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戰爭的根源是什麼?是階級鬥爭還是爭權奪利呢?

水月長安



當然,絕大多數動物都有以暴力方式與同類進行衝突的習慣,無論是為了有限的食物,領地或者交配,包括大叫,示威,追趕,格鬥只是暴力的最高階段。人類學家與生物學家開始系統觀察我們的近親,大型靈長類動物,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生物學家珍妮.古道爾,她在坦桑尼亞貢比國家公園長期觀察一個名為“卡塞克拉”的黑猩猩種群,大約有50頭。在觀察中,珍妮和其他同事發現,黑猩猩種群之間會因為領地和食物而爆發激烈的暴力衝突,哪怕雙方在沒有威脅到對方的生命安全時,也會毫不猶豫。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卡塞克拉種群的黑猩猩對附近卡馬拉種群的黑猩猩進行了持續的暴力襲擊,多達十頭屬於卡馬拉種群的成年雄性黑猩猩都死於卡塞克拉種群雄性的襲擊和毆打,到了1977年,卡馬拉種群已經宣佈徹底消亡。


同樣,日本動物學家西田康成也在坦桑尼亞對黑猩猩種群進行過長期觀察,兩個種群K和M因為雙方領地交界處珍貴的水果資源進行了長時間的爭奪,這種暴力衝突不僅是一些偶然遭遇事件的結果,而是精心謀劃好的。西田康成觀察到,每當M種群的雄性們聚集在一起“聚會”後,屬於K種群的雄性黑猩猩就會有1個或者幾個成員“失蹤”然後他們的屍體稍後就會在雙方領地的邊界處被發現,似乎這是一種由M種群雄性精心醞釀,發起並協作完成的謀殺與襲擊行動。

對於闖入領地的陌生同類進行攻擊,不僅要驅逐對方,更要殺死對方,彷彿是靈長類動物的本能,在整個70年代,大約有50%從人工飼養環境被放生到野外自然保護區的猩猩被同類殺死。

在靈長類動物襲擊同類的模式方面,生物學家們發現,如果同一群落的幾個雄性在領地邊緣或者自己的領地內發現了一名落單的其他群落的雄性,那麼致命的搏鬥就會大概率發生,但如果是一頭雄性發現了另一頭,或者幾頭雄性同時發現了另一個群落的幾頭雄性,那麼暴力衝突的可能性就會大大下降,衝突和搏鬥也會降低成儀式性的,雙方會做出動作示威,叫喊,發生打鬥的情況不是很多,然後數量和體力佔據劣勢的一方就會撤退。

一些研究者提出假說,靈長類動物會在氣候惡劣,食物資源短缺的情況下與鄰近的種群發起衝突,但遺憾的是現實觀測結果不支持這個觀點,無論食物豐富還是短缺的季節,衝突的頻率幾乎一樣多。有一種悲觀的觀點認為,在靈長類動物的基因裡,擁有一種潛在本能,即削弱競爭種群就等於增加自身DNA延續的幾率,只要風險足夠低,靈長類動物就會對不屬於自己種群的同類進行殺戮,在殺戮中,雄性的死亡率大大高於雌性,研究者也經常發現黑猩猩不僅殺死對方種群中的成年雄性,也會殺死對方種群中的雄性幼崽。另外,如果兩個種群的領地比鄰,那麼在雄性數量佔優的種群這邊,經常會發生一種尋求“擦槍走火”的行動模式,他們會花費長時間,幾個小時,在領地交接地帶進行“巡邏”,只求發現落單的對方雄性個體,並尋求“開戰”,表面上看這種耗費體力,又不以食物收集為目的的行為非常浪費,但這種所謂的“掠食性進攻策略”已經非常類似於人類進入狩獵/聚居時代志之後的武裝衝突策略,比如珍妮.古道爾觀察到了卡塞克拉種群對於卡馬拉種群曠日已久的襲擊,最終使得卡馬拉種群既缺乏成年雄性來保護自己的種群,並實施交配行為製造下一代,也缺乏足夠的幼年雄性,從而最終走向衰亡,對於勝利者來說,這種勝利,意味著領地的擴大,意味著食物總量的增加,以及種群中的雌性可以更頻繁,穩定地懷孕,製造出更多的下一代,而這種行為本身,也會刺激到靈長類動物大腦中某個獨特的區域,產生某種神經獎勵機制

迄今為止,在安達曼群島等地的原始人類部落中,類似的暴力行為模式依舊存在,這可以算是人類戰爭模式起源的“活化石”,通過“奇襲”殺死鄰近部落中的少數成員,然後迅速撤退,這個模式與黑猩猩幾乎如出一轍。當然,人類的行動更為複雜,因為牽涉到武器,策略和更大規模細緻的協作,在襲擊後,襲擊者要更謹慎地提防被襲擊者一方組織的報復行動。所以,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戰爭就根植在人類的天性之中,在未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也沒有辦法完全消除它的威脅,因為所有戰爭的本質,就是我們與自己天性的鬥爭。


