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孩子的逆反心理?

隨風飄下的葉子


在想著如何應對之前,該考慮的是他們的逆反心理真正牴觸的是什麼。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青春期,叛逆期,這是很難避免。從幼稚到成熟,從不懂事到懂事從有個過程,這也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從我自身的經歷及我身邊的人來說,我覺得最關鍵的是在作為父母這一塊,在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怎麼去和他們相處,給他們一個怎樣的成長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從小在為人處世上給孩子一個榜樣,言而有信,善惡分明,是非曲直分明,待人和睦,有原則……這些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同時跟孩子相處,什麼時候是父母的角色,什麼時候是朋友的角色,把握得當,很有益處。作為父母,在大是大非上要多開導教育,在生活上多關心,多陪伴。作為朋友,多溝通和交流,以過來人的身份在孩子面臨原則,面臨困惑時給予朋友的建議。凡事多理解和包容,即是長輩,也是朋友,這樣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就能很平穩的度過叛逆期,成為有用的人。



土家族少年


面對叛逆孩子,好多家長無可奈何,舉例來說:

1、最近我遇到有兩位問題生的母親很苦惱。對於孩子無私的付出,換來的是不理解、叛逆、對抗,動不動孩子就離家出走、夜不歸宿。經過深入調研分析,更多的問題還是出在媽媽身上,主要是媽媽的愛太廉價,過分的關心、關愛,使孩子在甜蜜之中迷茫,也使孩子成長受損。因此,建議媽媽要珍惜自己的關愛,使自己的愛就像核電站控制核反應一樣,慢慢的釋放能量。2、媽媽在面對孩子的秉性和習性的問題時,應該接納和引導孩子的天性和秉性的成分。這些東西有遺傳的因素,是構成自然多樣性的本質特徵,也有孩子物質的成分,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接納和引導。關於習性方面是可以後天培養的。經過干預,持續性的訓練會有一定的改變。3、關於作業其實媽媽完全可以這樣做:當孩子第一天不主動完成作業時,媽媽只需要默默的關注;第二天如法炮製;當第三天孩子還是不主動完成作業時,須找孩子鄭重的談一次話。孩子就容易接受。如果天天嘮叨,都在提醒孩子反而會影響到作業的完成,同時也影響到母子關係。4、母親的柔性是可以克剛的。但是我母親的柔性也會成為孩子拖拉、懦弱的成長包袱。因此媽媽要注意話到嘴邊留三分,給孩子留足夠的思考時間和行為空間,讓孩子自己去想、去做。尤其是當孩子在認知層面有提升時,不要再重複正確的廢話。姿態比道理更重要,道理其實孩子都是懂的,孩子真正需要只是尊重和理解罷了。5、關於冷暴力,語言的暴力和冷暴力是很傷人心的,尤其是對孩子,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及時調整情緒,首先避免語言暴力和冷暴力,其次如果發生冷戰,可以給孩子和自己找臺階下,不然會使問題更嚴重,有道是:我們生活中的傷害有時都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的應對方式和處理方式。例如發生衝突後,另一位家長要出場,安慰、分析、引導、接受、改善、改變。6、作為媽媽,還應調整自己的語言姿態,強勢不等於強大,示弱有時是另外一種剛強,你發火,只是為了證明孩子的錯,而不是證明孩子的成長,這樣就恰恰相反了,我們有的也得發飆,那也是為了證明孩子的可塑性和成長性。


小金龍熊孩子


逆反心理,不只是孩子有成人也有。逆反心理往往是在有人帶著命令的口氣要求我們做某事的時候產生的。例如一位媽媽對孩子說:“今天不完成作業,不許睡覺。”處在逆反期的孩子就會想:我今天偏偏不完成作業,看你能把我怎麼樣,看你讓不讓我睡覺?面對處於逆反期的孩子,媽媽可以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比如,媽媽可以說:“哇,寶貝,今天作業是不是有點多了啊?你有沒有能力完成啊?”處在逆反期的孩子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沒能力完成作業的,這個時候,他就會說:“我有能力完成。”這樣媽媽就可以輕鬆的搞定了孩子不願意完成作業的事情了。面對逆反期的孩子,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採用這種心理暗示的方法來搞定的。例如,孩子早晨不願意起床,媽媽無論怎麼催促,他都是賴在床上,不肯起來。這是媽媽可以說:“孩子,你是不是病了?媽媽帶你去醫院看一看吧!”孩子沒病,當然他也不會願意承認自己有病的,這樣他只好乖乖的起床了。總之,應對孩子的逆反心理,靠的是家長的智慧,而不是權威。


紅花584


所謂叛逆期是指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段後自我意識的覺醒,開始有了獨立思維。因此,我們不妨換個視角:你的意見孩子不認同,就是叛逆的話,那他的意見你不認同,算不算叛逆呢?要消除孩子的叛逆心理,最好的辦法就是平行視角看孩子,把他當作平等的朋友,用對待朋友的心態對待孩子,所謂同頻共振,當你真正以孩子的視角看待問題,孩子也就不存在什麼叛逆心理了。


暗盒子


是多大的孩子?兩到四歲是第一個逆反期,還是比較好應付的。比如說孩子不好好吃飯,你不要追著孩子喂,越追孩子越跑。就應該把飯放在那,告訴他該吃飯了,不吃的話一會兒就沒了,然後不管他,即使他不吃也不要說他哄他,把飯收走就行了,下一頓飯也這樣,孩子如果真餓的話他自然就去吃飯了,前提一定是把所有零食都收起來,不能讓孩子吃零食。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歸


對待孩子不能採取野蠻的教育方式,要多鼓勵孩子,少批評孩子,適當的給足獎勵,讓孩子相信自己


鬼舞飛揚


鼓勵加獎勵形式去引導


此生不忘父母情


用他的道理說服他


禹你同行850


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不同時期叛逆不同,針對不同時期的叛逆,要找到具體原因,然後耐心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