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那些不喜歡交際的同學後來都怎麼樣了?

sunyoson


我有個同學,他在高中的時候就不善於交際,性子有點直,別不過來的那種,認定了一件事誰也改變不了他的想法,而且,他說話的時候,也有一點小小的結巴,感覺得想好長時間的那種。

他學車的時候,看不慣給教練買菸買水的人,後來他考試掛了,他說這是教練不認真教他,不給他好臉色看,但後來沒得辦法,只能也給教練買水買菸。

他在大學的時候,看不慣那些班委對輔導員阿諛逢迎的樣子,最後他的成績雖然比那些人好,但他卻沒拿到獎,這讓他很鬱悶。

他看不慣宿舍打遊戲的學生,認為他們在浪費青春,浪費父母的血汗錢。總之,他因為看不慣的東西太多,所以,他和很多人的交際變得很困難。

後來,他去韓國留學了,在那裡找了一個同去留學的女朋友,現在在上研究生,一個月大概有8000塊錢呢,感覺還不錯,至於和周邊朋友們的交際交流,我覺得有點少吧。

他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比任何人都多。




小幸福的萌萌雷


我想舉三個例子:


1. 第一位同學是位女生。該女生高考分數挺高的,而且基礎很好,學習也很努力。剛入學的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時,微積分老師出的題非常難,能考及格(60分以上)都算不錯了,記得那次考試我只得了40多分,而這位女生得了78分,遠超其他所有人,在班級裡一戰成名。這位同學相貌平平,不擅交際,平時除了與自己宿舍的幾位女生,和其他人交往很少。但人家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定力好,學習努力,成績優異。大四保研的時候,她的綜合成績排名班級第一,包括四六級、課外活動等加分之後,排名第二。


然而這位同學沒有選擇保研,因為她在一次考試中作弊被抓,取消了那門課的成績,從而失去了保研資格。那好像是一次大學語文考試(也可能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之類的課,時間長了,忘記了),只是一個走過程,混學分的課,當時有三位女生作弊都被抓住了,但是好像只取消了她的成績,另外兩位似乎安然無恙。畢業之後,有一次偶然的聯繫,聽說這位同學正在考北京大學的研究生。


2. 第二位同學是位男生。他是一位山東漢子,是當時我們班最為沉悶、最不擅交際的人。他沉默寡言,安靜,踏實,時常能在自習室見到他學習的身影。這位同學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愛交際,幾乎從來沒見他和班級、甚至宿舍的同學一塊出去學習,遊玩。長期以往,其他同學也會在背後對他的行為略有微詞,覺得他不好相處。當然,可能只有我知道,他只是不善於交際而已,他本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逐漸地,他開始在網吧包夜上網,有時候幾天都不見人影。後來有一次,他姐夫來到宿舍,說聯繫不到他了,向我們打聽這位男生的情況。再後來,他姐姐和姐夫又來找過他一兩次。大家好像對他已經比較冷漠,漸漸地忘記這個人了。隱約記得,這位同學後來好像有好幾門課程都掛了,甚至影響到了畢業。


3. 第三位同學也是位男生。這位同學是一名來自黃土高原的典型的陝北漢子,為人善良,學習刻苦,喜歡安靜,愛唱歌,愛看書,愛思考,有思想。總之,他各方面都很好,甚至長相也較為出眾,至少為中等偏上,他甚至還在學校的廣播臺當過外語播音員。他最大的弱點就在於,有著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懼傾向。這位同學不敢和班級的女生有過多的交往,平時的社交圈主要侷限於自己的宿舍,至多會延續到對門宿舍的其他同學,偶爾會在英語角認識幾個志同道合的友人。大四保研時綜合成績排名班級第二,加上英語四六級、課外活動加分等項目,排名第一。後來,這位同學保研到某985高校讀研。再後來,又去了美麗的廈門讀博。


