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林:只是多得幾分而已,三分一直在練

王哲林:只是多得几分而已,三分一直在练

虎撲12月20日訊 “其實從16年傷病恢復過來後就開始有意識地減重了,只不過大家都沒有太關注。”當提到體重問題時,王哲林語氣上還有些害羞。他減重的效果就跟他在本賽季的出色表現一樣:在球迷們看來是“眼前一亮”式的突然爆發,其實整個過程已經醞釀很久。

CBA新一代“內線大殺器”

自對陣山西的比賽得到自己職業生涯第一個40+以來,大王彷彿打開了任督二脈,在球場上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對陣吉林的24分13籃板看似“平平無奇”,但彷彿開了掛一般的10連中仍讓人印象深刻。

窗口期歸來,王哲林馬上又是一場天神下凡般的43+22,成為自姚明以來第二個得到40+20的本土球員,在收穫爆炸數據的同時,他還引領球隊完成22分大逆轉,實現了對數據和勝利的“我全都要”。

戰新疆面對老對頭哈達迪,大王以一場36分18籃板讓12+9的對手蒙羞……

這個賽季,大王用一場又一場的上佳表現回報了多年來支持他的球迷們。在目前出戰的16場比賽,大王的場均得分25.8、籃板14.5、助攻2.8、蓋帽1.6,四項基礎數據均是職業生涯新高。,在得分和籃板方面領先本土群星,把第二名的易建聯拉下不小差距。對於自己取得的進步,他還是一如既往地謙虛,認為只不過是“多得了幾分罷了”。可是對於一個處於漲球階段的年輕球員而言,往往就是“多得的這幾分”讓他打破瓶頸,從此邁上巨星的舞臺。

如果說基礎數據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那麼高階數據則從側面說明大王已經逐漸成為易建聯身後的“本土第二人”:24.09的PER值僅次於阿聯的28.08,進攻效率高達27.46%,緊追阿聯的28.93%和郭艾倫的27.49%。場均出手18.4,三分出手1.4,罰球次數7.9,也都是生涯新高,這表明他比過去打得更加主動,進攻手段也更豐富。

從場上的具體表現來看,王哲林的低位籃下腳步依舊華麗,前場籃板嗅覺靈敏,左右手都能完成很高效的終結,這些進步也可以說在球迷意料之中。而讓人驚喜的是,大王現在會傳球了(單節5助攻),還練出來了一手三分。

“三分其實一直有在練啦,之前比賽投的少,國家隊更不可能投,也就現在打聯賽投的機會多一些。”大王在談到自己三分線外表現時說道。到目前為止,他場均出手1.4次三分,命中率居然有35%,這對於過去幾乎不投三分球的他來說簡直無法想象,要知道他在賽季前的體測恰好是倒在“投籃”這個點上。

“很多時候我在外線拿球,對位球員就在籃下等我,那我肯定要練練三分,不能讓別人放我這麼大空位,所以經常會投三分。各方面能力都要掌握,這樣能讓自己打得更加輕鬆。”有不足就去練、去補,24歲的王哲林在心態上確實成熟了不少。

在他看來,今年的進步主要是源於自身的狀態和感覺都不錯,不管是身體狀況還是球隊整體的情況都比往年好,隨著全隊球場經驗的增加,球隊本賽季的成績也取得了很大進步,甚至多次在場面不利的情況下完成逆轉。

在那場43分22籃板的比賽中,球隊在落後22分、大外被罰出場的不利局面下完成大逆轉;在終結北京13連勝的戰役中,福建又是頂著21分的劣勢逆風翻盤,18分18籃板的大王無疑是重大功臣。

與北京的比賽還留下一個經典鏡頭:末節北京依靠朱彥西的三分追分時,主帥朱世龍在暫停時不停鼓勵已經很累的王哲林:“你再堅持一下,不要再讓朱彥西投籃了。”而在後面的防守中,大王果然積極地補了出去,再也沒有讓朱彥西命中三分。

“大家都心態都慢慢成熟了,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比分落後或者焦灼的時候也能夠打回來,未來一定會更好。”大王信心十足地說道。

從“王漂染”到被狂喊“滾回NBA”

對於這位自CBA出道以來就能穩定砍下20+10的天才中鋒而言,在24歲這年迎來一次爆發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是對於從耐克峰會就開始關注王哲林的球迷來說,在經過數次打擊和失望後,今時今日算得上“守得雲開見月明”。

6年前,18歲的王哲林在全世界矚目的耐克國際籃球峰會上一鳴驚人,在22分鐘的出場時間內11中8拿下19分8籃板2蓋帽,成為迄今為止在這個賽場上表現最好的中國球員。雖然被時任國家隊主帥的鄧華德諷刺為“連我都防不住”並遺憾落選倫敦奧運會,但是關心中國籃球的人都很看好他,將他視為國家隊未來的核心。

大王在新秀賽季交出的答卷也足夠讓人滿意:20.3分12.9個籃板,標準的明星內線數據。可是在接下來幾年,大家卻發現他並沒有明顯的進步,而周琦、丁彥雨航等年輕球員的崛起,也讓球迷們逐漸忘卻王哲林的存在,他在國家隊的角色也逐漸邊緣化。

2015年,中國男籃在長沙亞錦賽重返亞洲之巔,王哲林在場上的表現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場均只有6.3分和3.4個籃板,與聯賽穩定20+10的發揮相去甚遠。與其他球員在奪冠後飽受讚揚相對的,是球迷們對大王的批評討伐。而接下來的賽季他因為膝傷困擾打了9場,場均只有10分、6個籃板。在外界看來,王哲林的故事不過是“傷仲永”在籃球場的翻版。

