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整體脫貧,剛察走出自己的新路子

2018年十月金秋,海北藏族自治州脫貧攻堅戰場上傳來捷報:經縣級提出、市級初審、省級核查和公示等程序,再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專項評估檢查,剛察縣完成預定目標,從全省貧困縣行列中退出,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攻堅拔寨

一年一個臺階

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剛察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和中央及省州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全面落實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牢牢鎖定“一前列、兩不愁、三保障、四確保”的總體目標,精準繪製脫貧發展“路線圖”,強力整合集聚各類扶貧資源要素,全力以赴狠抓脫貧攻堅工作,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既定目標任務。

在2016年脫貧攻堅成效綜合評價通報中,剛察縣被列入全省脫貧攻堅綜合評價好的15個縣(市、區)之一,並榮獲2016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全州脫貧攻堅創新工作先進縣榮譽稱號。

通過兩年的集中攻堅,全面實現12個貧困村退出,1322戶4049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3%以下。經測算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283.48元,大幅超出扶貧標準線,縣、鄉、村、戶脫貧標準全面達標。

今年10月,經國家貧困縣退出專項考核驗收,並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剛察縣從全省貧困縣行列中退出,實現了整體脫貧和脫貧攻堅走在全州前列的預定目標。

精準施策

一步一個腳印

既為“攻堅戰”,就必然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攻其要害。對此,剛察縣根據自身實際,制定了脫貧攻堅兩大舉措。

夯實“四個基礎”,強化脫貧攻堅制度保障。

——建組織強基礎。及時調整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為“雙組長”的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鄉(鎮)、村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鄉(鎮)脫貧攻堅站,貧困村脫貧攻堅室,形成了縣鄉村三級扶貧工作格局,使脫貧攻堅從“單打獨鬥”轉變為“聯合發力”。

——立軍令壓責任。制定出臺了鄉(鎮)黨委和政府、縣直有關行業部門等一系列脫貧攻堅考核辦法,將全縣脫貧目標任務和“九個一批”攻堅計劃分解落實到各鄉(鎮)各部門,層層簽訂脫貧目標責任書立下“軍令狀”, 脫貧攻堅從“軟任務”轉變為“硬指標”。

——定調子強宣傳。及時編印了《剛察縣扶貧惠農政策文件彙編》《剛察縣脫貧攻堅手冊》《鄉(鎮)脫貧攻堅口袋書》等藏漢雙語宣傳資料,並召開常委會、常務會、專題會、推進會等各類會議,舉辦培訓班,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使脫貧攻堅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定總量保投入。2016年至2018年,每年由縣級財政安排專項扶貧資金1000萬元,著力培育和壯大特色優勢產業。2016年至2017年,縣級財政投入達3798.2萬元,其中縣級配套扶貧資金2000萬元,貧困農牧民建房補助1498.2萬元,美麗鄉村縣級資金300萬元。

解決“四個問題”,不斷提高扶貧攻堅成效。

——精準識別,著力解決“扶誰”的問題。抽調全縣289名各級領導幹部,按照“五看五清”原則和“兩評議一比對兩公示一公告”,精準核定出了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

——精準發力,著力解決“誰扶”的問題。深入推進“三個全覆蓋”,確定了“531”結對幫扶措施,實現了各鄉鎮貧困村和貧困戶對接幫扶全覆蓋。同時,選派省州縣鄉扶貧駐村工作隊14支;選派扶貧駐村幹部44名,並將全縣31個行政村社情民意黨建信息員聘用為扶貧監督員,進一步充實了縣鄉脫貧攻堅工作力量。

——精準施策,著力解決“怎麼扶”的問題。按照“爭取脫貧攻堅走在全州前列”的總體定位,構建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體系組織網,提出了精準脫貧“1234”工作目標,制定了“1991”精準脫貧政策體系,為全面實現精準脫貧開出了根治“藥方”。

——精準脫貧,著力解決“如何退”的問題。嚴格按照省州貧困村退出、貧困戶脫貧工作流程和縣級貧困戶退出核查全覆蓋的要求,嚴把“組織關、退出關、責任關、引導關” 四道關口,確保驗收工作真實規範,全縣貧困戶錯退率、漏評率均低於2%,群眾滿意度達97%。

