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康熙行宮訪古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現在這所建築房子的主人李元年

2010年,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在長清以為開印刷廠的徐先生處獲贈兩套《長清縣誌》,一套為影印的康熙版、一套為影印的光緒版。篤信佛教的徐先生特別提醒我:“這本康熙版的縣誌很珍貴,可能只有北京圖書館有一本。縣裡派人去北京費了很大勁才影印回一部來,我幫著複製了百餘部。這是個樣本,感覺你很喜歡古文化,就送給你吧。”。光緒版的《長清縣誌》一套四本,在插圖中發現了“潘村行宮”的平面示意圖。潘村就是公司所在地邊上的村莊,這裡有康熙大帝的行宮?沒聽說過。

我經常在午休時,沿潘村東面的一片速生楊樹林子散步。在北面一片老百姓取土的窪地中,早就發現一些特別大的青磚,原以為這是過去墳墓中的東西,但有覺得不像——每塊有土坯那麼大,而且燒紙的很精細,普通百姓用不起這樣的大磚。每當走到這裡時,總是駐下腳步,在寂靜的樹林裡漫無邊際的想象一陣子。

我多次向附近的老人詢問過關於康熙行宮的事,他們指著村東面的一排新建樓房和周圍的樹林說:“你說的行宮咱不知道,光知道這一片地方叫‘大營’,聽老人說是為皇上準備的。早就扒光了,材料讓老百姓蓋了房子。”我想問一下有無遺蹟可看看,他們說:“什麼也沒有了。”

一座為康熙皇帝準備的行宮,而且規模很大,什麼也沒留下?我總覺得可能會有一些東西來見證這段歷史。

2013年5月29日,雨過天晴的中午,我沿著潘村東邊的道路北行。一個大院子外面圍滿了接孩子回家吃飯的老人——這裡是鄉村中的幼兒園,我又試著問幾位老人關於康熙行宮的事。“籌辦處”?“我知道。你跟我來吧,就在我家旁邊,那座老房子還有。”黨洪恩老先生很熱情地帶我來到這座叫做籌辦處的老房子跟前。

“裡面是別人的家,恐怕不讓進去,你就從側面看看吧!”黨洪恩先生領著我進到一家人院裡,從側面觀看這座“籌辦處”。他特別指給我看精雕的石塊和牆縫中的加墊的古老鐵片,這座房子四梁八柱,曾經住過一個方大人,這個方大人就是籌建康熙行宮的官員。

二、

好客的黨先生又將附近幾處老的房屋一一指給我看,大多是石基礎、土坯牆,即便是建於1942年的一座地主宅院,也不過在門窗處又少量青磚,根本沒法於這所建於300年前的房子相比。我總覺得若不進去看看,便是很遺憾的一件事。於是,敲響了這座房子主人的大門。

當我說明來意後,沒想到主人很是熱情,他領著我進到後院的老房子裡,一一指給我看。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這是房子的外形,四梁八柱,厚重的木大門拆下來放到欄裡(廁所)。牆為裡生外熟(裡面是土坯,外面是青磚。),精雕的青石塊“一寸三鏨”(指每一寸用三條溝鏨平),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灰漿,只是在某些地方墊襯鐵片。

歷經三百年的過木(橫樑),滿是蟲蛀的痕跡,而且已經下垂。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這出窗欞原汁原味。

執頂房梁用的專用柱礎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院子裡的甬道,用鵝卵石精心舖出圖案。這讓我想到了紫禁城御花園的甬道。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兩道門、四大窗。”三百年前這樣的房子可不多見。原汁原味的窗子。

山牆山的老壁櫥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粗大的房梁和筆直的檁條,另外還有一些輔助裝置,絕非一般民宅所比。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現在房子的主人,李元年老人與我娓娓道來,細說這座“籌辦處”的歷史和傳說。

濟南長清——齊魯古道上的 潘村康熙行宮訪古

為了迎接康熙皇帝南巡,自打京城派來了一位方大人,主持修建潘村行宮。這位方大人,選取了潘村東側御道(當地老百姓俗稱官鹽道)邊上的一塊平地,就地挖窯燒製磚瓦、籌集上等建築材料,監造這座行宮。

這處行宮建有“金鑾殿”、“午朝門”、“殺人場”等,規模不小。然而康熙皇帝下江南時,並沒有在這裡住宿,而是駐蹕在背面的杜家廟。有關史料記載:康熙皇帝在這裡下聖旨,讓跟隨的大員,為趵突泉題字,以後製成匾掛在趵突泉畔。這是康熙甲子二十三年(1684年)的事了。

根據李元年老人的介紹,“當年的康熙為什麼不下榻在為他精心建造的行宮?康熙身邊可有能人!修建行宮是個幌子,臨時住在不遠處的杜家廟,是為了考慮到安全,害怕有人行刺。”老人的推論還挺有深度。

儘管如此,當御駕經過潘村行宮時,還是接見了這位為他精心建造行宮的小官——方大人。

這位方大人規規矩矩地請示皇上,建造行宮的餘材如何處理?是不是解押到京城?

康熙皇帝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親切地說:“你真是個方傻子!你吃著朝廷俸祿,用這些材料建個住處,住在這裡不是很好麼?”

方大人趕緊謝了恩,於村中間了這處房子,命名為“籌辦處”。為什麼不在行宮邊上建房子?行宮是皇帝的住處,他可不敢靠近。再一個原因,那年月盜匪很多,獨居村外也不安全。

“籌辦處”的前面,是村裡人修建的觀音堂,這座觀音堂,從現存八稜碑(經幢)刻字來看,建於天寶元年(李元年老人介紹,他的名字“元年”就是當初的教書先生根據此碑所起。),大約唐朝就要。潘村至今已無姓潘的,李姓等也是明初移民。山東西部有民諺:“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廟後面沒人喜歡蓋房子,方大人就選了這個地方。“人家是官,能壓住了。後來的住戶,在房頂樹立刻磚,寫上吉星高照。原來這個磚上有記載是什麼年代,那時不注意,扔了。”李元年老人,從他大爺的手裡繼承下這處房子。他講了幾個小故事:

方大人建了這籌辦處,老兩口住在這裡。院子裡過去還有一處精緻的涼亭,老百姓過日子嫌礙事,扒了。平日裡這裡兼辦公、兼住宿,因為是皇上親自封的,所以沒人敢調動他,他一直老死在這裡。他死了後,老百姓合計,人家是朝廷的官,怎麼也得立塊碑。立碑後發現這塊碑歪著,於是傳說,方大人讓皇帝拍過肩膀。一般人怎麼承受得起皇帝這一下子?這不,立了塊碑都歪著。

解放後,別人將他的墳扒開過,想弄點東西。打開一看,什麼也沒有,只有一個土坑,看來也是個窮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