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過程中,家長焦慮、學生選擇困難,應該如何解決這些難題?

吃貨小小站


新高考改革實行3+3科目組合,給了學生一定的科目選擇權,考試選擇權,以及課程選擇權。因此,要學會選擇和規劃。在選擇時,要注意四方面:

一是分析自己的個性和興趣。這對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學校和家庭並不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但分析自己的興趣,並在高中學習中發展自己的興趣,十分必要。

二是客觀評估實力,選擇適合自己實力的科目組合。在新高考中,高分段學生選物理、化學的比較多,低分段選歷史、政治的比較多,生物和地理各分段的學生相對比較均衡。這是因為選科關係到等級和分數高低,學生要考慮選科獲得的等級高低。

三是瞭解高考政策,尤其是大學專業招生選考科目要求。從2020年起,高校招生專業提出的選考科目要求更嚴格,約三分之一的專業(主要是理工科專業)提出必選一門物理要求,還有少數專業提出必選兩門、必選三門要求,這減少了選科博弈空間,要求同學根據自己今後報考專業選擇科目。

四是有長遠的學業發展規劃,要結合未來大學學業發展對課程學習的要求,選擇學科。不能只盯住高考升學而不考慮未來學業,把考大學作為終極目標。


熊丙奇看教育


我是高中教師,我建議:基於初中文理兼修,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文理知識或素養,初步能看出自已在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優勢劣勢,並能基本確定將來適合學習理科和文科。到了高中階段,有必要文理分科了,畢竟人的學習時間及精力有限,不可能也不必要各科平均用力去學。在高一,準備學理科的學生每週只開設1節或0.5節歷史、地理和政治,沒必要像現在開2、3節。準備學文科的學生,可每週開設1節或0.5節理化生課程,教材另專門針對文科生特別編寫,只須具備基本理化生知識和素養即可。高一第一個學期即可分科。高考理科考三天,分科考,語150分,數150分,外120分,物理150分,化學120分,生物100分。文科參照理科執行。學業水平文科生只考理化生,理科生只考史地政。理科物理不設選修,選修課改必修課,便於高校教學,生物化學參照執行。文科可參照理科執行。高校錄取可對總分,單科分進行最低分限制,比如農林醫等院校部分專業對生物化學設最低分數控制線等。


天晴了8


對學生來說,高考的競爭核心還是分數。因此,選考科目應該以孩子是否能取得更好成績為依據。從選課跟以後大學的專業關係來說,頂級大學的要求比較高,其他的本科院校專業對選課要求不嚴格,一般文理組合就足夠了


samwasi


應該在初高中階段有重點的分化,滲透,引導,實現逐步接軌。


促進民生


不成熟的改革別搞了,別毀了這代人,毀了國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