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公元9世紀,隨著阿拉伯人的阿巴斯王朝東進與突厥系的回鶻人南下,歷史上的吐火羅系民族走向了最終衰亡。他們的語言成為了後世人難以輕易解讀的死語言,他們的文字也需要專業人士才能費力的破解。但歷史上的他們也曾經數次有過自己的巔峰時刻,並比大部分人想象的還要持久與輝煌。

從急先鋒到三夾板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吐火羅人是首次向外擴散的印歐人族群



作為今天歐美-伊朗-印度等眾多族群的始祖,古代世界的印歐人用數次大規模擴散,建立了今人都如數家珍的文明版圖。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歷史上的赫挮、波斯、希臘、羅馬和古印度,也不會有後來的日耳曼中世紀與當代文化。

吐火羅人卻是這些先民中的最早擴散的那批。其年代的久遠程度,足以讓大部分古文明都讚歎不已。而相較於西方來說,他們對於東方世界的影響力還要巨大許多。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考古發現的西域先民乾屍



公元前2000-1800年,最初吐火羅人便已經從黑海沿岸的發源地出發,向著四周的未知區域擴散。他們是最初使用戰車的民族,卻也因此在後來的數次技術大爆時已經顯得滯後。但在他人後來居上之前,吐火羅的先民地區已前進到了西域的塔里木盆地以北、河西走廊、河套地區和蒙古高原的西部。甚至有部分人可能從青海的山麓小道,進入巴蜀盆地和雲南高原。

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這些具備一定農業技術的遊牧部族,並不喜歡潮溼的森林地帶。相對乾旱的半山腰地形與彼此間隔的小塊草場,才是他們理想的聚集地。如果有需要,就會向其他地方派出商隊貿易,其中又以銅器資源最為要緊。得益於當時的世界氣候,比現在更為溼潤一些,很多後來被視為死地絕道的小地方,在文明的幼年期是最好的生活區域。而很多後來的魚米之鄉,在當時人眼裡就和今天的城裡人看到亞馬遜雨林無異。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崑崙山的名字 就源自上古的吐火羅語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吐火羅先民遭遇了沿著青海與甘肅山麓北上的漢藏系先民。雙方一定爆發過很多衝突,但也免不了相互幫助與融合。而他們兩家的後裔,則要在近2000年後才有一段被人傳為佳話的互動。

在此之前,吐火羅系與身邊的漢藏系部族一起,共同形成了後來的華夏系文明源頭。他們的孕育一個成果,甚至在文史記載相對較多的東周晚期,還以義渠人的名字浮現。而他們對於天山的稱呼,也至今被東亞地區的大部分人以“崑崙山”繼承。

斗轉星移,在中原史籍記錄大月氏人的時代,吐火羅系族群已經渡過了自己的一個輝煌期。公元前1300-1200年,新一波印歐人開始向外擴散。他們在西方成為了波斯帝國與古希臘城邦,在東方則沒有類似的印記。唯有在印度,以征服者姿態出現的雅利安人,成功的不滿印度河流域。考慮到曾經是吐火羅發源地的黑海-鹹海地區,已經是這些雅利安人的策源地,期間發生過什麼也就不用分析複述。總之,徹底分家的吐火羅系族群,已經和他們在歐洲中西部的凱爾特近親隔離。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斯巴達人的先民 也是騎著馬來到希臘的



新一波印歐人擴散,同時也帶來了技術的提升。斯巴達人的祖先,騎著馬抵達希臘半島南端。北方的斯基泰人也開始靠馬群遊走在烏克蘭大平原到東方的蒙古高原邊緣。在他們的影響下,幾乎所有的原生系文明都開始不同程度的接受馬匹與騎馬文化。200年內,中東各大帝國的軍隊裡都出現了騎兵。波斯人的祖先也因此被埃蘭人招募到今天的法爾斯山區駐屯,並又花了幾百年時間完成了去戰車化的重大軍事變革。至於本身就過著半農半牧生活的吐火羅人,也搖身一變成為了善於使用騎兵的大月氏人。他們一面被日益東擴的雅利安-伊朗族群擠壓,一面又面臨著一個新的對手出現。

