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訊」江山股份擬收購利民農化67%股權 拓寬東北市場

「时讯」江山股份拟收购利民农化67%股权 拓宽东北市场

12月19日江山股份發佈公告稱:

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豐信投資等4名法人股東及張文華等5名自然人股東持有的哈爾濱利民農化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利民農化”)67%股權。利民農化經營範圍包括農藥原藥合成、製劑加工及復配、酯化產品(油酸甲酯、2,4—滴丁酯)生產農藥應用技術研究。

未經審計的數據顯示,利民農化2018年11月末總資產為2.24億元,淨資產為1.78億元。2017年度營業收入為1.89億元,淨利潤為3000萬元;2018年1-11月營業收入為1.85億元,淨利潤為3454萬元。

江山股份公告稱,利民農化是東北規模較大的農藥製劑生產和銷售企業之一,也是公司酰胺類除草劑的主要客戶,收購後一方面可以豐富公司的製劑產品,進一步穩定公司酰胺類除草劑在東北地區的銷售,另一方面可以藉助利民農化現有的市場渠道基礎,擴大公司製劑產品在東北地區的銷售。

新聞多一點

近日,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民股份”,002734.SZ)公告表示,為完善產業鏈佈局,擬收購威遠農藥等三家公司各100%的股權,收購價格預計為7.5億~8億元。

“此次收購是公司基於戰略佈局、達成戰略意圖的重要步驟,對於合理布點生產基地、豐富產品結構、強化市場渠道建設、進一步提升企業持續發展能力等均有著優勢互補的意義。”利民股份方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金聯創化肥分析師李玉博告訴記者,“利民股份的持續收購擴張是現階段農化市場的縮影。2015年年初農業部頒佈《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淘汰化肥落後產能,進行結構性優化,化肥行業面臨優勝劣汰選擇,行業優勢集中性迎來契機。”

新一輪整合期

「时讯」江山股份拟收购利民农化67%股权 拓宽东北市场

“自2015年來,我國農化行業一直處於低迷狀態。2017年甚至第一次出現了新世紀以來產量同比下降的情況,當年全國累計生產農藥294.1萬噸,同比下降8.7%。農化行業的持續低迷,再加上激烈的競爭使得行業產品出現價格下跌的情況,這讓小規模、技術落後、市場需求不暢的企業經營困難。”中研普華研究員劉恆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農藥企業虧損達64家,虧損額達10.53億元,同比增長46.6%,這給農化巨頭的擴張收購提供了契機。

根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發布的《農藥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鼓勵通過兼併、重組、股份制改造等,實現企業大型化。未來農藥原藥生產將進一步集中,到2020年,農藥原藥企業數量減少30%,國內排名前20位的農藥企業的銷售額達到全國總銷售額的70%以上。

在此背景下,農化企業間併購整合速度加快。

今年 2月8日,興發集團與仙隆化工和江蘇騰龍分別簽訂了關於收購內蒙古騰龍100%股權的《股權轉讓協議書》,以鞏固其在草甘膦行業的地位,涉及金額約2.4億元。

除此之外,今年6月,中化國際還擬與中化浙江以不超過61億元的價格通過增資和收購方式,共同投資江蘇揚農集團,該集團旗下揚農化工為中國擬除蟲菊酯類農藥生產基地。

利民股份方面向記者表示,“現在國際上已形成了少數綜合性大公司壟斷的局面,發展勢頭強勁。在國內,從2009年以來發布的相關政策看,相關部門在逐步加強對行業重組的引導,包括鼓勵優勢農藥企業做大做強,通過聯營、兼併、重組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而我國農藥行業的自身結構也面臨這樣的需求,與國際農藥企業的發展歷程基本相似。因此,在未來,併購重組將成為我國農藥企業的發展趨勢。”

劉恆輝向記者表示,我國農藥生產企業呈現多而散、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特點,特別是眾多小企業在生產過程的物耗和能耗較大,未能形成規模經濟優勢,造成環境汙染監控存在一定的難度。資本的進入有利於我國農藥行業整合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在資本的助力下,大型企業以及區域性的龍頭企業將在未來的兼併整合中贏得加快發展的機遇,一批具有規模、技術、市場和品牌優勢的農藥企業迅速發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