家很远,单位有宿舍,待遇等等都还不错。后来换了一份工作,在某航,工作位置变成了新城广场。两个工作地点都离家很远。

在y哥的想法中,其实工作的位置并没有太多影响。主要是考虑工作的收入和后期发展。有的工作,虽然离得近,但是对他没有吸引力,有的工作,虽然距离远,但是获得的金钱收入和能力收入远远盖过距离带来的烦恼。

西安整体上偏南的工作机会和层次是要高于北郊的

我问y哥为什么不在国企工作了,y哥的回答是不喜欢工作环境,工资提升速度慢,没有发展前景。

作为男生,他想多挣一些,不让父母操心,同时也想自己能够更自由更开心地工作。两相中和,自然选择离职。

新工作虽然在新晨广场,但有地铁是比较方便的。

每天早上7点准时从家出发,骑车-地铁出行,后续4号线开通通勤情况会更好一些

Y哥还有一个特别的想法,他认为工作和生活的物理距离远,是一件好事情。当物理距离拉远,心理距离随之自然拉远。

当班车驶向公司的方向,你就慢慢进入了准备工作的状态。当下班回家,车开往北城的方向,你也会抛开工作,投入生活的烟火气息中。

你可以将工作和生活很好的分隔开,保持张弛有道的平衡感。

将工作和生活彻底隔离,这是他的一个执念。工作中的关系和伙伴,不带入生活中的朋友圈。生活中的琐事,也不会带入工作的范围。

互相不干扰,才可以更高效的工作,更悠闲的生活。

家离工作地点远,有时候也是一种完美的借口。

比如非自愿的工作应酬,可以用家远作为提早抽身的最好理由。

再比如应付爸妈的相亲的要求,工作地和住址距离远,下班花费时间长也是一种完美借口。

我问y哥是否因为上班距离远而产生过厌班情绪。

y哥这种事业心超强的哥们都回答:“ 有的,总有那么几天不想上班。”

生活在城北,奔波在城东南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 溪姐

------------

工作10年 住在汉城湖公园附近 工作在曲江

去年的夏天,溪姐有了一个小宝宝。

溪姐是家里长辈们关系好,凤五君认识的一个姐姐,从小就是典范一般的别人家的孩子。

从北京毕业后,进入银行体系工作,在西安成家立业,今年已经是10个年头。

前年结婚,去年生娃,凤五君喝过喜酒,也喝过满月酒,看着溪姐完成了两件人生大事,步入人生新的篇章。

溪姐工作的地点在曲江的某银行,没有结婚之前,每天公交上班,早上刚6点就要出发。有地铁后,情况稍好一些,没有那么赶了,但通勤时间依然在50分钟左右。

结婚之后,和老公两个人买新房,因为想要离父母家近一些,所以依然买在北郊。上班的路程仍然保持从北到南的穿行。有时候会开车,有时候坐地铁。

有了宝宝,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宝宝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级,溪姐的妈妈帮忙带。虽然有家人的帮忙,但是并没有轻松很多。溪姐和老公都在银行工作,生娃之前,工作经常加班,应酬。生娃之后,这些业余时间都要贡献给孩子。

以前不觉得从北到南的跑车程很辛苦,但现在溪姐逐渐开始觉得耽误在路程上的时间很不划算。

“当然希望自己带孩子了”溪姐谈起宝宝,非常开心的说。

作为新时代的妈妈,溪姐希望能亲自参与更多孩子的教育,尤其在幼儿阶段,启蒙非常重要。

现在的情况来看,一天24小时,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都在工作或者路上,只有下班后的一点时间和周末能好好带宝宝。

所以,重新找房子的事情必须考虑,或者调动工作地点,让自己的上班的地方和房子的距离能够离得近一些。增加与孩子的想出时间。

生活在城北,奔波在城东南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后 记

生活不缺奔波,只要我们奔波的是有希望的地方。

从城北到城南,我们走的不仅仅是上班的路,还是对生活的追求和拼搏。

会冒出“不想上班”的消极情绪。因为路程太远,或是因为工作的疲惫感。但我们依然穿行在城市里,因为一份责任感,或是因为对自己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当然,孑然一身和有家有室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比如 marry和Y哥就不会有太多顾虑,可以说是享受这种奔波,找出乐子来。

有了宝宝的溪姐就会有不一样的角度和考虑。平衡家庭与事业,是不论父亲和母亲,都逃不开的责任。

但我想,这种纠结,在城北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会减少。

如果说几年前的城北还没有非常多样的高层次企业供我们选择,现如今和观察城北未来的发展,凤五君觉得非常值得期待。

汉神附近的西北国金中心投入运行一年多,众多高大上的国企私企以及金融证券公司都在入住。

凤城八路的创业大街容纳了更多新兴的科技公司,适合年轻人的工作期待。

在“硬科技之都”的名号打响后,城市综合改造PPP示范项目未央创智小镇也在北郊徐家签约,准备落地。

也许不久之后,会有更多的城北人选择既在这里生活,又在这里工作。

生活在城北,奔波在城东南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活在城北,奔波在城东南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fencgheng5th”凤城五路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