後世的考古學家發現,最初源自烏克蘭大平原的騎馬文化,幾乎以飛快的速度在世界各地的非純農業區擴散。希臘人眼裡的斯基泰人,在中亞就是波斯帝國討厭的薩卡人和馬薩格泰人,在更東方則又化為了塞種人。他們的某系旁系,也會因為突出表現而被當做自成一體的人群記錄。在西方,這種情況催生了薩馬蒂亞-阿蘭人。在東方,這種情況催生了非常有名的烏孫人。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早期斯基泰騎馬文化在幾百年裡就傳遍了歐亞大陸北部



斯基泰騎馬文化的前鋒,甚至還向東抵達鄂爾多斯高原,並進一步靠近中原人眼裡的河套、代郡與燕雲。不僅先秦的北地諸侯們會被其影響,連原本默默無聞的東胡和匈奴,也在耳濡目染中深受薰陶。

包括大月氏系的吐火羅人,很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吃了一波福利。他們更早且更快的學會了斯基泰式的技術,甚至因此成為進一步傳播向隴西等東亞腹地的二道販子。

但他們在技術改變的同時,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原始印歐語言。這也讓他們成為了夾在中亞與東亞之間的一個特殊群體,並很快因此而遭受磨難。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分佈在黑海到蒙古高原西部的各類斯基泰-薩卡



月氏帝國的全面潰敗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西漢初年 大月氏人依然能同匈奴分庭抗禮



秦漢之際,已經被大大拓展東亞地區,出現了結果性的震盪。秦國的二世而亡,在開始與結束階段都引發了大規模的人口遷徙。相比已經被軍國主義榨乾的關中腹地,昔日隸屬燕趙的北部有更多具備遷徙能力的人群。一直在鄂爾多斯草原上韜光養晦的匈奴人,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大好時機。

由於後來綿延數代的漢匈戰爭,這段動盪年代的很多大事件被流傳至今。原本雄踞蒙古高原北部、西域和河西走廊的月氏人,在崛起的匈奴偷襲下崩潰。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是西遷,並擊敗了斯基泰文化族群的最東端代表--烏孫。這也為匈奴與烏孫人的聯合,創造了有利條件。雖然從人種和語言來看,吐火羅系與伊朗系的關係要更為親密。但在政治與軍事壓力的促使下,烏孫人還是很自然的與匈奴更為親近。這就好比是二戰前十年的美國,還在擔心的那個英日同盟一樣。同為斯基泰騎馬文化載體的烏孫-匈奴聯盟,也有充分的動機聯合起來。這一階段的歷史成果,便是聯軍對西遷大月氏人的二度暴擊。吐火羅系的霸權,被徹底擊潰。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烏孫與匈奴同屬於斯基泰文化群體 並且有著共同敵人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大月氏與匈奴的激烈互動,也向西影響了中亞東部的格局。如果秦漢的動盪一般,亞歷山大的馬其頓帝國東征,也對亞洲各地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文明洗牌。

入駐各地的希臘殖民者,由於和周遭的居民差異太大,而往往侷限於自己的城市。儘管影響深遠且潛移默化,但這種脆弱的結構還是經不起源源不斷的大風大浪。月氏人的兩次失敗,也造成了塞種人的紛紛南下。他們的騎兵摧毀了希臘人在巴克特里亞北部的一些城市,然後根據去最薄弱地區發展的原則,一路肆虐到印度西北部。所以,當大月氏的殘部最終抵達中亞,他們幾乎毫不費力的就接手了當地的所有希臘城市。

這是古老的吐火羅族群,第一次發生有史可考的分化遷徙。因為過去的舊強權崩潰,從不意味著治下子民的煙消雲散。近現代才會出現的人滾地留,在古代統治者眼裡是最可恥的浪費。所以,在部分月氏人隨著貴族們遠遁後,還有數目客觀的部族選擇留在原地。參考日後北匈奴王族的災難性西遷,你就知道這種整體性搬家的風險有多麼巨大。而漢朝的史料與俄羅斯考古學家的發現,也都證明了月氏人在匈奴治下的西部地區,佔據相當的比例。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出土匈奴織物上的人物 顯然不源自同一族群