晴天有時下豬


什麼叫人民?這是政治概念!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到一起的無數群眾,叫人民!比如工人階級,貧下中農,革命知識分子,為了推翻人剝削人的吃人階級從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來組成一支隊伍,這叫人民軍隊!!!紅軍,就是典型!!!……


用戶5828747596


人類戰爭的根源,就是階級鬥爭!一個被剝削的階級與腐朽的剝削階級的鬥爭,每個朝代的更疊都是有於剝削階級的橫徵暴劣,使被剝削階級已經到了無法生存的空間,就起來反抗,換了朝代。可每次更疊,又產生了新一代的剝削階級,這樣往復著產生了人類不停的戰爭。

偉人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帶領著貧下中農,工人,知識分子受壓迫受剝削的人民起來鬧革命,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推翻了幾千年剝削階級統治的歷史,建立了一個唯一沒有剝削的國家。從此人民一步一步從一窮二白走向了繁榮。


冰路化工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人類戰爭的根源是利益的爭奪。而不是什麼階級鬥爭。

再看第二個問題,是關於階級鬥爭的問題。首先,要分析社會上究竟有沒有階級鬥爭。所謂的階級鬥爭是指階級與階級之間的鬥爭。它的前提是階級的劃分。而階級的劃分是以什麼為標準呢?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標準。土改時期是按財富分的,所以產生了地主,富農,貧下中農等階級成分。那時把地主,富農劃為剝削階級,貧下中農劃分為被剝削階級。文化大革命時期是按思想劃分的。把人大體劃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大部分(儘管那時的產業基本平等)。無產階級是革命階級,資產階級是被專政的對象。而階級鬥爭就在這兩種不同的階級中產生。問題是,那時所有在這一個階級裡的人和另一個階級裡的人都是敵對、鬥爭關係。一旦你被劃入了另冊,你就成了賤民,在社會上永遠受歧視。這顯然是極端不公平的,是社會歧視的一大惡瘤。

事實上,社會上根本不存在階級,階為臺階,級為層級,過去所說的階級實際是指差別不同的階層。比如工人與農民,作業層與管理層,知識分子與文盲等,自從有人類社會以來,階層就有的。但是,有階層就不一定有階層鬥爭,各個階層之間的關係是由是否有利益衝突來決定是否有鬥爭的。沒有利益衝突,各幹各的,互不干涉。有了衝突,就具體衝突發生鬥爭。例如現在的農民工欠薪發生了就會無與廠主發生衝突,如不欠薪各幹各的。你不能說農民工是被壓迫階級,廠主是壓迫階級,他們之間一定是鬥爭關係。

過去的階級鬥爭思維實際上成了製造矛盾,煽動仇恨的工具,每逢運動,階級敵人就要被揪出來批鬥一番,且一家幾代不能翻身。

馬克思曾說過:‘人類的一切歷史都是階級鬥爭史’。這話對嗎?我們看看中國歷史。在中國歷史上,真正發生農民起義的不過十幾次,但更多的是宮廷政變。宮廷政變是階級鬥爭嗎?如果是,那是什麼階級與什麼階級的鬥爭?太平天國是最大的農民運動,可到天京之後,互相殘殺,直至滅亡,這是階級鬥爭嗎?如果是,是什麼階級與什麼階級的鬥爭?這些歷史都是階級鬥爭史嗎?所以說馬克思的這句話是錯的。是教條化了。

結論,人類間的一切鬥爭都是具體利益的鬥爭。不是階級鬥爭。如果有人非要堅持階級鬥爭說,那麼請你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你自己現在是屬於什麼階級?你的敵對階級是哪個階級?

2、在你的單位(或周圍)和你屬於同一個階級的有多少人?你的敵對階級有多少人?

3、這兩個階級裡的人是不是都是鬥爭關係?

只要你能圓滿回答了這3個問題,就可以證明你說的是對的。否則,如果你連自己屬於什麼階級都不知道,還有何資格談階級鬥爭?

社會在發展,在前進。治理社會的根本在於法治和徳治,在於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不能再以階級鬥爭為綱。所以必須否定階級鬥爭說。

需要強調的是,階層是自然形成的,階級是人為劃分的。階層絕對不是階級,有階層但沒有階層鬥爭。劃分了階級,就一定會產生階級鬥爭,因為階級鬥爭是人為製造的。


手機用戶17844983803


太平天國的洪秀全,在他沒有造反時,他是什麼階級?攻下南京後當上天王之後,過上荒誕無恥的生活後,那時他是什麼階級。請問現在社會活動家們,對於洪秀全的一生應該訂為什麼階級?社會跟本就沒有什麼階級之分。只有財富與知識之分,窮人與富人,勞心者與勞力者之分,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窮人也會變成富人,富人也可能變成窮人,勞力者通過努力學習,也可轉變與勞心者。


多多外公6


要和平才好

😀😀

我要是生在戰爭年代,絕不當兵殺人,萬一被抓去,就當一個炊事兵,吃得肥肥胖胖。

😀😀

反正,我極討厭戰爭,你今生殺了別人,來生別人就得殺你,因果不假,何苦呢?



