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上學時的心理焦慮,家長應該怎麼辦?

尹訪玉


家長已經瞭解到孩子上學時焦慮,那麼就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心理焦慮。

可能的原因有:

第一,學校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可怕的存在。在學校裡有很多讓他感到壓力的事情和人物,比如說不友好的老師,比如說不友好的同學。

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家長可以瞭解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

比如說老師是否對孩子有懲罰、辱罵、體罰的行為?孩子在學校是否受到孤立?孩子是否做了一件錯事,讓他自己心有愧疚無法面對?

跟孩子開誠佈公地談一次,鼓勵孩子說出真實的原因,家長的態度一定要是溫和並且接納的,在此之前可以告訴孩子無論他所發生的是什麼事情,你一定不會責罵他或者是責怪她。

當孩子告訴你真正的原因之後,家長要做的是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並且一起想辦法解決。無論引起孩子心理焦慮的原因是什麼,請注意重點要落在解決之道上,而不是對這件事的評判上。

第二,有可能是平時家庭關懷過少,孩子為了能夠留在家裡,享受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時光,表現出了對學校的厭惡。但對於13歲的男孩,通常來說這種情況比較少,因為13歲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更敏感,很多事情已經不再願意向家長說明,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和鼓勵,告訴他,只有家長是他永遠可以依靠的,你很愛他並且願意幫助他。讓他放鬆心理壓力,告訴他,每個人都會犯錯。

這種情況很嚴重,家長務必要引起重視。有必要的話找心理醫生為他進行情緒疏導。


作者:Annie媽媽育兒,情緒教練、正面管教講師、高級兒童情商指導師、兒童財商講師。歡迎關注我,並與我交流。


Annie媽媽育兒


孩子上學就吐、放假就好,說明在孩子心裡,實在厭煩學習、學校,渴望放假。

這絕對是心理原因,心理的焦慮不安、厭惡到極點,導致身體的外在表現,就是吐。

因此,家長一定要明白,孩子吐的真正根源,在於心理問題,吐,只是內心的一種反映。

治標一定要治本,如果想讓孩子止吐,安心學習,要從心理方面找原因:

1、孩子第一次吐之前,發生了什麼。

是因為學習壓力大、還是因為考試成績不好,還是因為和同學關係不對?找到當時發生的事件,追根溯源,才能很好解決問題。

2、家長不要總把關注點放在孩子“吐”上

心理學有個觀點,叫負強化,就是如果不希望的事、不好的事,如果總是關注,就會放大,就會被強化。

因此,哪怕孩子吐,讓家長很著急,也不要總是盯著這個,總把注意力放在這上面。

要不斷髮現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進步,讓孩子逐漸有信心。

3、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如果家長覺得無法解決孩子的問題,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幫孩子早日走出心理陰影。

祝福孩子!



歡迎關注,可以免費諮詢哦!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首先,我想感謝這位家長,你沒有認為你的孩子是在偷懶,是在逃學,你清楚地意識到孩子存在著心理焦慮,這點非常棒,我要對你表示感謝,你理解了孩子,單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孩子是非常幸運的。但是確實青春期的孩子會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我們來看一下,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發展的特點是什麼呢,他們情緒的發展波動性非常強,可能前一秒還興高采烈,下一秒就覺得人生無望,他們的內在的情緒波動非常大。但是他們卻不願意表現出來,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出現自我封閉的這樣一個傾向。那麼青春期的孩子除了面臨情緒方面的問題之外呢,那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以及學業方面等其他各個方面的某一些問題,都有可能會引發孩子心理情緒上大的波動。那麼,我們這個問題當中呢,孩子出現了上學就吐的這個情景了,我猜測可能是和某一些不愉快的情景有關。那麼這個不愉快的情景有什麼呢?比如說,學習成績比較差,可能在學校,老師不是很好,同學們也會笑話他,或者是說,是不是在家庭當中存在父母責罵,或者是在家庭關係中有不愉快的情況。這些種種呢,都會導致我們的孩子出現非常大的情緒波動,引發孩子生理的一個變化。在具體的表現形式呢,就是吐。所以建議我們家長,可以跟孩子坦誠布公的聊一下,瞭解一下孩子的這個情況,行為的根源在哪裡,進而對孩子做相應的心理疏導。如果家長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我們可以尋求相關的心理醫生以及其他的這個心理輔導機構,讓我們的孩子從這個情緒當中走出來。另外呢,如果我們的孩子不願意上學,要呆在家裡的話,那麼我們也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去參與一些運動型的活動,來幫助孩子緩解內心積壓的負面情緒,運動是一個很好的宣洩情緒的方式,無論什麼樣的運動,只要我們的孩子喜歡,我們的家長都可以支持他去發洩。