不喜歡社交的同學,在學校裡、社會上,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不受人待見,有時候僅僅是因為不擅長交往或者表達,就會失去不少本應屬於他們的機會,有時候同樣的錯誤,他們可能會受到更重的懲罰,從而使得這些人的生活軌跡,往往更具有戲劇性,與悲情性。我前面舉的第一位同學,後來聽說考北京大學的研究生落榜了,再後來聯繫到的時候,聽說已經申請到了英國的一所學校讀碩士,之後就沒有聯繫了。第二位同學,當時學院通知補考,他已經沒有信心補考了,畢業之後就再也沒有聽說過他的消息,我也不知道他是否按時畢業,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最終畢業了。第三位同學是我,讀博之後經歷了論文選題走偏、投稿屢次被拒、被迫更換導師等諸多挫折,目前還沒有畢業,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沒有多少存款。


從小到大,我遇到過各種各樣不擅長交際的同學,以上三個屬於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我對這樣的同學充滿興趣,覺得他們身上有一種非常神秘且難以琢磨的氣質。尤其是,我至今都會時常想,第二位同學後來怎麼樣了,他到底有沒有順利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他做了什麼工作,和哪位姑娘喜結了連理。不是因為他和我有多麼密切的關係,我只是想知道。


常四荒學經濟


我大學有個舍友屬於超級內向的那種女孩,平時在宿舍她很少與我們交流,跟陌生人多說一句話,也會害羞到臉紅,她很少有朋友,更別提知心朋友了。


她不善言辭,更不善交際,但是成績卻一直很好,所有的科目都能拿到優。


大四找工作那一年,她參加了很多次面試,但是對面試官提出的所有問題她都不能對答如流,總是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


並非她不知道答案,不善言辭的她不知如何說出口,最後,縱使成績優異,她也沒能找上一份工作。



畢業後,她回了老家參加公務員考試,可是卻落榜了。


更不幸的是,她的父母先後生病住進了醫院,她一邊找工作,一邊又要同時照顧父母。


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也許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才讓她成長了。


父母身體痊癒後,她去了新疆,在那邊找了一份保險公司的工作。


起初也是不會主動去個客戶交流,可是現實逼著她必須克服自己的內心。


所以,她嘗試著在大街上主動找陌生人介紹產品、主動向公司的每一個員工打招呼,從一個基層員工一步步坐到了管理階層的位置。


現在也是混的風生水起,我們打趣問她是不是開竅了,她說,人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下,什麼也都就會了。



其實有時候不善於交際是不知道如何去交際,又或者對於周圍的世界抱著事不關己的心態,總覺得做好自己就行了。


豈不知,我們身邊的任何事任何人都可能會影響著我們的行為思想,我們要做的,不是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而是努力讓自己去融入到大眾的世界中去。


荒海拾書


我,本人。在大學的時候基本沒什麼交際。

大學時,沒參加過學生會,沒參加過學校活動、班級活動。不談戀愛,不逛街。我起早睡早。上課之外在圖書館,圖書館看各種書,圖書館計算機室看看綜藝。然後就跑跑步。日復一日,四年就這樣過去了。宅,沒交際。

但現在,當老師,教高中化學。與學生有說有笑。有了婚姻,有了孩子,開朗了許多。

環境會讓人改變。自己的生活閱歷、經歷也會讓自己變化。

所以,題主的問題,回答的話因人而異。估計題主應該是在大學不善交際而對未來產生了壓力。現在過分的強調情商,過分的強調外向,讓很多內向的人越來越內向,甚至恐懼。實際,大可不必。工作也好,交朋友也好,善交際只是某些現在的職業的要求。

而且交際最終還是得靠真誠維繫。


好好娣


我是男生,今年24,我性格就比較內向,不喜歡主動與人溝通,喜歡獨處,在北京重點大學讀書四年內,很少參加活動,很少與班集體同學打交道,感覺沒話可說,另外就是我喜歡睡覺,玩手機,然而,畢業後我家裡人居然強迫我當老師,我因為不愛說話以及喜歡安靜,在第一所學校教了4個多月就被辭退,理由是我討厭中學校園吵鬧,煩,學生上課說話我脾氣暴躁,有時跟上這個打罵學生,投訴自然就多了,我以為這就完了,可以幹那些與人溝通少的工作,結果後來我家裡人繼續強迫我當老師,根本掙不到錢,現在手頭3000多,一年就攢了這麼點錢,第二學期乾的這個老師,不但錢少,而且任務很重。如今我辭職了,想繼續考研究生,我就喜歡那種安靜的實驗室,或者喜歡逛街,但是我很討厭中學校園的鈴聲吵鬧以及學生的吵鬧。

