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到南方上大學,會有什麼有趣的體驗?

用戶5547789917


北方人到南方上大學?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最對味了~

本人土生土長的甘肅人,屬於西北地區吧,不過老家靠近四川那邊一些。

考大學的時候,希望走遠一點,自由一些(當然,沒幾天就後悔了),然後考上了離家1700+公里的南昌。

先說說初入南方的見聞。

答主9.9日開學,9.7日便到了南昌報道,初入南方,第一個體驗就是熱化了,從未體驗過這麼熱的。

本來在火車上開著空調,又看到外面下著淅瀝瀝的小雨,以為會很冷,便穿上了外套,結果一下火車。

一股熱浪!一股溼乎乎的熱浪撲面而來!瞬間矇蔽!

然後因為給一個自稱聾啞人的人捐錢(20塊),從而錯過校車,只能打車去學校,聽到出租車師傅操著蹩腳的普通話說“遙服(湖),遙服(湖)去不咯,七十塊七十塊!最後經過討價還價,以50塊上車去學校(最後才知道,其實只需要40塊左右啊!)”

在學校報道,辦理入校,找宿舍,收拾宿舍,亂七八糟弄完就晚上了,整整一天,全身溼透了,好像在水裡面泡過一樣,臉上不斷有水(汗)流下來,一直在洗臉啊有沒有!

這種熱,真的是答主老家最熱的時候都無法比擬的。

還發現一點,答主1.75,本來在老家高中上學差不多是坐班級第四排第五排的(班上按照身高排座),但是進大學後,走了一圈發現好多人都跟我差不多或者沒我高,激動啊~

除了熱,第二個點就是蟑螂了,說實話,不是矯情,答主真的是第一次見到活的蟑螂!

以前都是在電視劇上看過蟑螂(星爺的電影),第一次見就看到一個,不知道怎麼說,反正很大的蟑螂啊!

當時就懵逼了!

我們宿舍四個人,一個青海,一個山西,還有一個我(甘肅),另外一個海南的。

每次看到蟑螂,都是大呼小叫的叫海南人過來打蟑螂。

說實話,老家只見過蜘蛛蜈蚣,還沒見過蟑螂,但是卻很怕,尤其是會飛的那種!

第三點是吃的,其實怎麼說,南昌這邊的吃的倒是沒有許多人北方人所說的南方食物那麼“可怕”。

我反而覺得還是比較對味的,甚至還有一些好吃。

但是從小在北方長大的糙漢子,在南昌之後只見到早點是米粉啊,瓦罐湯啊,就連包子都是厚厚的皮包著一點點肉,有些皮薄的包子更是裡面有湯汁。

吃不慣啊吃不慣。

答主自小吃的早點就是一碗米皮或者擀麵皮,或者一碗鹹田漿(也叫豆漿吧,裡面大都說米做的,放一點碎黃豆)配一根油條,很好吃啊!

來到南方後,答主看到的牛肉麵是這樣的招牌:西北牛肉拉麵,西北正宗牛肉拉麵,蘭州牛肉拉麵……

然而答主生活的地方,牛肉麵的招牌卻是:馬師傅牛肉麵,張師傅牛肉麵,X師傅牛肉麵。

除了有些個別的不習慣之外,其他還好啦。

還有一點就是,宿舍幾個人連同隔壁宿舍(隔壁宿舍都是浙江啊,江西啊,反正都是南方人),一起出去買晚上在宿舍偷偷吃火鍋的材料。

等我們進菜市場了,答主才知道,原來買蒜可以只買一小瓣???原來買土豆可以只買兩三個???

原來蔥姜這些東西可以讓老闆送???

答主家裡都是一次性買比較多的菜,後面三四天不用買菜有沒有(當然沒有網上說的,一次性土豆買一卡車那麼恐怖,但是過年前答主有配老媽買一整袋大麻袋土豆的經歷)

其實總的來說,北方有北方的好,南方也有南方的好,值得一提南昌的瓦罐湯還是很好喝的,有些小吃街和夜市的小吃也不錯。

畢業一年,倒是很懷念當時寢室的生活,哪怕當時我們都在口裡罵著這是個破地方,想回去,可是真的回去了,卻又希望時光倒流……


電競圈那些事


我是北方人,20年前來南方讀書。於是....

1、居然有人一次只買2個蘋果!

