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這句話有道理嗎?現在還適用嗎?

薛-旭


俗語“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這句話有道理嗎?現在還適用嗎?

現在城裡很多人都喜歡養一些貓貓狗狗來當寵物,其實在農村裡,很久很久以前,農民就開始飼養貓貓狗狗了,但是和現在人養寵物的想法不一樣,過去在農村裡養貓、養狗,主要是以實用性為主。養貓是用來抓老鼠的,防止家中的糧食被老鼠偷吃。而養狗則是看家護院之用途,避免家中財物被盜,畢竟在過去幹小偷小摸的人比較多,農村裡也經常發生被盜事件。關於養貓養狗,其實在農村裡也是有說法的,“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就流傳很廣,這句話有道理嗎?

這句俗語並無封建MI信的色彩,其說的也是實情。要想一家有七口人,那至少就得有三個小孩子。而在農村裡養貓和養狗,基本上都是吃一些剩菜剩飯的。如果小孩子不多,那自然貓和狗就沒有足夠的食物可吃了。

在以前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過,收成好不好,那全部都是看天氣。年景好,可能就會糧食多一點,年景不好,就沒多少糧食可吃。老輩人對糧食都是十分珍惜的,哪怕是掉落了一粒飯在桌子上,也會撿起來吃掉,所以是不會有剩飯的。而小孩子則不一樣了,他們吃飯不僅經常掉飯粒,碗裡的也吃不乾淨,關鍵還經常吃不完,所以這些吃不完的就成為了家中所養的貓和狗的糧食了。如果家中的孩子少,那貓和狗養一隻就差不多了,多了就養不活了。孩子多,剩飯也多,自然就可以貓狗養全了!這句話在今天已經過時了,現在農民的日子也好過了,有些人家裡不僅養貓,還養狗,算得上是貓狗都養全了,畢竟時代不一樣了。只要你能養活它們,你養多少隻貓和狗都是可以的!但是既然養了,就要對它們負責到底!


農夫也瘋狂


俗語“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這句話有道理嗎?現在還適用嗎?

“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應該是非常好理解的。意思是說,一家子沒有七口人以上,就不能貓和狗全養了!

字面意思很直白,然而背後的原因你卻不一定能想得到!

按照現代人的理解,一個家庭想養貓養狗那就是一句話的事兒,全憑主人的喜好了!想養什麼就養什麼,想貓和狗都養一隻,或者好多隻都可以!然而,在以往的農村社會,貓能嚇老鼠保糧食,狗能看家護院,但你想養的起它們,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正值農業社的時候,那時候 的村集體叫的是大隊部,大隊下面又分幾個小隊,農民群眾們以小隊一起上工一起下工,男女老少全部分工合作,出工以後記工分,等夏收、秋收以後,一家一戶再到各小隊領口糧去。當然,口糧嘛就是接各家各戶的人口數來分配的!然後多餘的糧食再按工分分配給各個勞力。

這樣就出現了一種情況,就是人口多的家庭可以分到更多的口糧,人口少的自然就分的少了。“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提出來的。一家有了七口人以上,一人嘴裡剩一口就能養活貓和狗了。更為重要的是,人口多了下面的麵湯也就稠了。在農家院裡,這種麵湯是喂貓餵狗的主要東西,湯稠了貓狗就容易吃飽了!這個七口人其實不是具體的人數,只能說人口越多越好而已。在當時的農村都是一大家子存在的,老兩口,再加小兩口,然後再生三個孩子,這樣湊七口人是很容易的,所以農村人才會說七口人以上吧!

綜上,“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可養全”,在農業社的時候是非常有道理的。但在現今社會,糧食也是一種商品了, 不是那時候的按人頭供應了。只要經濟條件容許,你買多少都是可以的。另外,現在還有了寵物的專門貓糧,狗糧,所以說貓和狗的日子也好過多了!不過在農村還是以人們吃不了的剩飯為主的,剩飯不夠的,專門為貓和狗做吃的人家也不少!總之,在現在這個社會已經不適用了。

儘管如此,這句話卻能引發許多人的回憶,讓人們能夠做到憶苦思甜,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村姑說村事


俗語“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這句話有道理嗎?現在還適用嗎?

農村有老話說,“狗來財貓來富”說的是農家養狗養貓好。再說了,貓狗真的有好處的,比如貓會捉老鼠,能減少家裡的糧食免受鼠災。而養狗呢,又能看家護院,讓農戶安心外出幹活,晚上睡覺安生。


但是,為什麼又說“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呢?這難道不是自相矛盾的嗎?其實不是的,農村人自有其生存智慧的。按照以前農村人的說法,“多子多福”。生養的孩子多,自然勞動力也多,就能多掙錢,多大糧食。那樣的話就家裡有糧心中不慌。

話又說回來,家裡有糧食了,自然就會想到餵養貓狗了。貓狗也比較好養活,剩飯剩菜就可以了。俗話說得好,“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狗還是能夠養的起的。當然了,糧食見得多了,也要餵養一隻貓來吃老鼠,不然的話糧倉裡的糧食就被老鼠給偷吃了。

因此老話“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還是有道理的。字面意思可能是說,家裡沒有七口人,要麼只養狗,要麼只養貓,但總要養一個。“貓來財狗來富”嘛,財和富都要佔一樣,也圖個吉利。

有作者說農村俗語“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說的是家裡小孩子多,然後就會地上掉剩飯剩菜,然後貓狗就能有食物吃了,也對,也有道理。但以前農村一家要是有七張嘴,也是夠嗆的。那時候,家家無餘糧,哪裡還有貓狗吃的呢?因此,那時候,勤儉節約慣了,“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還有另外一層含義,說自家人都養活不起了,哪裡還有餘糧養活貓狗呢?


