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想買重疾險但保額只有30萬,那是買長期重疾還是買終身重疾險,可以給一些建議嗎?

溫柔的風180991736


1 為什麼不給高保額?因為在保險公司眼裡你是高風險的客戶,出現重疾和賠付的概率比較大,保險行業重大疾病索賠平均年齡就在40多歲。保險首先是生意,然後才有保障


2 這個年齡保險公司看來意味著比起年輕人,生病的概率會變大,身體指標開始走下撥路,同樣保額,保費比20多歲的年輕人貴接近2倍。低保額和高保費才能降低保險公司的賠付風險。要考慮保費承受度,避免出現退保損失的風險。

3人到中年保險的重點是保障型保險+儲蓄型保險。在40多歲的年齡,事業和收入上升和巔峰期,上有老下有小的窘境,經濟壓力大,在解決意外和醫療險的保障後,從經濟收入角度建議買定期重疾險。題主自己都明白買終身保額不高,還要面對未來的貨幣貶值通脹的問題。另外再給自己投一份養老保險,為退休養老做好儲蓄準備。

保險生意和彩票生意一樣都是賺小概率事件的錢,保險精算師做的事情就是儘量降低保單的賠付率,讓公司盈利放大。控制風險,保險合同其實就是你和保險公司的一次對賭,你賭的是你出現重疾和意外,能到底保障和資金賠償,保險公司賭的是你平安無事,我賺到一筆現金流,在概率上最大程度降低賠付的可能性。


路人蟻的世界


如果家業有成,那麼百萬醫療+壽險,比光買重疾划算得多,保額也高得多。43這個年齡段保費已經比較貴了,因為在投保數據上也進入了疾病高發期,如果這個時候沒有買過保險,可見基礎的保障是比較匱乏的,儘快買個便宜划算大碗的百萬醫療險來彌補基本的醫療缺口,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43在大部分家庭裡都是責任最重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買保險擔心的不止是自己,更擔心妻兒父母衣食無著。定期壽險比重疾對此更具保障作用,費用可以買到100萬,保額也高。

日常的意外該買還是要買,也不貴,反倒重疾偏貴了一些。尤其是終身重疾,基本是胡扯了,人到90,重疾的治療費用還指望保險嗎?自己的儲蓄應該能起到一點作用了才對。大部分保險保障的都是多情況併發,比如生病就沒工作,老婆沒人養,孩子沒學上,每一種有憂慮都要增加一重保額。

人到90的時候已經到死去元知萬事空的階段了,對於保障的需求不會那麼“高”,因為不可能還有那麼多責任要擔負。


程蟬


43歲推薦買年金險+百萬醫療險,實際作用比買重疾險好。

我不知道你的30萬保額是什麼重疾險,保費多少,估計要在1萬左右,交20年,總保費20萬。如果轉換成年交保費2萬,交10年的年金險,保底複利3.0計算(保底複利3.0保證寫進合同),在你76歲的時候就已經達到30萬,在你90歲的時候達到56萬,如果你100歲還活著就有86萬。且年金險的錢肯定是你自己的,不管你有病沒病都可以拿出來用,但重疾的錢是要確診並達到一定條件才能拿到錢。(如果按中檔利率算,可能70出頭就已經30萬了)

