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朱棣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小姨子結婚呢?

siriusdjenny


朱棣的徐皇后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之女,徐達戎馬一生,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被封魏國公。徐達育有四子四女,其中三個兒子都在朝廷為官,另一個女兒嫁給了代王為妃,還有一個女兒嫁為安王妃。徐妙錦是三女,天生麗質,且多才多藝,很擅長作畫。她終生未婚,出家做了尼姑,過的清心寡慾。徐妙錦的終生不嫁,並不是朱棣不讓她嫁人,而是她的選擇,當然有朱棣的原因在裡面。



朱元璋將皇位傳給孫子朱允炆,在朱允炆削藩時,將代王逮捕,徐妙錦的二姐代王妃就只能受苦了。剛過兩年,便發生了朱棣奪侄子皇位的靖難之役,最後南京城破,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終,朱棣入京稱帝。


徐妙錦的幾個哥哥本就在建文帝身邊為官,其中大哥徐祖輝是建文帝的堅定支持者,朱棣奪位後遭迫害而死,另一個哥哥暗中支持朱棣,被建文帝處死,徐妙錦也是建文帝的支持者,他內心痛恨朱棣,也痛恨朱明皇家,害死了她家這麼多的人,所以上門提親的藩王她都拒絕。


永樂5年,徐皇后病逝,朱棣常常思念,宮中有人向朱棣推薦了徐妙錦,朱棣一見其人,果然才貌雙全,清新脫俗,而且妙錦和她的姐姐也有幾分相像,朱棣很是動心。便派宮人及女官前去宣旨,意欲聘妙錦為皇后。這時的徐妙錦二十八歲,她絲毫不為所動,委婉拒絕,可是朱棣卻三番五次,徐妙錦便寫了一封信《致永樂大帝書》,讓宮人帶給永樂皇帝朱棣。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信吧。



致永樂大帝書:

臣女生長華門,性甘淡泊。不羨禁苑深宮,鐘鳴鼎食;願去荒庵小院,青磬紅魚。不學園裡夭桃,邀人欣賞;願作山中小草,獨自榮枯。聽牆外秋蟲,人嫌其悽切;睹窗前冷月,自覺清輝。蓋人生境遇各殊,因之觀賞異趣。矧臣女素耽寂靜,處此幽曠清寂之境,隔絕榮華富貴之場,心胸頓覺朗然。

乃日昨阿兄遣使捧上諭來,臣女跪讀之下,深感陛下哀憐臣女之至意,臣女誠萬死莫贖也。伏思陛下以萬乘之尊,宵旰勤勞,自宜求愉快身心之樂。幸外有臺閣諸臣,袍笏躋蹌;內有六宮嬪御,粉黛如雲。而臣女一弱女子耳。才不足以輔佐萬歲,德不足以母儀天下。既得失無裨於陛下,而實違臣女之素志。臣女之所未願者,諒陛下亦未必強願之也。

臣女願為世外閒人,不作繁華之想。前經面奏,陛下猶能憶之也。伏乞陛下俯允所求,並乞從此弗以臣女為念,則尤為萬幸耳。蓋人喜夭桃穠李,我愛翠竹丹楓。從此貝葉蒲團,青燈古佛,長參寂靜,了此餘生。臣女前曾荷沐聖恩,萬千眷注。伏懇再哀而憐之,以全臣女之志願,則不勝銜感待命之至。

信中妙錦再次婉拒了永樂皇帝,為了讓皇帝死心,讓自己家人免受牽扯,她毅然選擇了青燈古佛的出家生活。

徐妙錦一個弱女子,竟然在強大的皇權面前,不為所動,不為所懼,聽命於自己的內心,為世人驚歎。


北地君


朱元璋的小夥伴徐達家有四女,大女嫁朱棣,二女嫁朱桂,四女嫁朱楹,唯獨三女徐妙錦未曾嫁人。不是說徐妙錦長得醜,她那是天生麗質,又賢惠,知書達禮。放今天話說,妥妥地白富美中的白富美。