同時,遠遁中亞的月氏人也並不集中於一起。他們首先是在巴特克里特北部建立自己的鬆散霸權,依靠分封貴族統治原有的希臘化省份。然後又分出部分人進入西北的河中地區與花剌子模。他們彼此並不互相隸屬,但對後來的歷史發展卻意義重大。

但至少在這個階段內,大月氏人是力量不足的。他們必須在新的環境下,努力適應原先的希臘-波斯-東伊朗混合文化。嘗試習慣如何治理更多的農業地區和多山環境,並和那些遠比自己文明水平更高的居民共處。在他們的周圍則是眾多族群遷徙後重新組合建立起來的聯合政權。無論是被自己掠過的大宛,還是在錫斯坦與西北印度出現的印度-斯基泰王國,都屬於斯基泰-塞種文化。西面還有一個日益強大起來的帕提亞帝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出色的騎兵部隊。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中亞的希臘人對於月氏人有著重要影響



所以,當漢史張騫邀請他們回河西故地去做天朝的藩屬時,已經學會欣賞希臘文化的月氏君主也就斷然拒絕。縱使本人他有此年頭,他麾下的五大諸侯也不太可能答應。這其中就有適應中亞生活最為迅速的貴霜候。

當然,在留在故地與遠走巴克特里亞的月氏人外,還有一些吐火羅系的移民容易被人忘記。這其中既有以西域城市龜茲為代表的綠洲小邦,也有向南躲入青海邊區的小月氏人。前者就如同那些皈依匈奴王權的月氏人一樣,是匈奴北方大帝國的一部分。後者則是不願意屈從匈奴而又來不及逃入中亞的倔強者。他們更願意同自己祖先最早產生聯繫的漢羌系部落為伍,並由此埋下了日後吐火羅族群再崛起的另一條暗線。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大月氏崩潰後 吐火系主要人口分為三大群體



貴霜帝國--吐火羅人的拜占庭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早期進入中亞的月氏人騎兵



公元1世紀後期,已經在巴克特里亞完成休養生息的月氏人,卻迎來了自己內部的“大叛徒”。適應環境最快的貴霜候,已經有了兼併和統領其他王侯領地的野心。但他的首要策略,就是向南方的帕提亞帝國分支求助。後者是當年被月氏人趕的西奔的塞種後裔。在被帕提亞大軍擊敗後,學者帕提亞武器技術,舉著終於帕提亞國王的旗號,又殺回了東方。這個家族中知名的成員,就是在卡萊戰役中擊敗羅馬軍團的名將--蘇萊納斯。

在印度-帕提亞王國的短暫鼎盛階段,貴霜候親自跑到對方所在的希臘化城市塔克西拉臣服。他麾下的軍隊則開始了去吐火羅-月氏化的改革。亦如蘇萊納斯的先祖,學習帕提亞人的經驗,將騎兵重組為具裝重騎與輕裝弓騎。貴霜候的軍隊,也因此和過去遠近交戰一體的月氏人,有了莫大區別。加上整合治下的巴克特里亞土著和希臘遺民資源,他毫不費力的兼併了那些還在墨守成規的同僚。月氏人或者說是吐火羅族群的復興,似乎已準備就緒。然而,嶄新的貴霜帝國,將在很大程度上變得不像過去的自己。如同希拉剋略皇帝開始的東羅馬帝國,不再是說拉丁語的舊羅馬。這種變異,也在稍後促成了貴霜帝國的崛起,並在最後主導了貴霜帝國的滅亡。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受到帕提亞人影響 月氏人的騎兵也發生了進化