積極探索

創建特色扶貧模式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剛察縣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創建了許多凸顯地域特色、發揮自身優勢的“剛察扶貧模式”。

——旅遊扶貧模式:牢固樹立旅遊和扶貧融合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湖河山城”生態民俗文化旅遊資源,從2015年開始,由縣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做大做強旅遊產業,鼓勵貧困農牧民積極投身旅遊項目開發和服務,加快發展鄉村特色旅遊綜合服務業。期間,重點實施了泉吉鄉扎蘇合村夢藍聖境旅遊度假村項目建設,年乃索麻村和哈爾蓋鎮果洛藏秀麻村鄉村旅遊扶貧賓館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工程,以資產收益分紅方式,促進貧困農牧民增收。

——智力扶貧和邊緣扶貧模式:堅持“外力幫扶”與“內力激活”同步推進,進行“內外兼修”,將轉變觀念、智力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總開關”, 納入“九個一批”脫貧體系當中,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以“三個轉變”,即轉變生活方式、轉變經營理念和轉變理財觀念,全方位開展了“六大智力”(思想道德、知法守法、善經營、懂管理、持家治家、文明生活和勞動技能素質)扶貧工作,首創了“精準扶貧流動紅旗評比制度”、“貧困戶幫扶信用登記制度”,改變了脫貧攻堅工作“一頭熱一頭冷”的局面。

同時,在全省首推了邊緣扶貧模式,對達不到貧困線標準,但生產生活相對困難,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縣定邊緣貧困戶,從縣財政拿出100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進行扶持。

——保險扶貧模式:在以往小額保險(每人投保10元)的基礎上,按照460元/人的標準,從2016年起,縣財政、保險公司各出資50%,將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六項合一”綜合保險。

同時,2017年全面啟動藏系羊、犛牛保險試點工作,對全縣牲畜全部納入保險範疇。貧困戶自籌費用由聯點幫扶黨員幹部承擔,形成了一套“政府支持、貧困戶受益、市場運作、廣泛覆蓋”的扶貧保險體系,提高了貧困農牧戶抵禦生產風險的能力。截至目前,共理賠“六項合一”綜合保險92萬元,牛羊保險2783.14萬元。

——生態保潔扶貧模式:結合創建“國家級衛生城鎮”、“全域無垃圾示範縣”和打造國家4A級旅遊景區工作,按照貧困村配備10名和非貧困村不少於5-8名的要求,每年落實資金154.8萬元,在全縣31個行政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自主擇優聘用,組建成立了326名村級扶貧保潔隊伍(每人600元/月),實現了農牧區生活垃圾全面長效治理和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及穩定脫貧的“三贏”。

——精準統計扶貧模式:將精準統計納入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扶持的各個環節,制定了《剛察縣精準扶貧統計監測調查方案》,做到收入監測“三統一”,實現了精準扶貧全方面覆蓋和監測,確保了脫貧精準度。

——“四庫”網絡扶貧模式:積極探索推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新載體,以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為著力點,探索建立了“四庫”網絡平臺,依據納入數據庫群眾反映的困難和矛盾糾紛等問題,採取“一事一表、限時辦結、督辦銷號、動態管理”的方式,集中人財物力量進行解決,為鞏固提升全縣脫貧攻堅成果,維護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奠定了基石。

——援建扶貧模式: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協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加強援受雙方合作,堅持對口援建資金項目的60%向基層傾斜、向貧困群眾傾斜、向改善增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和“造血功能”傾斜,累計投入援建資金3.3億元,集中培育了一批帶動力強的特色優勢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創業、增收致富。

精準施策,紮實行動,集中攻堅。在這場偉大的攻堅戰役中,在勇往直前的攻堅大軍中,剛察揚鞭亮劍,大膽創新,主動作為,不僅積極探索出了一條具有牧區特色、剛察特點的脫貧攻堅新路子,同時也為全省其他地區積累了寶貴的脫貧經驗。

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剛察縣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紮紮實實推進了一大批扶貧項目,認認真真做了許多服務群眾的好事,使扶貧攻堅成果全面落實到了每一個貧困戶和所有農牧民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