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扶貧網聚社會力量,為貧困戶排憂解難

一片片真情,一份份愛心,在中國社會扶貧網的愛心幫扶平臺上接力。28年前,金紅霞為了讓留守兒童享受到義務教育,不惜放棄高薪工作,回到河南西新莊村做一名鄉村教師; 然而不幸的是,3年前她被確診為宮頸癌,十幾萬的治療費用讓本就清貧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為了能讓金紅霞早日康復重返講臺,中國社會扶貧網“愛心幫扶”[z1] 平臺助其籌款,短短5天籌滿10000元,幫扶次數高達529次。目前,50歲的金紅霞雖還在接受治療,來自社會各界的幫助仍在繼續……

如果說扶貧必先扶智,那麼金紅霞則用自己的力量在28年間圓了無數學子的“知識夢”;如果說愛心需要精準延續,那麼中國社會扶貧網愛心幫扶平臺則運用“互聯網+”社會扶貧的形式,促進了幫扶資源與貧困需求的有效對接,以大格局發展匯聚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為貧困戶排憂解難。

據瞭解,中國社會扶貧網連接國家建檔立卡大數據資源,貧困戶經身份比對驗證後可在平臺發佈醫療、教育、住房等求助需求,經當地扶貧幹部審核並確認無誤後,可在愛心幫扶平臺展示,通過互聯網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的幫扶,建立全國性的“互聯網+”社會扶貧新生態。

“我們不僅要想辦法讓貧困群眾富起來,還要真心實意地關心他們,瞭解並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真實困難,讓每一個貧困家庭都能感受到溫暖和關懷,今後要進一步通過社會扶貧網‘互聯網+’社會扶貧模式,發動社會各方力量,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據平臺負責人介紹。截至8月7日,平臺註冊用戶已突破3341萬人,遍佈全國31個省,385個市,2937個縣,29萬個行政村。已累計發佈幫扶需求340萬條,對接成功率70%,平臺已有390萬愛心人士為217萬貧困戶提供健康、教育、住房設施改善等方面的救助。

作為國務院扶貧辦指導建設的社會扶貧網絡平臺,平臺依託國家級建檔立卡大數據資源、廣覆蓋、深運營等技術及服務優勢,與國家有關部委通力合作,以現有扶貧數據為基礎,深挖融合各級各部門扶貧資源,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按照“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的扶貧工作邏輯流程,搭建了愛心幫扶、扶貧眾籌、電商扶貧、扶貧展示和扶貧評價五大版塊,全面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據透露,下一步將深入分析平臺貧困戶愛心需求和幫扶數據,緊緊圍繞貧困戶和愛心人士的“微心願”,著力提升平臺覆蓋面、用戶活躍度、幫扶精準度和社會影響力,推動全民參與、精準對接貧困戶需求、連接社會愛心資源,是“互聯網+”社會扶貧可靠平臺。未來,中國社會扶貧網還會引入更多社會資源、服務團隊,採用市場化運作手段,提高平臺的幫扶成效,助力全面脫貧攻堅,為“天下無貧”而努力。

動動指尖,參與全民扶貧。中國社會扶貧網旨在通過“互聯網+”社會扶貧的全新模式,打造“社會扶貧的新平臺”、“社會動員的新抓手”、“社情民意的新窗口”、“脫貧攻堅的新品牌”,營造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社會扶貧創新機制和氛圍,發動全國人民參與脫貧攻堅,為決勝全面小康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