2、春筍是什麼玩藝兒,竹子能吃麼,居然還辣!麼!貴!

3、豆腦是甜的.....?

4、豆漿是鹹的.....?

5、湯麵裡面有醬油?

6、包子皮是甜的.....

7、粽子裡面放肉放醬油放蛋黃真的能吃麼……

8、月餅裡面是豬肉!

9、ta們冬天沒有暖氣居然也活下來了……

10、裝米飯的碗....確定不是茶杯麼……

11、冬瓜居然切開賣!

12、原來這裡什麼東西都可以切開賣!

13、這裡的大媽一天買2次菜......

14、ta們的方言比日語還難懂.....

15、服務態度真好……

就先這樣吧……


齊齊說故事


我侄子從瀋陽去廈門上大學,堪比出國。孩子在那邊吃不慣,物價也貴。北方學生一個月生活費1500元就夠了,那邊2500元還得省著花。大學裡的宿舍管理員阿姨見侄子又高又大(1.86米)問是不是東北人都這麼高,從來也沒聽說過瀋陽這個城市,卻知道有個小品演員叫小瀋陽。校園裡長了許多芒果,許多大叔大媽有特製的刀和袋子,到成熟時一割就落到袋子裡了。他的大學教授問:你們瀋陽是不是又貧窮又落後?不然你們來這裡讀書幹嘛?然後又以廈門本地人的優越感炫耀了一下他的一萬多塊的西服。去年剛開學還趕上了颱風,學校停課,停電,宿舍一樓都淹進水了。他有個北方同學還在室外體會了一下臺風風眼。對於北方孩子趕這麼大的颱風也是一種奇妙的經歷吧。


愛品熱茶


我就說一個南方人到北方的糗事吧,十幾年前和一朋友去山東,到吃飯的時間了找不到有米飯的飯店,實在是餓了,就去了一家乾淨點的小飯店,我說嚐嚐麵條和餃子吧,老闆問我要多少,我就想當然了,說各來一碗吧,老闆就問,要幾斤?我一聽迷糊了,平時在南方都是按一份一碗算的嘛,對一碗有多少份量還真沒概念,就隨口說那就每樣2斤吧。結果結果,當端上來的時候我們震驚了,對!就是震驚了,最後兩個人合起來只吃掉四分之一。後來晚上的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有飯吃的小飯店,點菜的時候我點了四個菜,結果又一次震驚了,我到現在還忘不了那個比臉盆還大的一釐米左右厚的雞蛋餅,我當時差點就流淚了,多麼厚道的老闆啊。。。。


斌哥41872111


我是南方人,在北方上學,但是聽了好多高中同學對於北方的感受,所以總結出如下幾點:

1 北方人對於南方有些地區飯店的米飯免費感到驚喜。

我在北方這邊的飯店,哪怕就一個小小的飯店吃飯,米飯基本都在兩元錢。可是南方就不一樣了,我們本地吃米飯不用錢的,所以當我聽到一個北方的娃子知道之後便在全班聚餐之時,整整吃了4碗白米飯的事情之後,我實在憋不住笑啦……

2北方人在家一進室內就開始脫羽絨服,外套等,可是擋他們在南方也這樣時,他們意識到:對不起我們錯了……因為南方沒暖氣啊哈哈哈 瞎脫個什麼勁……

我發現和我說:我一個東北室友對他說“你們這怎麼這麼冷啊?我要回東北取暖”。的確,南方沒有暖氣,只有像鳥籠一樣的取暖神器,然而這在北方人面前不堪一擊。所以便有一句梗叫做“北方避寒靠暖氣,而南方人靠一身正氣”。

3食物的口味不對勁,南方食物偏辣偏鹹還重油。對於北方人適應南方口味比起南方人適應北方來說似乎更難。





我初到天津吃起當地食物,偏鹹我還是挺喜歡的,可是根本就不辣。我吃著就沒有一點興趣,而且他們的辣椒是幹辣椒加油的那種,但我們南方大部分吃的是辣椒醬這一類溼辣椒,但現在還算適應了。但是北方娃子去南方就不一樣了,聚餐時的每個菜面露紅色,看到都冒熱汗,各類辣椒小炒菜層出不窮。吃的那是面紅耳赤,但是絕對過癮又爽!

