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良渚文化在工艺上的神秘之处就是良渚的阴刻线(参见《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工序严谨如传神》),良渚文化玉器的阴刻线带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特征。

(一)良渚玉器阴刻线的工艺特征

馆藏良渚玉器阴刻线的微距图,能够充分展示良渚阴刻线的工艺特征(图1,参见《古玉学步《(79):高清大图赏辨良渚真仿阴刻线》》):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1-1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1-2

1、阴刻线密集、平行排列,偶见错线但线之间界限分明,很少堆叠(重线)(图2);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2

2、阴刻线粗细不一,微距图见刻线带有无规律的宽窄变化,线槽边缘多见毛刺(图3);

3、阴刻线深浅不一,微距图见槽底高低不平,来回重复刮蹭明显(图3);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3

4、长线为重刻接续,疏密不均,密集处1毫米内或见3-5条刻线的结束(图4)。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4-1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4-2

由于馆藏品一般人难以近距离观摩的局限,对于良渚阴刻线的细部特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向明先生的考古绘图,是对良渚阴刻线痕迹的精准解读和诠释(上述图4就是出自方向明先生的《良渚玉器线绘》一书)。

以上这些都是尖锐形器具徒手直刻留下的痕迹特征(图5)。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5

良渚制玉阴刻线工艺已然失传,有些1毫米内刻画3到5条线不于啻肉眼微雕?简直不可思议,至今仍然是谜。阴线刻划的工具有说是鲨鱼牙齿(有出土、良渚博物院有收藏),有主张是燧石,也有人认为是天然金刚石(另行探究,在此不再赘述)。

(二)良渚阴刻线的早期仿冒

早期的仿冒良渚阴刻线是所谓神乎其神的“跳刀工”,又称为“眉毛工”,流传很广、由于药性很大、贻害很深,有些认假为真者甚至到了矢志不移的程度。

仿冒的“跳刀工”大约分为两种:

一种是斜平行跳刀,就是阴线内有非常密布且平行的螺旋纹(图6)。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6-1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6-2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6-3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6-4

这种特征,是典型的高速、单向电动砣具加工所留下的特征:每次雕刻都要根据加工料先调好电砣的转速,每档转速都有固定的震动频率,震动频率都会留下如此规律平行的痕迹特征。

在电砣纵向加工阴线时,阴线是细的,不会呈现螺旋纹,而需求琢饰折角时,电动砣片需求往斜上方推动,视点改动,形成横切面加大,所以会使折角的阴线发生螺纹且变粗变宽。

其余都无需解释了。

另一种是直线式跳刀,就是阴刻线内表现为密集连续的直线击刻痕(图7)。

(呀,图库太乱了,图怎么找不出来啦,下次再补吧,晕。)

早期将所谓的“跳刀工”或者“眉毛工”指认为良渚阴刻线,是由于藏玩者的望文生义和假仿者的以讹传讹共同造成的。专家发现良渚“有些1毫米内刻画3到5条线”的神奇后,由于没有符合条件的微距配图,仿冒的电动工痕里“3到5条平行”的就成为“合理”的想象和解释了,仿冒者就制造这样的“良渚”提供市场供给。买仿者以望文生义的理解而无意识地以讹传讹、制仿者为混淆视听而故意以讹传讹而乐此不疲,两者达到一种共振的程度。这样的错解遗误很大,甚至见过一些“专门家”都有专文介绍“眉毛工”的文章,所以,这里解开这个秘密,肯定是要挨拍砖甚至扔石头的。

(三)良渚阴刻线的新生仿冒

工艺是不断进步的,仿工也一样。最近出现了一种良渚阴刻线的新仿品种(图8)。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8-1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8-2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8-3

新仿的特征是:直接把尖锐刻线变成斜削线了,肉眼难以辨识真仿,但微距图很容易看出:不是良渚刻线、都是现代斜削痕,在罗圈纹上,直行线还算细线,但走到侧行线时,由于砣片无法完全跟转的原因,侧线变成渐行渐宽的大斜坡了,几乎每个罗圈纹的两侧都是大小渐变的小“月牙”。

最后,再欣赏一组馆藏良渚阴刻线的神韵(图9)。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9-1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9-2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9-3

古玉学步(130):良渚文化阴刻线真仿揭秘

图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