有人說這是朱棣不讓這位小姨子出嫁,目的嘛,都說小姨子是自個家的。果然,朱棣篡奪侄子朱允炆的位置,當上皇帝,在徐皇后仙逝之後,起了心思,想讓她做皇后。

郎有情,但妾無意……

朱棣派遣女官去宣旨時,徐妙錦稱病在床,婉拒了。做朱棣的皇后不好嗎?前有大徐皇后,後有小徐皇后,徐家光宗耀祖,權勢赫赫。這樣不好嗎?徐府上下無不歡心。

於是有人趕來相勸,說:“你這是為何呢?公然抗旨,是要被砍頭的。”但徐妙錦依然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前有三顧茅廬,今有朱棣再請徐妙錦。女官又來了,這次是直接到徐妙錦的病榻,片刻就戳穿了她的善意謊言。徐妙錦即刻反應過來,連忙說道:“我臉上有麻痕,長相一般,甚是醜陋,我發誓,你看看我臉上,這,這,還有那……”

“你何必這麼謙虛呢,你的容貌似明玉,麗質而姣美。”女官俯下身子,跪著細細看了又看,才回答道。


徐妙錦固執己見,始終不肯應答。女官無奈,這才退了出去,回覆朱棣。朱棣又派人來了多次!徐妙錦不想連累家人,上書《告永樂帝書》,之後削髮為尼,長伴青燈古佛,日夜操勞,不曾懈怠。

朱棣聽後,站在一副畫像之前,空嘆良久,隨即打消了再問的念頭,改作苦等。後位也因此遲遲懸空。

令人惋惜,朱棣到死,徐妙錦也沒個回覆。

後來,徐妙錦的長兄徐輝祖之曾孫曾透露說:“多為藩王皆請媒上門,希望續一段佳話姻緣,但徐妙錦一一婉拒了,她仰慕先賢之淡泊明志,沉浸於琴棋書畫之寧靜中,立志獨身,對男女之情,沒有心思。”


所以,徐妙錦不出嫁的緣故不在朱棣,而是她自己。為什麼會如此?她看透了爾虞我詐,勾心鬥角……


史小二記


永樂皇帝朱棣這個小姨子叫徐妙錦,她是開國功臣中山武寧王徐達的么女。

(徐妙錦劇照)

朱元璋和徐達是發小,兩人從小就在一處放牛,關係好得能穿一條褲子。

朱元璋起義後,徐達作為好兄弟,義無反顧地追隨他。由於徐達不僅驍勇善戰,還懂調兵遣將,很快就成為朱元璋麾下的一員大將。

建立大明王朝後,朱元璋便和徐達結為親家,讓燕王朱棣娶了徐達的大女兒,代王朱桂娶了他的二女兒。

徐妙錦生得晚,她出生於洪武十三年,正是燕王朱棣就藩燕京北平那年。

家世顯赫,又是皇親國戚,自身又生得漂亮有才華,能配得上徐妙錦的還真是沒有幾個。

永樂五年,有資格娶徐妙錦的人出現了。

這個人就是大姐夫朱棣。

原來,這一年徐皇后病逝了。

按道理,皇后沒有了,就應該從後宮中選擇賢德有才能的人補上這個缺。但朱棣看看後宮眾多佳麗,覺得哪一個都不如徐皇后賢德。

(朱棣劇照)

就在此時,有人向朱棣建議說,徐皇后的妹子徐妙錦,不管從相貌還是才情上都勝過徐皇后,有母儀天下的丰姿。朱棣早就聽聞徐妙錦的豔名,所以他就把徐妙錦作為皇后的不二人選。

萬萬沒想到的是,徐妙錦卻婉言謝絕了他的好意。

想想,整個封建王朝,有多少女人為了能成為皇后不擇手段。可徐妙錦面對唾手可得的皇后,居然毫不稀罕的拒絕了,這得多讓人不能理解!