很快,印度-帕提亞王國因為內部問題而陷入混亂。已經成為巴克特里亞共主的貴霜國王,開始揮軍南下。

那些原本就是依附於帕提亞勢力的塞種人、印度人和希臘人,都沒有理由拒絕更強大的新王保護。不願意接受的成員,也可以選擇回到帕提亞故土或南下其他勢力的地方謀生。這是民族大遷徙時代的常態,並讓幾乎所有勢力都可能同時擁有月氏、塞種、帕提亞、北印度或東方希臘的貴族。

對於貴霜帝國而言,更好的消息同時來自東西方兩頭。遠東的漢朝已經經歷了王莽亂政的浩劫,西面的帕提亞帝國正陷入親羅馬派與親伊朗派的持續內鬥。這就讓帝國的進一步擴張,有了一個時不我待的窗口期。貴霜軍隊開始沿著阿姆河北上,深入有同族遺民深入的索格狄亞那和塞種人稱王的大宛。稍後又揮軍東進,重新控制西域的部分綠洲城市。哪怕有前次面對班超時的馬失前蹄,也不妨礙他們與留在貿易路線兩旁的吐火羅城市們匯合。那些在西漢時就由吐火羅人建立的城市,也就成為了貴霜帝國控制絲綢之路貿易的東部前線。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鼎盛時期的貴霜帝國 幾乎重新聯合了大部分月氏人


鼎盛時期的帝國,疆域從南方的印度恆河流域開始,分別抵達北方的阿姆河流域、東方的吐魯番盆地。除了那些繼續生活在蒙古高原與河西走廊的吐火羅系後裔,貴霜帝國也算是完成了月氏人的王朝復興。然而,將帝國推向頂峰的迦膩色伽國王,卻又將首都從巴克特里亞遷到了南方的白沙瓦。他和他的後裔,越來越多的宣佈保護各種異域宗教。帝國的官方語言是希臘語和巴克特里亞語,服飾與生活狀態則向印度人靠攏。甚至還有越來越多的印度人,作為步兵被充實入帝國的軍隊。

是的,你沒有想錯。如果你熟悉歷史上的眾多帝王之術,就會明白迦膩色伽的用心良苦。他在昔日貴霜候開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了很好的管理帝國境內的各種封建領與大小城市,他將自己推向了權力體系的至高層面。他同時擁有希臘式的救世主稱號、波斯式的萬王之王稱號和東方的天子稱號。他的印度步兵,用貿易稅收的錢來僱傭,並駐紮在各貿易節點附近的城市與要塞裡。他麾下有眾多領主和小王,來源也遠不止傳統的吐火羅-月氏一家。他的首都白沙瓦,扼守著興都庫什山兩頭的開伯爾山口。他的大使可以遠航到波斯灣,用希臘語問候羅馬皇帝圖拉真......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貴霜君主們最後因去吐火羅化而被舊貴族拋棄



最終,迦膩色伽的後人被留在巴克特里亞本土的老月氏貴族們拋棄了。當掌握新一代騎兵技術的薩珊波斯王朝建立,貴霜帝國在中亞東部的霸權已經搖搖欲墜。

他們首先從河中、費爾干納、恆河流域與西域撤退,然後在波斯人的東征中被打的支離破碎。面對大量裝備鎖子甲與複合弓的新一代波斯重騎兵,原本應該成為貴霜騎兵主力的北方貴族們,紛紛轉投對手門下。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貴霜帝國中後期 印度兵的比例逐漸提高



波斯人也非常聰明的將貴霜帝國分為三大塊。自己的貴族控制著原本是塞種人居多的俾路支沿海,巴克特里亞則被拆分為地方權貴們的附屬小國。殘存的貴霜王權勢力,就成為了蝸居旁遮普五河流域的地方小國。

雖然月氏-吐火羅系的第二次崛起,就這樣在內外交困中毀滅。但他們距離自己的最後一輪高潮,並沒有等待太久。當初只是眾多遺民部落中最不起眼的那些部分,終於有了登上舞臺的機會。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貴霜王權最終在薩珊波斯打擊下崩潰