在從傷病中恢復過來後的大王被灰熊看中,在16年選秀次輪第57順位被挑走,此時的他又重新回到媒體的焦點,不過他並沒有選擇向NBA進發,而是繼續在CBA鍛鍊,並重新延續了自己20+10的表現,不過漂亮的數據卻沒讓他得到外界的認可,移速慢、沒有投射、打球態度不端正,這些都是外界對他產生的質疑。

其實對於大王這類在新秀賽季就展示出不俗實力的球員來說,能夠穩住基礎數據就已經很不容易,畢竟在成名後面對的是對方的重點照顧,同時在戰術佈置上也更容易遭到針對。真正讓他飽受詬病的,還是福建隊多年來打不進季後賽的糟糕表現。

“之前因為球隊成績不好,所以數據再好看也被說是‘數據刷子’、‘球隊毒瘤’。”大王自己也很清楚受到批評的根源是自己的帶隊能力,“我就想證明自己帶隊能達到什麼成績,我們全隊上下所有人的目標都是打出7年來最佳戰績。”

過去由於戰績不佳,再加上他天生就活潑開朗愛搞怪的性格,王哲林逐漸被塑造為一個“打球沒上進心”、“心思沒放在籃球場上”的形象,在今年體測因為投籃不過關後,“休賽期放羊”、“基本功不紮實”、“這也算職業球員?”等批評聲達到頂峰。

大家還喜歡拿他多變的髮型作文章,並給他冠以“CBA髮型帝”、“王漂染”的稱號。從過去的飛機頭到小波浪卷再到銀藍髮色,今年的大王卻沒有太折騰自己的頭髮,但他表示這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在意形象,而是“沒找到特別流行的款式”。

對於大家對他“髮型”的調侃,大王倒是覺得有些委屈,在他看來,出門整理好髮型、穿得乾淨整潔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打球時候攝像頭老給我打特寫,所以還是要注意(髮型),觀眾看到我頭髮凌亂的樣子也會不爽。現在的髮型比較帥一點,適合我。”

隨著賽季的推進,王哲林場上的表現越來越好,這些批評聲也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王哲林MVP”的歡呼和吶喊,還有“快滾去NBA”、“CBA已經容不下你了”的調侃。

“進入NBA肯定是每個籃球運動員的目標,每個球員都想去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聯賽打球,如果有機會肯定會去。“對於未來能否進入NBA,大王表示暫時還沒考慮那麼多,目前的目標就是打好今年的聯賽,爭取拿到7年來最佳成績。”

他的表現也受到了隊友的讚揚,作為最熟悉的好友之一,陳林堅直言“屬於王哲林的時代來臨了。”而大王的進步他作為身邊人自然感觸最深:“他比之前更加成熟,身為我們隊的核心他更加願意承擔,很多時候球隊遇到困難,也是他硬拖著整個隊伍前行,責任和信念在他身上體現的越來越明顯。”

佛系擼貓大男孩

雖然在球場上變得更加成熟,但場下的王哲林跟大部分的年輕人一樣,愛打遊戲的大男孩,也愛好“擼貓”,這些都是他緩解生活壓力的方式。

“貓每天生活過得多悠閒啊,躺在那邊不是吃飯就是睡覺、看風景,自己過得很開心,沒有任何煩惱。”談到“擼貓”的樂趣,大王顯得很開心,“它無憂無慮的精神可以幫我減壓和放鬆心態,生活的壓力太大啦。”

也許是受到“貓生”觀念的影響,大王對於外界的批評也非常佛系:“有些善意的批評我會回應,現在看到網上一些攻擊和謾罵的話也沒感覺了,有時候還覺得挺搞笑的。”

他佛系的心態也在球場上留下了一個經典畫面:在之前客場與新疆的比賽中,大王在罰球線前突然對後面的球迷來了一個“騷氣”飛吻,這個舉動讓整座球館瞬間安靜了下來,原本揮動著充氣棒干擾他罰球的主隊球迷也懵圈了,站在罰球線上的大王倒是樂不可支。

“當時那個球迷衝我說垃圾話,我作為球員不可能罵回去,只想讓他安靜點。”大王在談到飛吻的“動機”時還是忍不住笑了起來,“我衝他笑一笑,他不說話了,然後我就能安靜的罰球。”

王哲林的這記飛吻也受到全網好評,當晚即登上熱搜,球迷們製作的表情包也迅速在互聯網上傳播,遼寧媒體直接誇獎他“情商直追姚主席”,還將大王比作“CBA版的霍華德”,是人見人愛的開心果。

然而略顯黑色幽默的是,過去幾年對他的批評聲中,“不務正業”、”沒進取心”這些評價跟近幾年來美國媒體對霍華德的評價非常相似。

說到底,在競技體育的世界,“菜”永遠是原罪。在經過多年的蟄伏後,王哲林終於在本賽季打出了大家期待的表現,人們不再關注他又換了什麼髮型,“數據刷子”的質疑成了“本土MVP”的吶喊,球場上樂觀的心態也從“沒上進心”變成了“高情商的表現”。這就是競技場上的叢林法則,每個職業球員都必須接受這一切,唯有不斷變強,才能打破外界的質疑和嘲笑,併為自己證明。

在進入職業生涯“七年之癢”之時,王哲林用四項數據創生涯新高、球隊13勝8負排第7的戰績完成了自我救贖。也許是因為太早就出現在職業賽場上,很多人忘了他還只有24歲,對於籃球運動員而言,現在的表現或許還遠未達到他的巔峰。

球迷“滾回NBA”的期望或許不久就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