其實,這事也能理解。

要知道朱棣本來是藩王,沒有資格做皇帝,他的帝位是通過“靖難之役”,從侄兒朱允炆手中奪來的。

朱允炆是朱元璋欽點的繼承人。在朱棣發起靖難之役後,支持朱允炆的人不少,徐妙錦的哥哥徐祖輝,更是眾多支持者中最積極的一個。

朱棣奪位後,對於徐祖輝這些曾支持過朱允炆的大臣們下了黑手,把他們一一處死,永絕後患。

(靖難之役)

徐妙錦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也認為朱允炆的帝位才是正朔,所以她和徐祖輝一樣,打心裡就很支持朱允炆。只是她是一介女流,不能夠在政治的漩渦中做出什麼動靜來。

徐祖輝死後,徐妙錦就恨透了朱氏皇族,所以逢朱氏皇族的人上門提親,她一概拒絕。

朱棣被拒絕後,也很意外。不過他以為這是小姨子臉皮薄,不好意思,畢竟徐皇后才去世不久,所以他就命女官再去宣旨。

徐妙錦聽說後,便臥床稱病。

女官不敢怠慢,上前驗看知道徐妙錦是裝病,便勸說徐妙錦不要辜負了皇帝的美意。

徐妙錦不得已,又稱自己臉有麻痕,容貌醜陋,不配做皇后。

女官認真審視了一番,便笑著說,分明是一張瓷玉一樣俊俏的臉,何必自謙呢。

徐妙錦便指著臉上一星星麻點,要女官去回覆朱棣。

徐妙錦深知朱棣奸詐強橫,絕不會善罷甘休,於是她待女官走後,寫了一封措詞委婉的《告永樂帝書》讓人轉達給朱棣,她在信中表明自己德才皆不配為皇后,再加上生性淡泊,只求遠離紅塵,一心向佛,了此一生。隨後她便出家為尼了。

朱棣見徐妙錦如此,也只能扼腕長嘆,從此竟再沒提立皇后的事,據說他還在等徐妙錦回心轉意。

(參考史料:《明史》《琴軒集》)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朱棣一生霸道,無所不能。但也有遺憾之事,就是沒能娶到小姨子徐妙錦為正宮妻子。

徐妙錦的大姐徐氏13歲與朱棣結婚,夫妻生活33年情深意篤,生了3男(朱高熾、朱高煦、朱遂)4女。徐氏作為燕王妃,曾率領老弱病殘的軍民抵抗明軍進攻保衛北京城,為“靖難之役”在遠方殺伐的朱棣作堅強後盾。徐氏作為皇后,深明大義,拒絕朱棣給被建文帝殺害的弟弟徐增壽(建文朝私通朱棣內奸)封爵。徐皇后還寫了《女訓》《勸善》管理後宮。朱棣已離不開她。可惜,徐皇后只當了5年就因病去世,朱棣痛不欲生。有溜鬚拍馬太監安慰朱棣,“後宮美女如雲,皇上不必……”,話還沒有說完,朱棣已勃然大怒。

朱棣思念亡妻,欲從小姨子徐妙錦身上找回影子。他向丈母孃真誠請求,將其三女兒徐妙錦許給他作正宮,被丈母孃以“小女不配”婉言謝絕。

徐妙錦直接給大姐夫寫了《至永樂大帝書》表示拒絕從婚,她寫了;臣女生長華門,性甘淡泊。不羨禁苑深宮,鐘鳴鼎食,願去荒庵小院,青磬紅魚;不學園裡夭桃,邀人欣賞,願作山中小草,獨自枯榮。聽牆外秋蟲,人嫌悽切;睹窗前冷月,自覺清輝。蓋人生境遇各殊,因之觀賞異趣。矧臣女素耽寂靜,處此幽曠清寂之境,隔絕榮華富貴之場……”。(文言可見,一孤傲才女)。

朱棣無計可施,只好收手,從此終身不再立後。

徐妙錦終身未嫁,出家為尼。這不是朱棣不允許,是根本無人敢娶。皇帝得不到的東西,誰敢擁有?

