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麵做麵條,鹼和鹽的比例是多少麵條才筋道?

無名140656313


鹽在面中的作用

(1)具有收斂麵筋的作用,能增強溼麵筋的彈性和延伸性。

(2)使和麵時麵粉吸水快而均勻,縮短和麵時間,提高麵糰質量。

食鹽的添加有一個適量範圍,過多使用食鹽,會使麵筋蛋白變質,降低溼麵筋的數量和質量,使麵糰的彈性和延伸性同時降低。在和麵時其添加量一般為2%一3%。

鹼在面中的作用:

(1)食鹼對面筋質有食鹽的相似作用,能收斂麵筋質,使麵糰具有獨特的韌性,彈性和滑爽性。但延伸性比鹽水面團差。

(2)能使麵條產生一種特有的鹼性風味,吃時爽口不粘,煮時湯水不渾。

(3)中和發麵團的酸味,夏季用。

加鹼面吃了會有燒心感,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少吃鹼面,鹼加多了還會使面的顏色發黃,味道苦澀,比例1%-2%。

不是所有的麵條都要加鹽和鹼。平常的手擀麵可以不加,要想勁道,關鍵在於和麵和揉麵,和麵要少加水,面和硬一些。揉麵要下功夫好好揉,俗話說“打到的媳婦揉到的面”,面揉的時間長,麵筋才能出的好,面就有勁道。機器揉麵又太過了,麵筋揉壞了,所以機器面沒有手擀麵好吃!

那麼那些面需要加鹼?重慶,四川人愛吃的抄手皮,小面,涼麵,武漢的熱乾麵。這些面加鹼的目的是,:抄手皮薄而不易煮破。重慶小面加鹼可以做細才能更好的入味,但一般較細的面容易煮軟塌,加了鹼的面口感比較硬爽,不軟塌。涼麵和熱乾麵加鹼是為了不混湯,口感不黏,吃起來比較爽滑,硬縐。

總之要想細,薄,硬的面可以適量加鹼。薄而柔軟的面可以加鹽,比如蒸餃皮,湯包皮,鍋貼皮等。


小渝川川


我應該先解鹽和鹼在麵條中的作用,一是鹽,鹽能增加麵條的強度而減少麵條斷節, 能促進小支粉快速吸收水分,從而進一步使麵糰均勺,保溼作用不至於乾裂,能抑制雜菌生長,用量一般麵粉質量的1%~3%棄狀適中,夏多冬少。二是鹼,食鹼在麵條中的作用是去除發麵團的酸味,適當使用可為食品帶來極佳的色、香、味、形,以增進人們的食慾。知道了鹽鹼在麵條中的作用,再來看老廚師的做法。



配比:我們用機制和純手工兩種來詳細說明,都用500克麵粉,那麼機制的配比是麵粉比水比鹽比鹼為100:35:1:0.5,純手工是水稍多些,具體為100:40:1:0.5,就是說麵粉為500克,水為200克,鹽為5克,鹼為2.5克,這個比例是多年實踐的總結,水用低於35度的就可以也就是室溫水,麵粉選用專用粉或高筋粉。



和麵:把水倒盆裡加水鹽和鹼攪勻使其全部融化,而後把鹽水慢慢倒入麵粉中先拌勻,用機器直接揉,純手工可放在案板上揉,揉到外表光滑內部細膩。



切面:機器壓到很滋潤時就可直接切條,而純手工則需用擀麵扙反覆多次擀,如做臊子面要擀到0.3毫米厚再切成0.9亳米的條。


名小吃教學


一般來說,只要水和麵粉兩種原料就可以做麵條。有機器的就用機器壓幾遍麵糰,喜歡純手工麵條的就多揉、壓、擀。總之,多對面團施加壓力,出的麵筋越好,麵條口感越好。

手工麵條的可貴之處在於,美味、營養、健康兼具,告別人工色素和防腐劑,用天然食材的特性做出各種色澤、風味的麵條,而且麵條的寬窄粗細甚至形狀也能隨心所欲。

麵條麵糰手感較乾硬,這樣才適合在滾水中加熱煮制,也同時具備應有的韌性和咀嚼感。如果用機器揉麵,水量可用麵粉的42%左右,手揉的用水量可用麵粉的45%左右。總之,以麵粉加水後能成團為原則。

加鹽會讓麵筋變硬,加適量鹽可以讓麵條更勁道。比如,300克麵粉配2克鹽加135克水。

鹽可先溶於水再以淡鹽水和麵,如果全程手工操作,儘量把麵糰揉成光滑的麵糰,可以縮短擀麵時間。揉好後醒面30分鐘左右,以方便之後的擀麵動作。把麵糰擀成厚薄均勻的大片再捲到擀麵杖上一刀劃開了切,也可以在臺面上來回摺疊了再刀切。

如果擀麵時麵糰往回抽那就再放幾分鐘,麵糰延展性好了擀開更順暢。



指尖小調


這個為什麼放我也不懂。以前我根本不會做麵條,後來跟婆婆學的。婆婆告訴我:鹼是骨頭,鹽是筋。

擀麵條放鹽和鹼。鹽多鹼少,鹼佔鹽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差不多。

抻面也叫醒面,拉條子什麼都不放。可是這有個前提和麵有關係。各地的面不同,水也不一樣。這個要自己摸索。面不好就要放點鹽。好像意思是不夠筋,容易斷就要放。

按照婆婆教的這些,這十來年了家裡從來都沒買過麵條,都是我自己做的手工面。

具體什麼麵粉不能說,有做廣告嫌疑😄


xin心似琉璃


不知你做什麼面,加減的面是涼麵熱乾麵拉麵,一般平常的面都不需要加減,鹽可以加一點 ,自己吃的話少加點不放也可以,至於比例做兩次就出來了,自己摸索出來的才好,其他不一定適合你。



西安跑男大叔


吃扯麵、拉麵等需要拉抻的面,鹽必不可少。其他面類,如手擀麵、刀削麵等不需要鹽。這些類別的面要筋道好吃,最關鍵在於揉麵,揉到揉好揉光就可以吃到好吃的麵食。記住,揉麵是麵食好吃最基礎最關鍵的步驟,包括需要用鹽的麵食,醒面只是配合手段不是主要方法。


閒人75315775


俗話說“冬鹽夏鹼”,鹽,鹼的作用都是改變麵糰結構,增加筋性,面不容易斷,吃起來更有嚼勁。

夏天放鹼,一個是增加筋性,二是夏天麵糰容易發酸,可以中和,大概1%-2%

冬天放鹽就不用說了,大概1.5%-2%


知食筆記


板面,鹽百分之之十六,鹼百分之八。還要看當地水質的情況,北京食這樣。


國紀147532799


鹼面重慶人經常吃,因為有鹼麵條經煮有勁道,鹼和麵的比例一般是是1000克面放20克面鹼即可,正確方法是用少量的溫水把鹼稀釋在和在面裡就行!


重慶美食秀


一般來說和麵不加鹽。麵條是否筋斗主要取決於麵粉的種類和你醒面的技巧。至於鹼面的用量要看你所在地域的氣候、水質和使用的麵粉種類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