所以,如果你在70歲前得病出險,是買重疾險好,如果你是70歲以後才得病,是年金險好。具體要怎麼買,題主自己思考。

當然,不是說所有重疾都不如年金,只是考慮到年齡和保額因素,如果是在40以下,那麼肯定是重疾佔優,不管是從保費還是保額上。


賀KKK


誠邀

43歲買重疾險確實會面臨保費過高的問題,但是,目前43歲的年齡買50萬保額的重疾險還是可以的。

長期以來我國健康保險(重疾險、醫療險、護理險、失能收入損失險)普遍是作為長期壽險產品的附加險藉助壽險營銷渠道進行銷售(如平X福、國x福等);作為配角的健康險不僅保障單一而且往往不能單獨購買發展受到制約;而近3年來以中小人身險公司為代表的一批新崛起壽險公司因應大眾對健康險產品的需求增長開始推出大量性價比高,高保額保障,差別化的健康主險產品(如某夏常青樹、某方康健一生等);使得重疾險產品迅速更新迭代加速,性價比超高的重疾險產品非常豐富。
好不誇張的講,我們是遇上了重疾險發展的最好時代,而這僅僅是開始,後面相信重疾險市場的發展會更加迅速,產品也會更加豐富。
從個人來講,建議題主買一份長期終身重疾險,可附帶壽險功能的身故責任;可供選擇是如復興聯合、同方,陽光,華夏,弘康等公司的產品性價比都不錯,建議多比較在做選擇。
附上2017年市場部分熱銷終身重疾險產品的對比表格:
最後,我再來說一句為什麼我們處於重疾險發展的最好時期:
近幾年來常規重疾險產品創新疊出第一階段將輕症從重疾中單列出來保障變成輕症+重疾,第二階段則演化為輕症多次賠付+輕症豁免+重疾多次賠付+重疾豁免,目前,有壽險公司已經進入第三階段,推出的新產品不再對所有重疾一視同仁,而是在重疾中再做細分,依據重疾發病率、治癒率和治療費用精準分配保額,目的是讓消費者的每一分保費都花的更加切實合理,用有價值的產品抓住客戶的心和錢包。
謝謝

用戶50303006522


.華夏常青樹(多倍版)

一、保險責任:(按20萬基本保額計算)

155種疾病保障

1、得了35種輕症之一,確診後給付:6萬元,共計三次累計18萬;理賠後合同繼續有效!

2、得了20種中症之一、確診後給付10萬元;理賠後合同繼續有效!

3、身患100種(分6組)重症之一、確診後給付20萬;每組賠一次累計可以賠6次!

4、身故、全殘、疾病終末期給付20萬元;合同結束!

5、輕症、中症、重症自帶豁免續期保費,合同繼續有效,豁免後剩餘保費視同已繳納!(亦可附加投保人保費豁免)

二、投保須知:

20年交;年交保費費率如下:(10萬保額)

0歲 男911元、女813元

1歲 男936元、女 834元

2歲 男963女 858元

3歲 男993元、女 884元

4歲 男1024元、女 912元

5歲 男1057元、女941元

6歲 男1092元、女971元

7歲 男1128元、女 1003元

8歲 男1166元、女 1036元

9歲 男1205元、女 1071元

10歲 男1245元、女1107元

11歲 男1288元、女1144元

12歲 男1331元、女 1182元

13歲 男1377元、女 1221元

14歲 男1423元、女 1262元

15歲 男1472元、女 1304元

16歲 男1522元、女1348元

17歲 男1573元、女1393元

18歲 男1627元、女 1440元

19歲 男1680元、女 1487元

20歲 男1735元、女 1536元

21歲 男1792元、女 1586元

22歲 男1852元、女 1639元

23歲 男1914元、女 1693元

24歲 男1978元、女 1750元

25歲 男2045元、女 1809元

26歲 男2114元、女 1869元

27歲 男2186元、女 1932元

28歲 男2260元、女 1997元

29歲 男2338元、女 2063元

30歲 男2418元、女 2132元

31歲 男2502元、女 2204元

32歲 男2589元、女 2277元

33歲 男2681元、女 2353元

34歲 男2776元、女 2432元

35歲 男2876元、女2513元

36歲 男2981元、女 2597元

37歲 男3091元、女 2683元

38歲 男3206元、女 2772元

39歲 男3326元、女 2863元

40歲 男3452元、女 2956元

41歲 男3582元、女 3052元

42歲 男3718元、女 3149元

43歲 男3860元、女 3249元

44歲 男4008元、女 3352元

45歲 男4161元、女 3456元

46歲 男4320元、女 3563元

47歲 男4485元、女 3673元

48歲 男4656元、女 3786元

49歲 男4833元、女 3904元

50歲 男5030元、女 4026元

守護美好從一份保障開始!

