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孩子上幾年級,作業都寫到幾點?

一書館


我女兒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作業問題我一直沒怎麼操過心。一年級時作業很少,基本上在課堂上就完成了。二年級時開始每天有作業,週末還有家庭作業,比平時要多一點。我要求女兒放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當然,有時候孩子渴了餓了,喝點水、吃點東西再寫也是可以的。這樣,從放學回家到寫完作業,基本都能控制在40分鐘到一個小時之內(學校離我家步行不超過10分鐘),而且能夠獨立完成。

由於我們這裡實行的是“五四”學制,從三年級開始,題目難度有所加大,女兒做作業有時候需要我在一旁指導才能完成。即便如此,由於已經養成了按時做作業的習慣,基本上都能在晚飯前做完作業,用時大約四五十分鐘(單純做作業的時間,不含放學回家路途時間)。晚飯後,我會針對女兒做作業時發現的疑難題目再強化講解,或者出一兩道類似的題目進行訓練。


總而言之,由於前期習慣養成較好,作業沒有給女兒帶來多麼大的額外負擔。“做完作業再幹其他事”已經成為女兒的自覺行動。

能夠做到這些,我認為與我和妻子長期堅持以下幾點有關:

一、給壓力更給動力。所謂“壓力”就是必須做完作業才能幹其他事,所謂“動力”就是女兒在做作業時無論遇到任何問題,我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幫助她(多虧我時間自由),所以女兒自始至終都不認為做作業是件多麼困難的事。

二、給約束也給自由。放學後做作業,晚飯後讀書,這是我給女兒規定的硬性要求,每天必做。做完這些女兒才可以提自己的要求,只要不過分我一般會滿足,讓孩子慢慢學會了規劃。

三、規則面前一視同仁。大約女兒上二年級時,我發現她迷上了看電視,作業做完就坐在電視機前一動不動。我和妻子商量後定下 規矩,週一到週五全家人都不許看電視,徹底斷了女兒的念想。

我覺得女兒基本上養成了比較好的學習習慣,但新的問題又暴露出來了,那就是女兒有點迷戀手機,手機遊戲無師自通,還特別愛上班級的QQ群,沒事老喜歡翻我的微信朋友圈,有點“八卦”。看來接下來要整治這個問題了。其實教育孩子就是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歡迎大家多交流多分享,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


半樹清風


提到孩子寫作業真的有點頭疼,我的孩子現在讀四年級,他每次寫作業總是喜歡拖,每次都要有人看著才好,一點作業都要寫到晚上十點半左右,為了這件事我真的費盡心思,但是效果不大


就在前幾天老師還給我打電話,老師說孩子在學校做作業總是拖拉,語文有的字都會看上幾遍才會動筆,數學也是這樣很簡單的題總是要算過來算過去,到最後還是有很多錯題,英語還馬馬虎虎,能說的過去……
有時候對孩子學習態度這方面真的想讓他有所改變,可又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就這樣每晚都要很晚,看著他可憐的樣子,作為家長心裡面不心疼那是不現實!可咋辦呢?


寒風中的承諾


小學的時候,在學校寫作業,寫完了跟同學一起回家,一般五,六點左右就回家了

上初中就住校了,有晚自習的,就是寫完作業了,也得等晚自習完事才能回寢室,記得是九點半左右

上高中,高一高二住校,也是晚自習,也差不多十點吧!

到高三上半學期的時候,陪讀,放學就回家,回家還會跟媽媽跳廣場舞,然後才寫作業,十一點前睡覺

高三下半學期,學校就集中晚自習了,不住校也上晚自習,就又是十點左右回家了,然後也不一定,有時候回家收拾收拾就睡了,有時候能寫寫

一直以來,我都提倡自主學習,學習,從來不是熬出來的

就是寫作業到很晚,又怎樣?學到很晚依然學習不好的大有人在,大部分不還是因為基礎不熟練才慢的嘛!

當然也有學到很晚,是想多學學,基礎已經很牢固的尖子生,那我就覺得挺沒必要,當然,多練練也沒壞處

只是孩子最好還是十一點前能睡覺,就是高三學到十二點也就行了,高考前還講究休息好,學校還建議早點睡呢!


鴻媽說育兒


總之,對現階段孩子寫作業的情況我還是很滿意的,不知道隨著年級的提升,知識難度的加大會不會寫作業的時間會增加。


苿莉清雅


我家姑娘高一,1-3年級9點睡覺!4-6年級10點睡覺!初中11點左右睡覺!高中12點左右睡覺!估計上了大學沒人管了,就1點左右睡覺了!要想成為精英就得有所付出啊!不要單純地以為國外的學生輕鬆,要想成績一般,在哪都一樣!要想出類拔萃,國外比咱們要難很多,而且更加昂貴喲!


學會說不的貓


孩子上二年級,不寫作業的時候覺得孩子天真爛漫,各種萌噠噠的問題增添不少樂趣,到了寫作業時候感覺自己生了個炸彈,隨時把自己引爆。一個小時的作業叫爸爸媽媽上百遍,一會喝個水,一會上個廁所,一會削個鉛筆,從沒認認真真坐在位置上一氣呵成的寫完。


benben892


我家大寶上四年級,每天放學回來第一件事不是先寫作業。她喜歡上了一種手工製作——史萊姆的製作,自從接觸史萊姆後有空就搗鼓。一樣,每天下午回來會先玩會,買各種做史萊姆的材料,她自己的小桌天天擺得滿滿的。吃完飯後才開始寫作業,少的時候一個來小時,作業多了就多寫會,寫的晚了有時候到十點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