白匈奴--吐火羅人的最後瘋狂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月氏貴族在薩珊波斯治下 形成了一個新的鬆散王國



波斯人雖然打爛了古典盛世時期的中亞格局,卻對於重建新秩序沒有太多理解。他們任命了統一管理巴克特里亞各封建領的長官,並以印度-薩珊王國之名存在了一段時間。至於新任萬王之王的重心,則長期放在西方和羅馬。當他們需要不斷加強對分散領地的資源汲取,並嘗試更多幹涉地方事務時,吐火羅人發起了他們的最後一擊。

早在公元前2世紀時,部分吐火羅系的大月氏人便一路西遷到了中原史籍中的康居。那裡也是希臘和波斯人眼裡的索格狄亞那,後來隋唐人比較熟悉的粟特地區。儘管一直是文明的邊緣地帶,但混雜的大量斯基泰系遊牧部族,還是不斷吸收著來自伊朗-印度-希臘世界的文化成果。沙漠與草場之間的綠洲城市,逐步發展為絲綢之路上的核心區域。由於任何帝國都不會花大力氣來征服這裡,中立區的定位就而更利於市場繁榮與新勢力的崛起。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新的白匈奴開始在河中與阿富汗交界處醞釀



已經在當地繁衍數代的吐火羅族群,也和周圍斯基泰部族、城裡的伊朗系居民連成一片。那些特別善於經商的粟特人,已經通過草原和青海山麓,分別同三國時期打曹魏和蜀漢有過聯繫。他們在沿途可以遇到很多吐火羅族群的部落和國家。有些勢力正在進行著低調的野蠻生長。

蒙古高原上的權力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吐火羅人的再次大規模抱團。過去的匈奴強權,在南北分裂後又進一步割裂為更多小勢力。在他們選擇依附漢晉帝國南遷,或是繼續與同族對手廝殺時,新的鮮卑人開始大規模進入草原。這些源自東胡系的新勢力,在匈奴權威崩潰後吞併了大部分匈奴留下的部族。很多百年前的匈奴人,搖身一變為後來的鮮卑人。但在這層力量繼續向西傳導之前,那些留在七河流域等地的吐火羅遺民,形成了新的體系。而貴霜帝國餘下的巴克特里特月氏人,也抓住機遇起勢。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北方的鬥敗者 首先以紅匈奴的稱號南下



對此並不十分清楚的波斯人和末代貴霜王族,首先面對的是另一波南下的塞種人--紅匈奴。這些人顯然是白匈奴帝國崛起的產物,屬於河中等地的鬥敗者流亡團。他們成功的穿過離心離德的印度-薩珊國王轄區,消滅了躲在旁遮普的貴霜殘餘。波斯貴族和部分追隨者不遠屈從現實,向西撤退到錫斯坦等地,卻再也等不到東征復國的機會。追殺紅匈奴的吐火羅騎兵,很快就尾隨而至。他們最後將從阿富汗到今天北印度的全部領地佔據,併成功的河中與留在西域以北的烏孫臣服。最後,又與西域地區的吐火羅城市產生聯繫。

憤憤不平的薩珊波斯,一直稱白匈奴為野蠻人。雖然他們偶爾會招募一些邊境部落為自己打仗,卻更害怕後者威脅自己的東部邊界。陸上貿易路線的全部截斷,也逼著他們去印度進行過去不熟悉的海上競爭。那些長相白皙卻語言有些怪異的上層和治下能直接用波斯語交流的粟特人完全不同,是西方世界對於白匈奴帝國的第一印象。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最後的貴霜國王 在紅匈奴人打擊下覆亡



今天的學者發現,白匈奴的語言中包含了大量源自吐火羅語的殘餘。但因為自己已經在中亞世界生活太久,不免被當地佔統治優勢的東伊朗語同化。

同時,治下的眾多藩屬也經常說不同的語言。例如龜茲人還在說最接近古代正統的吐火羅語,而北方慢慢出現的突厥人口也給白匈奴語中增加了一些突厥詞彙。學者們甚至還在其書面語中發現了漢語與古希臘語的殘餘,顯示出這個強權的複雜結構。