農村老俗話


  “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但確有其事。這句話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可能都聽過或說過,但再年輕一些就未必知道了。放在今天,這句俗語是完全錯誤的,但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這很正確,因為裡面存在一些客觀因素。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連續三年出現大饑荒,那時候餓死的老百姓不在少數。少數養得起狗的家庭並不像現在這樣每頓還單獨給狗吃狗食,人都吃不飽,怎麼可能餵給狗吃呢這是不存在的。實際的情況是如果是人口較多的家庭,每個人在保證自己能吃飽的情況下,把碗底剩餘的一點零碎糧食倒在地上餵狗吃。

  如果是一個有七口人的大家庭,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兄弟姐妹三人的話,家裡的狗是能靠這些剩菜剩飯活下去的,但未必能吃飽。如果沒有這麼多人口的家庭裡的狗就很難活下去了,最後就算不是唄活活餓死,也會被人扒皮吃了。不要覺得不可能,從那個饑荒年代活下來的人會深有感觸。

  我剛開始養六隻狗的時候,我爺爺奶奶還沒去世,總喜歡到我家裡來轉轉,想看看他們的大孫子。看到我養這麼多狗後很感慨,覺得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一次養這麼多狗也不覺得有什麼負擔,如果換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能養活一隻狗就非常不錯了。

  所以“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這句話並無對錯,畢竟時代不同,只不過不適用於現在了。

  頭條號:愛吹牛的狗狗,原創內容,抄襲必究!

愛吹牛的狗狗


拉倒吧,我們一家三口,算上兩貓兩狗,正好七口,日子過得挺好的,貓狗都有,我感覺吧,人心善良比什麼都重要,我家貓狗除了一個是從小花錢買來的王二驢,頭像上的小土狗,剩下的都是救助的!老天會眷顧善良的人家的!






王二驢的媽媽


有人說一家不能養2狗,哭


軻心


俗語“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這句話有道理嗎?現在還適用嗎?

現在城裡人都喜歡養寵物,而農村也有人喜歡養貓,養狗,而這句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意思是說如果家裡人數少於七人,就不要養貓和狗。而這裡指的一家七口,是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孩子,有的還沒分家的就還有姑姑叔叔住在一起,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因為家裡人口多,那麼難免會有剩飯剩菜,雖然大人很珍惜糧食,所以不會吃剩,但小孩可能會有,倒掉就怪可惜的,所以就養貓狗,貓狗是很好養的,而且農村人養貓狗,也是給剩飯剩菜給養活的,所以才會有這句俗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過這句俗話對年輕人沒用,年輕人不在乎這種說法,養貓狗是看興趣,人們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而現在很多孤寡老人都喜歡養貓為伴,有的年輕人還養喜歡倉鼠,就拿我爺爺來說吧,他養了兩隻貓流浪貓,每天拿貓糧給他吃,搞得現在嘴都養挑剔了,給剩飯都不吃,所以養貓不是看人數,是看自己,想養就養,有時間去照顧它,給自己打發一下時間的

喜歡不妨點個關注,留意更多有趣的信息


鄉間小宇


沒聽說過!山民邊民窮P的語言!


大珍珠他奶奶


只能說沒文化,真可怕


Ah6789


俗語“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這句話有道理嗎?現在還適用嗎?

在以前的農村人們都喜歡養貓和狗,養貓是為了抓老鼠,因為老鼠會偷糧食吃,家裡有隻貓的話老鼠便會消失的無影無蹤,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以前的農村院牆多是破舊矮小,一不小心便會有賊找上門,家裡養只兇猛的狗可以防止小偷進門偷東西,雖然養貓養狗的好處很多,但是在農村卻有“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的意思是如果一個家庭的人員超過七名以上的話,那麼貓和狗不能全養了。

很多人在看到這樣的解釋後會很不理解,為什麼家裡的人超過七個的話,貓和狗只能養其中一個呢?其實瞭解一下這句俗語發生的時間,你便會理解這是為什麼。

以前的農村是集體公社制度,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要通過去大隊幹活來賺工分換東西,常聽奶奶說在那個時候,如果碰上好的年景的話,一家人幹活賺的工分換的糧食能夠一家人吃一年,如果碰上災年換的糧食就會很少,尤其是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家裡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如果家裡有七口人以上的話,並不是說壯勞力掙工分的人多,反而因為家裡有老人和小孩多,可能能夠賺工分的壯勞力只有3-4個,那麼靠著3-4個人賺的工分來靠一家七口人來吃的話,顯然是不夠的。在農村養的土貓土狗一般都是吃人吃不完的剩飯,如果家裡連人吃的糧食都不夠,哪還有多餘的糧食給貓和狗吃。但是在以前貓和狗都很重要,如果家裡沒有貓的話老鼠肯定會很猖狂,如果家裡沒有狗的話,沒準會有小偷上門,所以在沒有多餘糧食的情況下,人們只能選擇其中之一來養。

所以“一家不上七口,貓狗不能養全”這句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現在農村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再也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情況,不僅人的生活條件好了,就連家裡養的貓狗生活條件也提高了,很多人都不會將剩飯餵給貓和狗,而是專門買貓糧和狗糧來喂貓餵狗。雖然這句俗語並不適合現在,但是從這句俗語裡可以讓我們知道先輩們在那個年代多麼的不容易,正是因為有他們的付出,才會有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