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輪胎的誤區!

相比發動機、變速箱以及車身電子等零部件,輪胎是汽車中構造比較簡單的部位,再加上它“皮糙肉厚”的形象,我們平時不大會在輪胎上花心思。不過,輪胎也是汽車與地面接觸的唯一部件,一旦出現問題,也很容易導致車毀人亡的慘劇。

關於輪胎的誤區!

由於平時不太重視,我們對輪胎容易產生一些認識誤區。下面就列舉一些容易對車主產生誤導的言論。

1、換輪胎只更換破損的

關於輪胎的誤區!

家用轎車的四條輪胎一般都為同一品牌、相同規格,這樣才能保證車輛的最佳性能。如果四條輪胎的尺寸、結構和磨損狀態不一致,會影響車輛的操控性和穩定性。

因此,在輪胎已經出現明顯磨損後,如果有一條輪胎出現問題需要更換,最好將四條輪胎同時更換。如果因某種情況無法滿足,那麼也至少要保證同一車軸上左右兩條輪胎相同。

另外,在前輪胎出現破損時,那麼建議在傷口較大時直接換新胎。

2、夏天的胎壓應該比冬天的低

關於輪胎的誤區!

很多車主認為由於熱脹冷縮。冬季應該把輪胎氣壓調高點,夏季輪胎氣壓調低點,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尤其是夏季輪胎氣壓一定要按照額定氣壓來測定。輪胎在標準的氣壓下,行駛的時候,形變才會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假如氣壓低了,變形量增大,輪胎內的氣體不停地被壓縮、放大,會導致輪胎的溫度很快上升導致爆胎。

3、輪胎鼓包是質量問題

關於輪胎的誤區!

輪胎在使用中出現意外的強烈衝擊,從而導致輪胎在衝擊物和輪輞凸緣之間產生嚴重的擠壓變形,造成胎壁簾子布斷紗,這時輪胎內部的空氣就會從斷紗處頂起,形成鼓包。

鼓包的輪胎,簾線受損,氣體衝破脆弱的橡膠(爆胎)是遲早的事情,就跟你重複吹氣球總有一次會爆掉一樣,鼓包就是個計時炸彈!高速行駛突然爆胎,車速越快,死亡率越高;時速超過160公里爆胎,死亡率幾乎100%!發現鼓包不要心存任何僥倖幻想,必須及時換掉!

4、輪胎非得等磨損很嚴重了才更換

關於輪胎的誤區!

一般情況下,輪胎的使用年限通常在5年左右,超過這個年限,輪胎就會開始老化。輪胎老化的主要表現就是表面硬化,繼而出現龜裂紋。輪胎的使用時間可以按照兩個標準:使用時間不應超過5年;綜合路況下行駛里程不超過6萬公里。這個標準指的是一般的家用轎車,如果車主經常在工地等非鋪裝路面行駛,就應該更早換輪胎。

此外,如果輪胎磨損嚴重、胎面厚度接近磨損標記時,或者出現鼓包、胎面變形且無法修復時,也應儘快更換輪胎。

5、防爆胎一定防爆

關於輪胎的誤區!

實際上“防爆輪胎”只不過是一個暱稱,這種輪胎的真正學名是洩氣保用輪胎。英文縮寫RSC。充氣後的輪胎胎壁是支撐車輛重量的主要部位,所以防爆輪胎在沒氣的情況下有一定的稱重能力。

防爆輪胎在輪胎洩氣的情況下,車輛仍然可以80公里/小時的車速行駛80公里;如果駕駛者沒有爆胎後駕駛經驗(大多數人都沒有),可能會做到錯誤的駕駛動作(例如急剎車),這將導致車輛無法挽救的失控。不過由於防爆胎乘坐舒適性差,油耗偏高,導致在實際生活中,防爆胎並沒有被普及。

6、輪胎花紋越深越好

關於輪胎的誤區!

輪胎花紋過深,則花紋塊接地彈性變形量愈大,由輪胎彈性遲滯形成的滾動阻力也將隨之增加,花紋根部受力會折斷、脫落,而且過深的花紋也不利於輪胎散熱。輪胎花紋過淺,又會導致輪胎抓地力和排水性差。所以,針對不同用途的輪胎,輪胎花紋的深度也會有所不同,不能簡單地以深淺而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