徐家為何拒絕皇帝求婚,源於對朱家皇帝們的不滿。

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大將,被當了皇帝的朱元璋惦念,死的不明不白。

徐達的第四子徐增壽是建文朝大臣,在朱家叔侄爭奪皇位內鬨中被殺死。

徐達的二女兒徐妙清嫁給了朱家代王朱桂為妃。在建文帝削藩時,朱桂被捕入獄,二女兒從天堂掉入地獄。從那一刻起,妹妹徐妙錦就已發誓不嫁人。

朱棣生性殘暴,殺大臣,滅十族,挖鼻摳眼下油鍋。這個魔鬼,徐家避之不及,小姨子當然不願投入懷抱。


諶人


這個小姨子太誘人,朱棣想要據為己有,但人家不願意,朱棣一怒之下,就禁止小姨子結婚:我得不到的人,誰也休想得到!

上面的故事情節可能符合絕大多數人的想象,但事實真相併非如此,一輩子不結婚不是朱棣的禁令,而是小姨子自己的決定。

話說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跟朱元璋既是君臣,也是發小。明初朱元璋為了籠絡開國功臣,大搞政治聯姻,徐達有四個女兒,其中燕王朱棣娶了徐達的大女兒,代王娶了徐達的二女兒,明顯屬於政治婚姻。

朱棣靖難成功後,徐達的大女兒燕王妃升級成了皇后,但她福分太薄,5年後就病逝了。

皇后一死,中宮空缺,後宮多少嬪妃都眼紅這個位子,但朱棣都瞧不上眼,這時候有一個人向他進言說:我的妹妹天生麗質,性格溫婉,禮儀,必定能配皇后之位。

朱棣一看,說話這個人是岳父徐達的兒子、自己的小舅子徐輝祖,他的妹妹豈不也是皇后的妹妹,我的小姨子?我怎麼沒聽說過。

徐輝祖自告奮勇,介紹了自己妹妹的情況。

徐妙錦,徐達三女,徐輝祖和朱棣前皇后的妹妹,出身將門的她長大後出落的貌美賢淑,氣質高雅,但這位大美女挺有性格,比較執拗。當初建文帝削藩,代王被貶為庶人,連累了代王妃、徐妙錦的姐姐,後來朱棣又造反靖難,手足相殘,這些都讓徐妙錦十分失望,追求愛情的她認為皇室太過殘酷無情,決心終身不嫁,藩王前來求婚都被她一一謝絕。

朱棣聽說還有如此個性的美麗佳人,並且仍待字閨中,雖說已經28歲,他也毫不嫌棄,心生嚮往之意,下詔讓她進宮當自己的女人,準備冊為皇后。

徐妙錦不為所動,稱病不出家門,使者也不是好糊弄的,派女官進屋檢查,徐妙錦躲在被子裡裝病,但皇帝安排的任務沒完成,後果很嚴重,使者和女官也不敢放棄,她們值得跪地哀求,徐妙錦不得已對天發誓說:“我之所以不嫁,是因為長的醜,臉上有麻子。”

使者實在沒辦法,只好回去覆命,帶回了徐妙錦寫給朱棣寫了一封信,委婉表達了自己德才不配做皇后,立志終身不嫁,希望出家為尼,青燈黃卷的願望。

以朱棣堪稱他老爹的火爆脾氣,殺人不眨眼的功夫,換作平時很可能早就霸王硬上弓了,但考慮到徐家的功勞,以及徐妙錦那封感情真摯的信,他還是沒有下狠手。

徐妙錦聲稱終身不嫁,就真的不能嫁人了,否則就是欺君之罪,此後她削髮為尼,日夜禮佛,而朱棣也始終虛中宮之位,沒有再冊立皇后,不知是否等待徐妙錦回心轉意。

朱棣終究沒有等到佳人迴轉,徐妙錦一直到明仁宗朱瞻基即位後又留起長髮,活到61歲去世,踐行了自己終身不嫁的諾言。

由此可見,朱棣確實曾想把小姨子徐妙錦納為妃子,但是徐妙錦個人早就選擇了終身不嫁,並不是朱棣強迫的。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明成祖朱棣仁孝文徐皇后的妹妹徐妙錦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第三女,徐妙錦終生未婚,但她的這個舉動並非出自姐夫朱棣的意志,而是她的自我選擇,和朱棣沒有關係。

