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式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盡在這部電影

一部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七項提名的《低俗小說》在當年影壇如狂暴旋風,激起極大反響。

作為昆汀的經典之作,它在昆汀嗣後的拍片生涯起了指導性的作用。在該片中所進行的電影語言的創新可謂破天荒。

昆汀式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盡在這部電影

影片未遵循傳統的線性時間安排去講述故事,而把順序有佈局地打亂,設下邏輯性懸念和碎片式的情節編排,這種不勻稱又顯突兀的敘述手法使故事擁有別樣的吸引力。

儘管分割為3段,卻有內在聯繫,且互為頭尾,隱喻了犯罪的週而復始。本該以朱爾斯和文森特入室尋仇殺人為開端,以布奇與女友浪跡異鄉為結束,經昆汀一調整,高潮即絡繹不絕。

昆汀式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盡在這部電影

縱觀昆汀的影片,暴力亦是凸顯他風格的鮮明標籤。殺戮、鮮血、犯罪這些元素通通囊括,又賦予暴力元素偏娛樂化的特性,令它們少了慘絕人寰的悲劇氛圍,將這種黑色幽默發揮到極致,且滿屏粗口也令影片更為通俗,契合底層人的風貌。

充滿叛逆意味的配樂也成了影片一弧亮麗的風景線,映照了人物不同狀態下的心境。濃厚的黑社會習氣讓每個人欲突破桎梏而馳騁於曠野,從而不按部就班地遵照常人生活,給人物設定了能展現他們多樣化性情的情境。

昆汀式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盡在這部電影

人物在不同環境下處的不同狀態也解構了程式化的人物形象,讓人物本身的正邪界限模糊,深刻剖析了人性之本質。昆汀把人的多重角色設置應用得爐火純青,人物多面的體現未受情節邏輯束縛,一切有據可循,且不乏深度。

黑幫老大馬沙和布奇因兩敗俱傷而被綁,馬沙不幸遭到警察的強暴。一向勇猛無畏的馬沙成了階下囚後,對變態警察苦苦哀求,卻仍被辣手摧花,發出淒厲的叫聲。馬沙和警察這一對比,諷刺了社會上的身份和品性錯位的偽飾,和弱者註定遭欺凌的殘酷事實。

昆汀式暴力美學的集大成者,盡在這部電影

朱爾斯在見文森特殺掉被他們綁架的人後,朱爾斯有了懺悔,想要金盆洗手,之後在餐廳阻止了搶匪的猖狂,且饒恕了他們。朱爾斯此刻不再是兇殘的殺手,而具有人性的溫情。

可以說,《低俗小說》的出現對拓寬電影類型和表達作出很重要的示範作用。這部影片的確影響了眾多後起之秀,成為不可多得的神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