對於這個孩子,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些信息,就是這個孩子一去學校就吐回家就沒什麼事,這個是持續了多長時間,如果持續一週以上,那麼請家長要帶孩子去找心理醫生或者是諮詢師,進行面對面的諮詢和治療,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幫助我們的孩子。那如果是在一週以內,我們就在家裡要用情緒跟孩子進行對話,舒緩他內心的一種壓力,或者是緊張。第二方面要帶他到戶外去,多參加運動,讓他放鬆下來,然後再去面對環境。這樣,孩子慢慢能適應。但是如果已經超過一週,建議家長要去看心理諮詢師,通常我們的指導師也可以為大家做催眠的治療,那麼通過催眠,也可以幫助孩子去徹底瞭解這個問題。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孩子上學焦慮,家長首先不能起急焦躁,即使你真的很著急上火,要努力靜下心來,想辦法,採取措施幫助孩子共度難關。

孩子為何會焦慮,很顯然來自學習壓力!

孩子的培養是個系統綜合過程,好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意志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培養出來的;反之,脆弱、敏感、緊張、遇到問題茫然不知所措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形成的性格。兒童小的時候如不注重性格培養,過分嬌慣呵護或者忽視,都不利於良好性格的形成。

13歲的孩子,上初中不久,由於初中相對小學不但從知識量上大幅增加,而且更要求學生有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相對小學來說,教學進度增快,接受能力慢或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學生一旦落下課程,就容易出現斷層,落下的時間長了,跟不上就會產生焦慮;如果意志品質不強,自暴自棄容易產生厭學心理。這種心理強化後,潛意識裡為了博得家長同情,就會轉變成真實的生理反應,如胃疼,肚子疼,頭疼,嘔吐等現象。

家長要正確對待,積極幫助孩子。

帶孩子看心理醫生,讓醫生和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和孩子良好溝通,適當鼓勵;

和孩子一起鍛鍊,增強體質;

採取措施補上孩子落下的知識,增強孩子自信心。

和老師積極溝通,讓老師在校多鼓勵多幫助孩子!

學習焦慮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我心亦如秋水靜


盛幸受邀: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把自己的一切期望都放在了孩子們身上。尤其是老一輩的家長們,因為他們讀書時期的一些歷史原因或者是家庭經濟困難等原因,在自己的年代未能得到讀書的機會,所以就想把這種自我缺失的感覺從孩子們的身上找回來。從心裡學來說,這是一種“精神寄望取代”心裡,其實孩子的焦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家長們的焦慮!說白了,與其說孩子焦慮不如說家長們更加焦慮。


我們大人都知道,要想做成功一樣事情,首先你必須要有一個清楚的目的,也可以說是目標,同時你要對這個目的或目標感興趣,如果沒有這個出發點(動機),你就不可能有去執行這件事情的動力。所以要想讓孩子們能願意學習,好好的學習,甚至主動喜歡的學習,家長們必須要陪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明確告訴孩子們學習的意義是什麼。但很遺憾,對於學習的意義,我們的很多家長,甚至是現在的一些教育機構,都沒有一個很好的回答!說白了,就是學校和家長們都沒搞懂為什麼要讓我們的孩子去學習,而學習對孩子們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是為了金錢、財富、權力還是別的什麼?