我這性格喜歡安靜,我可以5天不跟人說一句話,我就是這樣子。我家裡人罵我嫌我不願意當老師,我說我性格封閉,緊接著他們又是一頓罵!



做什麼都不能做laoshi


據我所知,大學裡面不善於交際的人,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即使不不善於交際,但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另外一類是什麼事情都不做,孤僻且不喜歡和人交往,也沒有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前者因為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去做,4年以來,可能都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到了畢業以後,依然就和其他人拉開了差距。

比如說我認識一些喜歡寫作,或者擅長做生意的同學,他們大學四年,幾乎很少和別人交往,即使有交往,也都是淺交而已,根本就沒有多少時間去陪各種各樣的朋友。

他們用了4年的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畢業到現在在他們的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就是有些人以「孤僻」自居,以為不和同學交往就是個性張揚的表現,自己一個人,也只是打打遊戲,談談戀愛,什麼事情都不做,什麼夢想都沒有。

這種人即使給他十年的時間去獨處,去遠離人群,依舊不會取得任何成績。

所以,獨處和孤僻根本就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你在獨處的時候,有沒有在做自己的事情,有沒有做出成績,或者乾脆說地庸俗一點,你有沒有賺到錢。

如果有,那獨處和孤僻也壓根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就得好好思考一下了。

很多大學生沒有明白這一點,錯誤地認為自己得遠離人群,扮演一個孤僻冷靜的人,但實際上,大家都是很忙碌的,哪有時間去管你是什麼樣的一種人。


曾少賢


就說我自己吧,我在大學的時候是不愛交際的,甚至在原寢室拆散重組之後,一度很不喜歡自己的室友,他們輪流白天黑夜的打遊戲,咔咔咔的聲音讓我抓狂得想打人。

到了大二下學期,我受不了他們,申請了獨立寢室,最後成功的住在一個人的寢室裡,每天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讀書。

我早出晚歸,每天都跑圖書館裡去閱讀,如飢似渴的進行閱讀,讀了很多的大部頭,比如《追憶似水年華》、《卡拉馬佐夫兄弟》、《復活》、《約翰克里斯多夫》等等,我不去參加同學的社交,只是偶爾和他們打打籃球。

但是我過得很好,內心富足——即便在你們看來,我這樣的人很封閉,覺得我們可能前途難測,我也知道是什麼樣的人才會問這個問題,我只想說,我過得很好!

不僅僅是在校內過得好,到了校外依然過得好,我還沒畢業就成為專欄作者,後來有了自己的IP,出了APP,出了《高效學習之道》這本書,噹噹現在就有售,也有很好的收入來源。

事實上,即便我在學校過的是那種很獨樹一幟的生活,可是我跟班上有話語權的人還是可以保持良好的對話,比如班長,他似乎對我有一種讓人說不出的感覺,我知道他也很願意跟我這樣的人交往,畢業之後了我們也還有聯繫。


白詩詩


大學不喜歡交際的同學後來各種各樣了,並不是內向的未來就會逆襲,也並不是內向的未來都過得很悲催的.我要講的這個同學是比較悲慘的.大學我和他一個班,前後桌.他是那種不愛學習喜歡玩手機不愛交際的人,平時基本上宅在寢室玩手機,每次去他們寢室串門,基本上他都是被其他室友孤立

就這樣沒有朋友過了年兩年,每個學期的成績也是掛了一大半,大三據說是得了叫做胸膜炎的病,家裡給他退學了,在醫院住院,吃藥治療.現在聽說他在工地上做測量,每天上班也是玩手機,經常被老闆罵.

