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金融服务越来越“聪明”?这些黑科技你见过吗?

本报记者 崔彩凤报道

移动零售机器人、未来AI融资体验、智能财富管家、无人银行……11月1-4日,2018第十四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北京金博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众多“黑科技”悉数登场。

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区块链等技术已不再是高大上的概念。在金融领域,与金融科技、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已成为众多金融机构推动创新、服务民生的必然选择。未来几年,中国的金融服务及产品,将会以更加“聪明”的形态呈现。

是什么让金融服务越来越“聪明”?这些黑科技你见过吗?

金融科技发展日盛

此次金博会,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打造了金融创新服务体验馆,在其自助体验区,刷脸取款机、刷脸支付机、互动营销机以及“魔镜”等最新智能设备惊艳亮相,观众可以现场体验到“刷脸”购物、“刷脸”取款、线上预约取号等功能,体验“产品+平台+场景”的一体化全新金融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正在不断重塑银行业经营业态。对于数字化转型中的银行来说,它们需要在内部构建一个完整的科技金融生态,实现全流程的移动化、智能化。

近年来,一些银行已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快速落地了自身的科技金融业务。与此同时,一些专注于为银行等金融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机构也在崛起。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目前中国48%的金融机构向金融科技公司购买服务,未来3-5年,68%的金融机构将增加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

新科技的应用正在改变金融业态,让金融服务更加优质且高效。比如,传统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以理财经理提供服务为主,沟通及人力成本高、效率低、覆盖客群有限。而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模型、智能算法的智能“投资顾问”,让银行可以实现理财的“大众化定制”。再如风控,银行传统风控流程繁琐且成本高,难以满足个人和企业信贷提出的新需求。而智能风控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客户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识别、预警、防识,在降低银行风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征信效率。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以及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采用,金融机构自身正在不断完善整个金融链条。未来几年,中国的金融服务及产品,将会以更加‘聪明’的形态呈现。”北京金博会新闻发言人江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是什么让金融服务越来越“聪明”?这些黑科技你见过吗?

服务实体经济趋势明显

在监管引领下,金融回归主业、服务实体的趋势明显。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以来,银行业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短期窗口指导和中长期机制建设结合等多项举措,推动资金更多、更快地流向小微企业、“三农”和民营企业。

此次金博会,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吉林银行、汉口银行、成都银行等展示了其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的成效。

据汉口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汉口银行早在2009年就先行先试探索科技金融创新服务,针对科创企业特点,试水“股权+债权”综合金融服务,推出“投融通”服务品牌,并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了湖北省首家科技分行——光谷分行。2016年,经过不懈努力,汉口银行获得全国首批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银行资格,又即刻着手设立创投公司,开启了在银行集团内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综合金融服务的新探索。目前,汉口银行服务科技类客户超2000户,累放科技金融贷款超1600亿元。

“我始终认为科技金融是服务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之一。”汉口银行董事长陈新民表示。

是什么让金融服务越来越“聪明”?这些黑科技你见过吗?

防范金融风险意识渐浓

“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金融科技也必将改变很多的金融行为和金融习惯。”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霍学文表示,科技的应用推动了金融服务的广泛性、民主性、普惠性、便利性和高效性。但是金融科技也给金融监管带来巨大挑战,防范金融风险不可忽视。

2018年以来,金融业严监管、去杠杆步履坚定。此次金博会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金融机构及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话题。大数据风控、云技术风控、反欺诈系统……通过展会展出的各项技术成果可以看出,金融机构在风控方面不惜投入资金、人力和技术,守住风险底线的意识已经深入行业。

“金融业发展一定是建立在法制、规范、有序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所有的技术都不走偏,所有的金融科技都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那就是对国家金融安全稳定发展最大的贡献。”霍学文说。

是什么让金融服务越来越“聪明”?这些黑科技你见过吗?

当前,金融行业充斥着各种虚拟货币。监管部门清理整顿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和ICO活动的举措不断升级,明确提出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了公众合法权益。然而,“发币”的支撑技术区块链本身并不是“原罪”。霍学文认为,区块链技术与模式的出现必将带领供应链金融进入一个新的高度,这为供应链金融中的去伪存真、鉴权、防扯皮、信息协同等方面带来极大改善。

通过观展记者发现,区块链行业也开始注重防范金融风险,更加注重技术的应用。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被应用在产品溯源、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如,中国食品链以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底层,围绕中国食品市场,建立了一个面向全球安全可信、可追溯的食品生产和流通体系,推动食品行业的转型升级;太一云在版权、食品、交通、医养、公益、旅游、金融等多个领域建立行业区块链。

中国食品链、太一云都是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的会员企业。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云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心提倡无币区块链,着力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宗旨是防范金融风险,推动区块链行业启蒙和金融普惠,促进中国区块链业界与全球同行的交流,共同建立行业规则。

是什么让金融服务越来越“聪明”?这些黑科技你见过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