也正是由於這種帶有組合性質的權力結構,註定了白匈奴的帝國在很多層面是比較脆弱的。他們在強勢時期可以擊敗波斯人的征討大軍,也可因為內部紛爭而造成分裂對峙。帝國的疆域也從不固定,唯有在巴克特里亞及周邊地區有著穩固的地盤。當波斯人決定聯合掌握更好冶鐵技藝的突厥人後,吐火羅人的迴光返照也就面臨終結。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白匈奴在自己的盛世 嚴重威脅這薩珊波斯邊境



經歷了公元5世紀的輝煌一刻,波斯-突厥聯軍在6世紀後期展開了對吐火羅人的聯合絞殺。大量的月氏遺民被突厥征服者接收,殘部躲入了巴克特里亞山區,繼續維持那些貴霜貴族們曾經控制的小塊封建領。期間,波斯與突厥人的反目成仇,為他們帶來了一絲轉機。突厥人在首次戰爭中被擊敗後,不得不暫時放棄對費爾干納地區的吐火羅人控制。任由他們又組織了一個勢力不大的地區王國。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依靠波斯與突厥的拉鋸 吐火羅人保住了一片天地



最後時刻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紅白兩家匈奴 都為薩珊波斯守過邊



到唐朝問鼎東亞的公元8世紀,所有的吐火羅系國家都已經成為了無足輕重的小角色。他們發現自己完全被四方的強權勢力包圍,隨時可能遭遇任何一方的責難。

唐朝在向西域擴張時,佔領了吐火羅人的老基地龜茲。這些佔領軍中有大量的突厥士兵,也預示著當地吐火羅人的命運結局。阿拉伯帝國在向東擊敗波斯時,巴克特里亞的吐火羅系小國,還嘗試保護波斯王子俾路斯。根據過往經驗,他們覺得自己可以通過抱團而在山區內繼續維持自己的一片天空。當吐蕃帝國和唐朝開始為爭奪通向西方的商路,而將戰場逐步移向了費爾干納與克什米爾,這些古老先民的後裔們是再也無法獨善其身。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末代波斯王子俾路斯就長期依靠吐火羅人抵抗阿拉伯



最後終結吐火羅系文化的還是突厥人。無論是阿拉伯人、吐蕃人還是唐朝軍隊,都不可能在中亞的腹地長期存在,依附他們或對抗他們的突厥騎兵就成為了幾乎所有城市要自保的選擇。

這個進程在代表傳統波斯利益的阿巴斯王朝興起後,又被大大的加速。當呼羅珊軍團不再能夠支撐起哈里發的武裝,一波又一波的突厥人便開始成為帝國軍隊的主力。在這些人也脫離巴格達的中央,阿富汗山地內的吐火羅城市,就是最好的聖戰對象。因而在公元10世紀時,原本在巴克特里亞等地堅持了千年的吐火羅-月氏族群,終於被不可避免的伊斯蘭-突厥化。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中亞與西域的吐火羅人最後全部拜倒在突厥腳下



遠在西域綠洲的吐火羅城市,也在回鶻人大舉南下後面臨突厥化的侵蝕。龜茲等地的佛教和藝術成果,依然在東亞流行了一陣子。然後隨著吐火羅文化的消亡而徹底隕落。那些從一開始就躲避在河西走廊邊緣的小月氏,則在強勢的吐蕃帝國治下被完全泯滅了原有特色。


至此,曾經綿延數千年的吐火羅人和他們的文化一起消失在後來的歷史當中。他們在各個時代留下的後裔與遠親,至今任然在亞洲各地地貢獻一定比例的紅髮基因。他們建立的一系列強權勢力,也成為研究者最頭疼的歷史科目。但不可否認,這個種群的確在中亞和東亞兩地的歷史上,扮演過至關重要的特殊角兒。(完)


中國古代的大月氏人 居然在中亞和北亞建立過兩個超級帝國!

天生就是紅鬍子的克什米爾牧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