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工人自己買的養老保險,農民沒買白拿80元,農民應該知足了,你怎麼看?

用戶2587413695


有人說,工人是自己買的保險,農民的每月80塊錢是白拿,應該知足了,那就談談本人的看法:

是的不錯,如果是在上世紀人們應該知足。

改革開放前咱們先不說,就說上世紀80年代以後,國家對工業實行了市場經濟,這樣使得工人們開始交社保,交的多現在得的多,這些都不錯可工人交的錢,是給自己交的,可以說交了幾十年。

可是農民呢?農民實行的照樣是計劃經濟,照樣是每年交多少公糧農業稅?除了交給國家以後,有時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更別說花錢交社保了,農忙時幹農活,到了農閒時候,他們要為國家修水渠,修公路,鐵路等乾的都是義務。

到了2006年以後,隨著國家的不斷強大,和機械化程度提高,才取消了公糧,農業稅,再後來也取消了義務工,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相比之下,那些年代工人交的錢,是給自己買保險,農民交的公糧農業稅出義務工全是給國家的。

工人為自己交錢,現在得幾千塊錢退休金。

老農民呢?老農民為國家交糧交錢,出義務工,現在每月拿百十塊錢還說是白拿,請問這是白拿嗎?


阿里666父母999


如果有人說;工人自己買的保險,農民每月80元是白拿,該知足了!說這種話的連畜牲都不如,就拿現在50歲以上的來說吧!全國解放後,從集體到分田單幹責任制,剛剛解放的時候,中國是以農業為主,交通也不發達,農民都是用扁擔挑到十多里地的人民公社糧庫交公糧,除了留下每個人每年3百斤糧食,所有的稻穀全部送進公社糧庫!80年到82年分田到戶!就是每畝地3百斤送進鄉政府糧庫!鄉財政還要收每畝地一百來元的農業付加費!農民為祖國作出的貢獻還少嗎?特別就是五十歲以上的農民,從十來歲開始,一邊讀書一邊為集體勞動!六十歲的農只拿80元多嗎?如果六十歲以上的工人的工資拿一千二百元!我認為六十歲以上的農民拿二千四百元不算多!合情合理!雖然我也是工人!我農村出身,瞭解農村的農民,那時農民為國家作出的貢獻遠遠大於工人!自己捨不得吃,先要滿足國家的公糧!說那些不是人話的人還是人嗎?


天地人和161609558


這個題目說的太對,一些農民,無視國家的法律政策,有意繞開國家的社保制度,蓄意製造混亂,攪亂社會視聽,不繳養老保險,天天向國家索要養老金,想用別人繳保的錢,拿來為自己養老,這就是一些農民,即自私又貪婪的典型表現,老農的80元補貼雖然不多,難道不是納稅人給你支付的嗎?拿了納稅人的錢,一句好話不說,反而成了不滿的話柄,到底是誰沒有良心?80元雖不多也是國家給老農的優惠,城市裡沒有能力交保的老人,他們連這80元也沒有。如果農民覺的80元太少,這也只能說,老農早年沒交保,如果早年選擇交保,今天也不會就這80元。現在農業稅取消了,農民拿著補貼在種糧,哪個時代,農民有過這種待遇,一些農民對國家給的好處,即不知足又不感恩,得寸進尺貪婪無度,沒有聽到農民說國家一個好字,反而對國家全是不滿,究竟誰是白眼狼?

農民所謂的交公糧,就是向國家交統購糧,實際農民就是在向國家賣糧,拿了賣糧款,已經賣了一次的糧食,還有資格天天掛在嘴上,天天拿出來說事嗎?拿了錢的糧食,也能說是交糧嗎?


用戶598969589789


農民當年交的農業稅,公積金,公益金,鄉村幹部工資,民辦教師的工資,修公路等都農民身上扣錢,當年交的這些費用不少吧?有些瞎評論老農民的人,試問你瞭解當年老農民交的這些費用嗎?每年必須得交,有誰理解和了解老農民的過去,難道這些都換不來養老金嗎?現在的政策傾斜不正視老農民的過去,什麼交公糧,出義務工,修公路都是老農民應該乾的嗎?中國沒有農民就沒有今天的發展,凡是欺視老農民的人,想想看,沒有農民的貢獻絕對沒有中國的今天。忘了農民就是忘本。餓死你們這些狼心狗肺的!


李恆山84742208


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六0後快六十的人了,當初二三十歲時確實交過公糧,記得交公糧是按田畝算的,記得每畝水田每年應交85斤稻穀,摺合當時市場價十二三塊錢(市場價十五元每百斤),別省別縣交多少我不知道,反正我們這裡是這樣的。一直交到九十年代,九幾年我不清楚然後就沒有交了,沒交公糧後,政府每年毎畝水田補助二百二十一塊錢,說是種子,化肥䃼助,當時高興死啦,不交公糧,政府還發錢!一直領到現在,可現在好多田都長草沒人種了,有的甚至建房子了,可補助繼續領,這個政府應該重視。所以網上經常說交了公糧要國家發五百到一千的退休金,我從來不說,我有自知之明。如果能發五百到一千那肯情好。