記得龍應臺先生曾經說過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我覺得龍應臺先生說得很好,也很深刻!這也是除了別的專家學者們說的什麼高大理想,高尚品德之外,目前我認為最能解釋孩子們學習意義的一段話!


說了這麼多,現在回來說說提問者的話題吧!你說小孩子13歲就開始有厭學情緒,而且上學就會吐,不上學了就沒什麼問題,我覺得應該先要要搞清楚以下二點問題。第一,是否家長一直都是通過粗暴的強迫手段逼孩子上學,讓其形成了這樣的一種反感和反應。第二,孩子是現在才有的反應,還是一開始上學的時候就有這種情況,畢竟孩子已經是13歲了?如果是前者,我們大可以慢慢通過一些引導,提高他學習的興趣,告訴他學習對他自己人生的重要性和意義。如果是第二點,則是一種身體健康上的問題,可能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那就要找個心理醫生來幫助他了。


結言:或許希望孩子能夠學業有成,長大後出人頭地,是每個家長的想法!但現在社會的一些家長過於急躁,在教育孩子方面急於求成!過份追求成績,缺乏孩子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性,甚至還有一部分家長自己都沒搞明孩子讀書的意義,沒有正確的思想引導,又或者是過於物質化,名利化!如果這樣教育孩子,既犧牲了孩子們應有的快樂童年,亦不可能陪養出身心健康,德智體全面兼備的人才!(戶外運動愛好者:小編個人觀點,希望對大家有用。如果喜歡,多多關注小編,關注小編的其他文章!謝謝)



奧斯潘運動用品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孩子學習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我們說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些的話語都在告訴我們,學習就是一件繁瑣、枯燥甚至是索然無味的過程。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過程,我們才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付出後收穫的快樂。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有部分孩子由於學業的道路艱難表現出身體與心理的奇特反應,甚至有些孩子表現出了心理焦慮的現象。那作為家長該怎麼辦,我們給大家出幾招:

一、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我們說孩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就是因為在學校自己的價值沒有得到肯定,導致他對於上學沒有興趣,嚴重的會導致身體心理的應激反應。作為家長,要告訴孩子只要你盡力了,曾經努力過了,你的人生就會很成功。

二、教會孩子面對挫折。我們知道現在的孩子心裡是十分脆弱的,一丁點困難可能都會成為壓倒一個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作為家長要讓孩子多經歷挫折,多告訴他們怎樣解決遇到的難題,只有這樣,孩子的成長之路才會一帆風順。


說文寫作


  1. 首先,我們作為家長的,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特點,如果自己的孩子是比較內向的,那在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可能分離焦慮時哭鬧可能會比較久,或者默默的哭泣,我們作為家長的,要鼓勵孩子,告訴孩子慢慢的去融入這個集體,必要的時候,告訴老師,讓他們鼓勵一下孩子。帶著孩子融入。

  2. 家長提前做好生活知道,因為到了幼兒園,好多事情需要小朋友自己做了,比如怎麼上廁所,穿衣服等等一些生活技能,這些不復雜,但是得教會小朋友,有些小朋友看著別人都會,自己什麼都不會,就會產生落差,心裡面不舒服,不願意去幼兒園了,到時候,你咋勸都沒辦法了,所以提前做工作。

  3. 在第一次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可以在之前帶著孩子多去幼兒園轉轉,一般幼兒園在新生開始之前,都會有開放日,就帶著孩子去熟悉熟悉環境,告訴孩子要在這裡上課了,讓孩子有心理準備,而且也不陌生,畢竟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如果不熟悉的環境,會增加恐懼不安的感覺,第一次去幼兒園的時候,很容易哭鬧不止,不願意呆在這。