4 南方超市不售賣搓澡巾,南方人在沒去北方之前都沒有見過搓澡巾。



我室友和我說她妹妹去廣西上大學,沒有帶1搓澡巾,然後去超市買,發現沒有。她的室友對於她描述的搓澡巾一臉稀奇的樣子。然後她就讓她媽媽給她快遞了一條過來。反正我到天津一年了還是堅持不用搓澡巾……不過我的重慶室友在大一放假時還特意買了一條搓澡巾回去當紀念……

5 南方人的口音可能讓北方人在問路等方面一臉懵逼。

我有比較明顯的口音,反正來北方一年了還是沒有改掉。我也不想改,我以湖南塑普為榮哈哈。所以當時我的室友聽我說話真是比較困難。可想而知一個南方寢室裡面如果是這樣的搭配:一個廣東人 一個四川人 一個湖南人 一個東北人 那這個東北人是不是會崩潰,哈哈哈!純屬玩笑,各地文化的交流還是很重要的,現在我的北方還是挺羨慕我有自己的家鄉話,我和爸媽打電話她們都聽不懂~~

好了,選了幾個可愛的點來作答,雖然這不是我的擅長領域,實在忍不住~~

小編是一枚擅長p圖,p表情包的同學,喜歡關注娛樂,關注後期製作,歡迎關注麼麼噠!


娛樂大哈


我是來自湖南的妹紙一枚,在北京工作三年,南北方的差異真的感覺有中國和外國差異那麼大

1 洗澡差別好大啊 啊 啊 在南方,洗澡一般用沐浴露或者肥皂稍微擦一下,沖掉就可以了,而且都有獨立的洗澡間。北方的,我去過學校的澡堂,還有溫泉淋浴的澡堂,都是那種沒有門的,都是裸的,而且喜歡用搓澡巾(第一次見啊,這東西)搓背,感覺能搓上個半個小時,剛進去的時候臉都不知道放哪裡,但是久了,也挺喜歡的,畢竟可以欣賞不同的果體,哈哈哈

2 溼度差別好大,人生中第一次流鼻血就貢獻給北方了,而不是帥哥,想起來心中一萬頭草泥馬走過,剛來北方,臉上脫皮好厲害,在南方從沒有這個現象,有壞的也有好的,夏天的時候衣服不會向南方一樣粘在身上,雖然一樣的熱,但是相對而言更清爽一點

3 口味差別太大,湖南妹子無辣不歡,一餐不吃辣,都感覺一天都不美好了,但是北方同事都吃的好清淡,偶爾也嚐嚐辣的,每次她們都辣的臉像紅辣椒的時候,辣的喘氣的時候問我辣不辣,我能說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嗎

4 其他的,像北方的茴香湖南妹子 第一次聽到過,吃過第一次就和它寧死不相見了,還有饅頭,北方的饅頭又大又硬,她們是用來當飯吃的,而南方的又軟又甜,我還是比較喜歡吃南方饅頭

還有北方的妹子高大點,南方妹子嬌小些,皮膚也好一些,所以北方妹子感覺很直爽,南方的可愛一點,各有各的風格

每次一談到南北方差異,就會有一波波排山倒海的口水衝過來,我想說能不能求同存異,大家都是中國人,要接受別人和自己不同的地方

還有看過記得點贊哦,第一次碼這麼多字,看過記得點贊,麼麼噠


pink132441936


土生土長閩南人,大學想著考遠點,於是到了北京。先聲明本人當時就是一個傻了叭唧的十幾歲書呆子人生第一次來到北方城市。

作為吃貨就講講點餐的經歷吧,南方人第一次到北方點餐,沒有概念。廈門那邊菜單都是一份一個標價,然而北方菜單上卻有寫著:餃子一斤15元。一斤是多少個餃子?那會想著一斤應該就是一份了吧。於是當時就點了一斤...整整兩大盤餃子,鄰座的同學都驚呆了。然後,食堂的米飯不是一份一份賣,是一兩一兩賣,這...一份米飯又是多少兩?當時阿姨問我要多少米飯?實在沒有概念就回了:你那飯勺挖一勺給我就好了...阿姨驚呆了。最後是喝湯時想跟服務員要個勺子,在南方習慣了管勺子叫湯匙(閩南話也是湯匙)。但當時問服務員要個湯匙,她卻遞過來一本菜單問我要點哪個湯