保險讓生活更美好!


韓均定1377272725012


終身型:保至終身,保費較高!

長期型或定期型:保費較低,但萬一一不小心活過了保險期,後面就變成無險可保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比較難選擇的,我的建議是,長期型和定期型都配置一些,比如一半一半。

43歲,已經到了一個很尷尬的年紀,買保險吧,保費很貴了,甚至可能出現倒掛的現象。不買吧,萬一有個病災的更負擔不起。

我不喜歡講一堆大道理,咱就實在點,咬咬牙,買吧!好歹萬一有個病災,咱不拖累家人。

在險種上,建議儘量選擇輕重症俱全的,含輕症豁免的,不要追求什麼病種多,病種越多保費越貴,事實說明,只要涵蓋保監會規定的25種重疾的險種就已經解決了98%的問題了,多出來的都無關緊要,當然,在同樣保費下,病種越多越好。

還有一個重點,也是決定保費的關鍵,不要去選擇什麼大公司,可以選擇一些中上的公司,不要擔心理賠,符合理賠條款的,沒人敢不賠,他不賠試試,你一告一個準!不符合理賠條款的,再大的公司也不會配!


老吳聊保


從發問感受是不差錢!

本人意見是

1、加保重疾,隨著黑科技的發展,保終身是不錯的選擇,同時網上可以選擇一些消費類,也可以保到80-90歲,從而壘高自己的保額!

2、百萬醫療配置,一定是可以續保的,當然短期一年險,標準說法都不能續保的,這個嘛自己就要斟酌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否則超過45歲以後可能永久性與保障無緣!

溫馨提示,醫療險的購買注意事項

(1)絕對免賠和相對免賠

(2)停售不續保

(3)期滿提出申請、年年審核

(4)只保180天

(5)只保65歲或可續保到多少歲

(6)植入材料只保(人工心臟瓣膜、人工關節、人工晶體)

(7)重症監護費用

……

以上僅僅個人意見,供參考



楊雁超保險工作室


首先,題主明確的是想要購買重疾險。

那麼說明題主對於保險的購買還是有一定認知和理解的,但是針對43歲的年齡略顯尷尬,保費已經較高,但是重疾險卻永遠是現在買最便宜,因為人的一生永遠是現在最年輕,而重疾險是越年輕費率越低也就越便宜。所以還是要趁早購買為宜。

另外,重疾險必須要搭配相應的醫療和百萬醫療,因為一旦發生重疾,我們需要考慮在醫院的花費有保險公司給我們買單,那樣重疾保額的賠付才能夠用來康復期的消費,才能夠真正體現重疾險的作用,因為重疾險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挽救患者的經濟生命而不是醫療費用。

最後題主30萬的保額覺得低,可見保費承受能力較高,並且想要在有限的費用中增大保額,建議可以將一張保單拆分成兩張,即買一張終身重疾險搭配一張定期重疾險,數據顯示大病的高發期在45-65之間。那麼我們可以將定期重疾險買到70歲(個人建議70,可以保到60或者80)70時候這筆錢可以用來養老,有人說就是要保終身,等70歲老了容易生病退保不划算。其實不然,因為如果在70歲前發生重疾的話這張保單剛好可以用;70歲後已經過了27年,保險終止這筆退保金可以用來養老,並且這筆錢不會比保額低太多,可以說是在70歲之前給自己上了一道保護網,70歲退休這筆錢用來享受人生。定期與終身險其實各有千秋,沒有所謂的哪一個就絕對好,但是定期險費率要低一些,根據自己需求分配二者的保額(比如終身20萬,定期20萬或者終身10萬定期30萬等)搭配起來的話重疾保額會相應上升。

希望對您購買保險有所幫助,當然具體的產品各公司都有並且各不相同,可以找專業的業務員溝通。



慧才澤西


重疾險是這樣的,年紀越大,買保險就越貴,對於43歲年齡,30萬保額,估算保費要在1萬2左右。但作為43歲的中年人,恰恰是責任最重大的時候,上有4個老人下有1個小孩,老人也基本是在65歲左右正是發生疾病風險概率大的年紀,而小孩18歲左右也正是上大學需要費用最高的年紀,所以,中年人承擔的壓力非同一般,不容易。作為一家之主,家庭的收入支柱,真的不能倒下,一人倒下,真的是一個家就全垮了。所以43歲的年紀,給自己配置一份保障,是重中之重,重要並必要!