  4. 要告訴孩子幼兒園的有趣之處,老師都會照顧小孩子的,到那以後,可以玩玩具,做遊戲,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了,就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的,讓孩子知道在幼兒園,他有事情了,是有人可以找的。從而能夠和老師建立好關係,不害怕老師,不排斥老師。同事也讓他對幼兒園放心,而且還期待去幼兒園玩耍。

  5. 幼兒園放學的時候,不要立刻就回家了,現在的幼兒園都有遊樂設施,讓孩子去哪裡玩耍,在玩的比較開心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趕緊回家,注意把控好時間,這樣讓孩子懷念在幼兒園玩耍的時間,而且也要告訴,明天還可以繼續來這裡玩,但你說了要走的時候,增強孩子去幼兒園的動力,有時候早起就輕鬆多了。

  6. 家長也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有些家長看著孩子在裡面哭,自己忍不住,自己也哭,走了以後,又回頭看孩子,弄的像生死離別一樣,這樣的話,作為家長,越看越不忍心,孩子看到家長這樣,也更不忍心,所以作為家長,我們給孩子送到幼兒園以後,轉身離開的時候,就不要不停的回頭的,這樣只會讓彼此更加不捨。

  7. 家長做好約定,遵守約定,要告訴孩子,媽媽給你送到幼兒園,接著媽媽就要去上班啦,等到晚上或者幾點幾點,就會來接你,等著媽媽哦。告訴孩子以後,自己一定要按時到,這樣做就讓孩子知道媽媽只是短暫的離開了,還會回來的,並不是不要我了,或者不管我了。減少孩子的焦慮。

  8. 方法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最主要的時候,我們知道了以後一定要做到,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另外也要和孩子溝通好,找到適合自己的孩子的方法。


令才教育


孩子是最天真的,如果不想上學,那肯定是上學的好感受或者學習的好感受被破壞了,那如何修復孩子對於一件事情的好感受呢?

首先,不要直面這個問題,先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空間,從孩子感興趣的地方入手,提高孩子能量,加深家長與孩子的連接度。

其次,瞭解到孩子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比如青春期的叛逆、家長要求太多太高、自己有真正想做的事情、失戀了?找到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再次,增加孩子與學校的連接點,比如朋友、老師、活動、課程等,孩子的興趣上來了,自然就想去了,

最後,提示所有的家長,每個孩子都是想要變好的,都是愛學習的,是家長們過多的要求破壞了孩子的感受,家長們應該思考一下。

當父母把人生視為一場只有“輸贏”的競賽,而不是一段快樂之旅、愛之旅時,孩子能不焦慮?能不對抗?成功是把一件事情盡心盡力地完成,是一種不斷超越自己,追求卓越的狀態,和結果無關,和他人無關。


隨風飄下的葉子


13歲,無論從孩子以後走向社會的需要還是從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都不能讓他輟學。那就只能讓他繼續返校求學了。

孩子一上學就吐 放假就好。是身體有疾病,應該找醫生看,心裡有疾病,找心理醫生諮詢。即使是單純的厭學,但到了吐的程度,恐怕心理多少還是有些問題。

孩子的習慣,跟平時家裡的環境,家長從小對孩子的要求關係還是很大的。先理清造成孩子這種現象的原因。從家庭開始創造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13歲,叛逆的年齡,雖然有機會糾正,但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不能再拖了。


家有二大爺


先找出問題的根本,就比如我家孩子,本來今年應該上一年級,但由於他說話不分明我就給他換了所私立的幼兒園,剛開始上學每天嚷著不想去學校,我很吃驚,因為以前上學他從來都沒說過這樣的話。後面在一番詢問之下才發現他不想上學是因為這個新的幼兒園沒有玩具,而且每天晚上作業比起以前有點兒多,所以我答應他每個週末帶他出去遊樂場玩,並且每天伴著他寫作業,老師佈置的我也認真寫,所以現在孩子放學一回家就喜歡寫作業,也沒有說過不想上學之類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