手機用戶20881890930


工人表面上交了保險,只佔了工資的極少一部分,可是農民在九十年代以前繳的公糧,佔了生產力的極大的部分,就拿九幾年來說,農民一畝地小麥產量在800斤左右,當時的小麥價格是三毛一下,就打最高三毛一斤,一畝地產量按當時的產值是240元,可當時提留每人可達180元,佔去了收入一半還要多,這還不加上人工和成本,看看當時農民的付出是多麼的巨大,另外農閒時還要義務挖溝修渠,修路鋪橋。這些都是農民實實在在的付出,說農民沒有工作,就沒有繳保險,只是形式的不同,但是農民的付出不比哪個行業少,可是農民的福利和哪個行業都無法相比,現在每月拿個幾十塊,也只是象徵的表示,比起城市低保相差太遠,農民的苦不是農民無法體會的。


阜南麗比特照明


完全正確!

沒有什麼不合理,現給你一個數據。農村交公糧在50.60年代只佔農業的總值百分之十一,70年以後只佔農業的總值百分之4以下,包含以後交農業稅。從1949.....2005年摺合人民幣3700億,而政府投入支農卻付出2.3萬億,整整多出1.6萬億,這都是城市創造的稅收。你還覺得農業功勞大嗎?

修公路,修水庫,基本都是為農民而建。除了應該交的公糧 ,其他收的糧食也好,出勞力也吧罷,都有公分的,都給錢的,不然農民日常花費哪來得。再說法規是不能追述溯以前的。既然已規定農民可以交社保日起。就沒有理由不交。既然不同城市強制要交。那麼自願就看你需不需退休金。城市中不交社保的同樣沒有退休金。更何況現在農民也不交農業稅了。還有政府各種補貼。包括對老年農民的福利補貼。包含農民交社保的補貼。這都是城市納稅人的錢。城市人倒沒說什麼。

而伸手黨總是給自己塗脂抹粉,把自己打扮得像救世主,全世界都欠他的。再說就算農民交公糧,修水庫修公路有功,不等於所有農民有這分功勞。請問修水庫、修路難道全體農民都參加嗎?請問沒有參加的如何算?漁民怎麼算?林業怎麼算?牧民怎麼算?再說至少目前農民都不交農業稅了。還有什麼理由不自己交。那麼多貧窮農村的農民都進城市打工。掙一個月的工資抵農民一年收入(這都是貧窮農民自己說的)。有什麼理由不為自己交社保。就算目前70歲的農民。按國家的規定繳費年。也足夠交滿15年。(還能有資格補交)。城市大多是不能補交的。

社保是眾籌的。不管是誰。只要想要退休金。就必須交社保。誰都改變不了。

不交可能。只有到60歲以後享受農民的福利。

每位60歲農民都有幾十元的福利。二種是不同的事。福利是符合條件的,不管窮富人人都有。社保是要交費才能享受。

不要再胡攪蠻纏,你就是說破天也改變不了。

福利是根據國家經濟能力。再分配。要向前看。而不是向錢看。隨著國家富強。農村老年人的福利會更多。自強自立。才能得到人們的珍重。伸手黨想白要是不可能的。


潘發明3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是農民的兒子,在這裡我要大聲說,說工人自己交養老金,農民白拿80元養老金的人,真是不瞭解實際情況,信口瞎說的。

新中國成之後,一窮二白,急需發展工業,當時國家沒錢,:怎麼辦?走的是以農養工的道路,農民無償地把部分地交給國家,每天起早貪黑,流血流汗,修水利,建新田,打下的糧食,當時流行這樣一句話:‘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然後才是自己的’。趕著驢車,到糧站交糧,。為新中國的工業建設做出極大貢獻。

當時在生產隊,有這樣種現象。當上級到村裡抽人當工人或幹其地一些不用種地的I工作時,往往放走的是一些較懶的人,而勤快的壯勞力卻留了下來。

現在原來的幹部工人有社保,就連當過幾年的民辦教師、赤腳醫生、村獸醫、鄉廣播員等,都領上了每月幾百元的補貼。只有農民60歲後領80元,人們還說三道四,真是沒良心,甚至可以說是缺德。請問,往前三輩,哪個人的祖輩不是農民呢。


春日之虎


我就問城裡的工人,你當年為什麼不回到農村去幹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活!而是削尖腦袋往城裡跑!你們城裡人知道那些年農民伯伯還要每年把家裡最好的糧食作為公糧交到政府養你們城裡人?!到現在你們城裡人看到農村老人每月領80元補貼你們還覺得不應該?眼紅?請問你們城裡人怎麼會這麼自私狹隘!我都覺得政府每月80元補貼太少了,應該要800元以上才好。


衡陽的妹子


咱八八年退伍後安置到六安市區小企業,隨後又下崗失業,跌跌撞撞走到現在,還房貸,子女上學,生病吃藥,吃喝拉撒,還得全額繳納社保,國家曾經幾時有過一點點眷顧。農民工兄弟們,知足吧,你們活的比城市下崗工人強百倍。[流淚][流淚][流淚]

照片上的老兵是我的班長,也是位共和國衛士,八九年首都戒嚴時光榮犧牲,現長眠八寶山。知足常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