用戶創維


為了爭奪資源與利益,人類戰爭的惡魔,瘋狂成長膨脹。戰爭有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之分。為了生存權、為了民族獨立而戰的戰爭都是正義戰爭;為了掠奪財富,奴役、壓迫、剝削、榨取別人血汗利益的戰爭,都是非正義戰爭。

消滅了人類的私心貪慾,人類社會就會走向大同。到那時,才會永別了——殘酷的戰爭!!!


分貝民


人類戰爭的根源是什麼?題主說了是階級鬥爭,那就扯遠了,說權力之爭,倒有些意思。題主說的階級鬥爭,階級的存在一般是在和平的條件下產生的,只有階級與階級之間的矛盾,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可誘發戰爭。

自古以來,在人類社會里,戰爭一直伴隨著人類,想躲都躲不開,想甩也甩不掉,並且每一次戰爭都要生靈塗炭,人類的生命被無情的戰爭所剝奪,旦怨聲載道,咒罵著可惡的戰爭。

但是,戰爭的根源是什麼呢?

戰爭的根源是多元化的,既有利益之爭,也有反利之爭,既有正義的戰爭,也有非正義的戰爭,而戰爭的誘因卻是利益之爭,與慾望之爭。

人類的戰爭,我們可以追溯到人類出現的那一天,也就是人們還居住在洞穴的時候,為了爭奪有限的食物和領地,而互相廝殺,一開始是洞主與洞主之間的對決,後來演變成群毆的現象,他們用拳腳交戰,血腥的廝殺,終有敗的一方。


這樣的爭奪戰,一直伴隨著人類,隨著社會的進步,所使用的工具也是不同的,從一開始的棍棒上升到石器時代石刀石斧石塊兒,再後來銅器鐵器製成的長矛大刀。

到了近代,隨著科技的發展,所使用的殺人工具就不是不塊兒和長矛大刀了,而是一轟就是一片的大炮,一打就是一排的長槍,這還不夠,到了現在除了預備的滅絕人類的核武器外,還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是應有盡有,就是為了利益的爭奪。

可惡的戰爭,從一開始為爭奪食物,為爭奪領地的小打小鬧,上升到唯我自尊,征服所有的人,為我服務,再後來又上升到了,讓大多數的人為某個集團服務,這就是為了慾望所進行的戰爭。

自古以來,古今中外,這樣的戰爭數不勝數。


到了近代,食物已經不是主要的種種目標,而主要爭奪的目標卻是賴以生存的土地,和政府其它民族為自己服務,對此人類出現了兩次全球性的戰爭,爭奪與反證多征服與反征服,演繹了無窮的殺戮,讓人類出現了屍成山血成河的慘狀。

現在的戰爭,雖未形成全球的規模,雖不是為了食物和領地的爭奪,卻是為了能源的爭奪。

但願人類理智平和,用理智和平和對待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分歧,與利益的分配。

消滅戰爭,和平屬於人類。


趙志軍001


看了評論後,才想說幾句。階級鬥爭的本質,就是爭權奪利,這並不奇怪。因為,人類生於世,都在爭取權利,因而得到作為人的尊嚴。需要弄清楚的是,階級鬥爭,是一個階級層面和另一個階級層面為爭取權利的鬥爭,是一種廣義的利益爭鬥,而不是評論中所理解的狹義的個人利益。也就是說,個人間,或小團體間的爭鬥,不能稱為階級,僅僅是私人恩怨的交結。所以,不要偏解階級鬥爭的意義,在很多特定的情況下,階級鬥爭是推動社會進步的能量構成。還應該提示一下,當前的社會中,不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他們總以為別人跟自己都一樣,甚至大言不慚地叫噐,人都是自私的。殊不知,沒有無私之人,今天還有人類嗎?也就是說,如果任由人憑力爭利,世界還能有公平嗎?如此簡單的問題,有人竟然置若罔聞,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極大的危害。


辣眼刺鼻


人類戰爭的主要根源是利益之爭。

從古至今,每一次的戰爭都是各個階層人們,為了獲取自己的利益而發生的,中國古代歷史是農民不滿封建地主階級的剝削壓迫,揭竿而起,為實現自己的利益目標而起義。

一次世界大戰和二次世界大戰,都是各國為了本國的利益而爆發起來,二戰德國和日本是為了本國的利益,侵略他國,掠奪他國資源,財產。為了自己的利益,殘酷的殺害佔領國公民,製造一起起慘無人道的慘案!

以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及無數先烈以鮮血和生命代價換來的新中國的建立。因為他們追求的是消滅私有制,追求公有制。爭取人人有飯吃,農民有自己的田地耕種,實現人人平等的社會。追求的是廣大的人民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