Merlin65589521


哈哈,這個非常有趣了,我一個東北同學,來到貴陽讀書,跨越了大半個中國,可以說說比較典型的從北方到南方讀書了。

貴陽由於氣候的原因,極其能夠吃辣椒,然後東北的同學從小就不怎麼能夠吃辣椒啊,剛來的時候,吃個炒的土豆絲都能辣到飆淚,哭著喊著再也不要吃貴陽的帶有一丟丟辣椒的菜了,一年之後暑假回東北,剛回到家覺得家裡的菜一點都不辣然後去超市買了老乾媽拌飯吃,把家裡人都驚呆了,哈哈,貴陽的飲食真的能夠影響人啊。

皮膚變好了這個是真的,東北的冬天那是真的又幹風又烈,但是貴陽的冬天那是又冷又潮,皮膚是好了,但是貴陽也是真的冷啊,溼冷溼冷的穿再多都冷得哆嗦,還沒有暖氣,真的很難過,東北雖然冷,但是人家有暖氣啊,所以世間安得雙全法呀。

貴陽屬於西南地方,有很多新鮮的蔬菜,我那個從小吃著大白菜長大的同學來到這邊之後打開了新世紀的大門,因為東北冬天的時候綠色的蔬菜真的貴的嚇人,貴陽就不一樣了,隨時可以吃到新鮮的綠色蔬菜,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她現在都不願意回東北而要先留在貴陽了,哈哈。


Lg橙子讀書


來黑龍江快十年了,大學畢業之後就在這邊工作了,對於南北差異,我只能說一言難盡啊,下面我簡單說點吧:

1、東北人講義氣實在。沒來過東北的南方人不要再相信這句話了,不是說東北沒有實在人,而是說也像南方一樣啥人都有,就像東北人說南方人膽小怕事一樣。

2、東北“虎”。“虎”這詞在剛到東北的時候真心不明白,後來才知道是傻衝動的意思,“虎逼”那就是罵人了。

3、東北菜。特色點的就是什麼鍋包肉、熘肉段、豬肉燉粉條、柿子燉牛肉等等。鍋包肉個人覺得還挺好吃,柿子東牛肉裡的柿子是西紅柿不是南方樹上結的那個柿子,那味道也是讓身為南方人的我適應了一段時間,另外要說的一道菜叫“木須柿子”,其實就是雞蛋炒西紅柿。

暫時就能想到這麼多,先分享一下


浮沉飄蕩


我江蘇人在西安唸的大學,開學初我爸特地給我從商場買了厚厚的羽絨服,我姑還給我織了件毛衣,九月份開學過冬的衣服滿滿塞一箱子塞不下,到學校之後第一次見暖氣,冬天就一秋褲,圍著暖氣吃冰棍太嘚瑟了,上課都沒人願意做暖氣邊兒上,對我這樣從小就怕冷害怕過冬的同學簡直就是到了天堂,冬天太舒服了。吃的方面,第一次在食堂吃早飯,饅頭主食就小菜,小菜倒是蠻好吃的,感覺是水焯熟再拌著的,清淡,合我胃口,饅頭我天,咬一口,媽也,咋這結實呢,太難吃了,沒有餡兒又不甜,啥玩意兒!我們家鄉的饅頭都是有菜餡兒的,沒有餡兒的就是甜的,饅頭也很鬆軟也很白!永遠忘不了第一口吃到花椒的抓狂感受,簡直想把盤子扔了!還有學校的免費湯一週有幾天竟然是小米粥,小米也吃不習慣!第一次在外面吃炒麵,上小份的,一端上來,傻了我的眼,滿滿尖尖一長盤子,老闆,我要的小份!姑娘,這就是小份,吃吧,我同學一臉賤笑!不過炒麵乾乾的超好吃,不像我們南方的炒麵有點潮,超喜歡孜然粉的味道!在西安呆了幾年,饅頭啃的麻麻兒香,花椒嚼嘴裡當磨牙的,炒麵大碗也能吃的舔盤,烤餅烤筋果啤夜宵組合,大盤雞,肉夾饃涼皮冰峰,櫻桃成熟的季節10元進園子管飽!太多太多的美味啦……就是羊肉泡饃還沒吃習慣,總是越吃越厚越吃越多的趕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