當然這些都是聽班上一個他以前的高中同學老鄉說的,我只能說可能有些人是真的孤僻吧,有的人可能只是半內向半外向,有的為了學習暫時不想浪費時間在交際上,總之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人的各種可能性也有.不善於交際又怎樣,愛自己,做好自己就行.


迷茫指路人


我就屬於典型的大學裡不喜歡交際的同學,以至於畢業留言冊上同學留言說"不善交際是你最大的缺點"。儘管也知道如此,但還是沒啥改變,真的是性格決定命運,所以至今也沒啥成績。

記得當時上大學,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學校圖書館,在那裡看看雜誌和報紙,而且基本上是獨來獨往的。在宿舍倒是也會跟室友玩玩牌,下下棋,但出外喝酒什麼的基本不參與,因為經濟條件不允許。慢慢地同學們的一些戶外活動就不再喊你,我也只有去看書打發時間。儘管大學也拿到過年級專業第一名,但是也沒有去想過考研,只想早點工作。


工作後,由於性格內向,也不是很喜歡參加各種活動,所以機會會少很多。因為不會抽菸喝酒,交際能力差,領導就很難發現你的優點,所以只能做個平凡普通的人,升職、培養的機會與你無緣。二十多年過去了,大學同學個個都小有成就,而我卻成了一個小市民,沒有做出什麼成績。

性格內向的人在職場確實有劣勢,但是如果能專心專注到某個領域,也是有可能出成績的。

要麼去改變自己,提高自己交際能力,要麼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專注幹出成績,否則真的可能會一事無成。

我是良心老師,從事職業教育,以上是我的經歷與感受,你們怎麼看?請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印象中不善交際的同學,倒是認識兩位。


第一位是學霸A,從小成績就特別好!他的個子不高,卻有點高冷



你要是和他談學習,他會健談一點,你要是談遊戲,他就不太愛搭理你了。


他學習這一方面,很主動,很自覺。


小時候上課時,小學生好動,聽課老走神,如果有不懂的,同學們都喜歡去問他。


那個時候就是他最自信的時刻了,後來有一次,學校組織捐款,一位學渣同學B,家裡是開工廠,他捐了1000元。


那可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啊,1000元能買多少東西呀!


老師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小同學們就開始議論紛紛了,大意是有說到讀書無用,讀書又不能換來金錢。


同學A的家裡是農村的,他好像是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問題。


就是不管你學習好不好,家庭的貧富懸殊,實在是差別很大的。


然後他就立志考一流的大學,將來找份好工資高的工作。


可是沒想到高考的時候,因為生病,發揮失常了,只考了一個二本院校。


他就想復讀一年,但是家裡沒有什麼錢可支持他去復讀,他就不得已去讀了二本的院校,但是人的性格就有點,越來越內向的趨勢了,鬱鬱寡歡的,後來聽他的大學同學(同時也是小學同學)說,他都不大喜歡跟人家交談,也不一起出去吃飯,反正就比較自閉吧。


後來他參加工作是做保險,然後,工資越來越高,聽說業績很好,人也就比以前更開朗一點了。


第二個同學C,他不是上大學才不愛和人交際,他是從高中開始就不大喜歡跟同學們打打鬧鬧。


說他不善交際不太準確,他是不喜歡交際的成份多一點。



他算是自己比較有想法的吧,因為家裡是做生意的,雖然是小生意,但是他樹立一個觀點,就是要靠自己,所以他從高中開始就在做兼職。


上了大學之後,他的朋友就想拉他去進一些社團啊,小集體什麼的,但是他就覺得太浪費時間,因為他那個時候已經在自學編程了,甚至他會設計遊戲去賣給一些做遊戲的公司。


我不知道他後來又沒有繼續做編程,但是他頭腦挺活絡的,其實他的成績不是特別優異,但是他在社會上就是很混得開,很會掙錢。


其他同學和他比起來,簡直就像是幼兒園的,都特別幼稚。


有同學評價他,他一定是先追求事業,再追求愛情的人,這樣的人,會有人主動和他做朋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