OK,迴歸主題,不想講這麼承重的東西,因為港險大叔(公眾號:港險大叔 ID:IFA_Caraychan)我也正在步入這個年紀,作為一位保險從業多年的人,可以和大家分享下基本的配置思路。


第一:長期重疾,也即是定期重疾,指的是按照保單合同規定只保障到規定的年紀,在保障的年紀內如果發生重疾,保險公司將會賠付,過來該年紀,保險公司不會承擔賠付責任。所以定期重疾險相比終身重疾險,會便宜很多。港險大叔(公眾號港險大叔)見客戶的時候都會做一份保障需求分析,瞭解客戶的經濟收入是必要的因素,如果43歲的您確實是經濟壓力太大,可以建議先配置定期重疾險,等生活壓力緩過來了,再考慮終身重疾險。畢竟,定期重疾險的侷限性就在這裡,只保障到規定年齡,並且沒有人壽功能,絕大多數的定期重疾險的保費是不會返還的,而對我們大部分的人來說,發生重疾會在老年階段,到那個時候,在最需要用到保險的時候,卻沒了保險,大家覺得呢?


第二:終身重疾險:在這裡我就只給大家分享下香港的重疾險。一、因為相比內地重疾險,香港的終身重疾險在同樣保額情況下,保費會便宜30-50%多,所以會更加適合經濟能力較弱者去購買終身重疾險;二、香港重疾險的人性化設計多重賠付使得保障會更加全面,比如癌症的多次賠付、心臟病或中風的多次賠付,其他重疾的多次賠付等等,大家都應該懂,得了重疾後,再購買新保險已經很難了,而人性化的多重賠付,真正可以滿足客戶的延續保障需求;三、說到分紅收益,香港保險的分紅收益遠高於內地保險,對於絕大多數的內地終身重疾險來說,保額是終身固定不變的,也正符合題主所說的,貨幣貶值,通貨膨脹。買終身重疾險,我們就必須要考慮醫療通脹的因素,試想您現在都買30萬保額,在20年後還值多少錢?所以香港終身重疾險就很好滿足了這一需求。用香港保誠的熱銷產品——守護健康加護保來做個例子。43歲+30萬保額+25年交+終身保障,首十年還會額外贈送50%的保額,也就是說前十年發生重疾,保額是45萬,這是內地保險沒有的,如果您前期經濟壓力大,香港保險會讓你用更少的資金,獲得更高的保額。再說起保誠的保額:65歲保額增長到49萬,75歲保額增長到72萬,85歲保額增長到103萬,95歲保額增長到201萬,100歲保額增長到274萬。而你在43歲時的初衷只是想配置一份30萬的保額,香港保險在你85歲時給你103萬。


總之,保險需要根據自己的保障需求來決定,不能盲目,要有自己的理性判斷,比較是保障終身的事情,怎能一兩天就下定論,當然,作為一名獨立、客觀、專業的保險經紀人,我可以給你更多有價值的建議。


需要了解更多保險資訊,也可關注本人公眾號:港險大叔(ID:IFA_Caraychan),或加我的微信(chenrui901001),我願意為您答疑解惑。


港險大叔


本人平安業務員。我可以負責的告訴你。看病的險種只買,E生保。其他的什麼平安福什麼的都是騙人的。E生保。是在你社保和農合報銷之外那部分全報銷額度200萬。因為不賺錢所以業務員基本上不推薦。或者捆綁別的上面附加給你。萬惡的保險公司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