徐妙錦(1380—1440)是明中山武寧王徐達的第三女,賈夫人所生,她出生於太祖洪武十三年,去世於英宗正統五年,享年六十一,終生未婚。

她的另外三個姐妹身份都很尊貴,大姐是明成祖(太宗)仁孝文皇后,二姐是代王妃,小妹是安王妃。根據徐家後人徐天賜的八卦,因為徐妙錦的二姐代王妃婚姻非常不協,代王朱桂虐待自己妻子和孩子,妙錦受到驚嚇,於是堅決立誓不婚。

徐皇后去世後,朱棣曾想聘娶小姨子為續絃,被妙錦託臉上長了麻子有虧婦容堅決婉拒。但妙錦可能也怕拒絕皇帝給家族帶來災禍,隨後削髮出家為尼。

朱棣去世後,徐妙錦蓄髮還俗。仁宗登極後,徐家的魏國公這一支為了慶賀新帝登基和襲魏國公爵事,闔家北上朝賀皇帝,妙錦也在其中。仁宗之妻張皇后對妙錦頗為禮重,特意給了她等同公主的禮待,還賜了很多金帛財物給妙錦作為養老之資。妙錦有家族庇佑,優養天年,去世後葬入鐘山徐達家族墓地。

現在流行的徐妙錦拒婚的《告永樂帝書》,不見於明人記載,可查到的最早出處為民國刊物,當為清末或民國文人撰寫野史故事時的作品。

徐皇后妹妹、朱棣小姨子徐妙錦墓誌,出自明陳璉《琴軒集》。


美映椒房


我認為朱棣之所以不讓自己的小姨子徐妙錦結婚嫁人有以下三個原因:

1.朱棣喜歡徐妙錦,但是徐妙錦不想嫁他,自己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

朱棣的皇后是徐妙錦的姐姐,皇后死後,朱棣也許是因為思念皇后而對徐妙錦產生了愛意,但是徐妙錦是不喜歡朱棣的,或者說不喜歡朱家的。所以朱棣註定得不到徐妙錦,而皇帝得不到的東西誰還敢碰?

2.徐妙錦對朱棣是有恨意的,不讓她嫁人便無後患!

徐妙錦的父親和哥哥都是被皇家弄死的,說她對朱家沒有恨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是朱棣喜歡她,早就弄死她以絕後患了,但是她又不肯嫁給朱棣,那朱棣也不可能讓她嫁給別人,萬一二十年後徐妙錦和別人的孩子蹦出來找他朱家報仇怎麼辦?

3.徐妙錦自身原因。

徐妙錦也是一個聰明人,知道朱棣不可能讓她嫁人,她要非得嫁,那就是嫁誰誰倒黴,被殺頭都是輕的,重則滿門抄斬,所以徐妙錦最後和朱棣說自己只想出家做個尼姑。



以上就是我對朱棣之所以不允許他的小姨子徐妙錦結婚嫁人的分析,如果有不妥之處,歡迎各位到留言區留言指正!

我是歷史白話君,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不忘昨天!

歷史白話君


朱棣的結髮之妻就是明朝的開國元勳徐達之長女徐妙雲,徐達和朱元璋是發小,光著屁股一起長大,在朱元璋奪取江山的過程中,徐達成了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建國之後,位列功臣之首。

朱元璋稱帝后,為了近一步優待這個好哥們兒,提出了兩家聯姻。朱元璋的兒子多,徐達一共四個女兒,多少有點狼多肉少,但是足矣解了朱元璋的燃眉之急。於是,徐達的女兒陸續嫁人朱門,大女兒嫁給了朱四子燕王朱棣,二女兒嫁給了朱十三子代王朱桂,四女兒嫁給了朱二十二子安惠王朱楹。只有三女兒徐妙錦,深居閨房,不肯嫁人。
(徐妙錦劇照)

所以,能讓朱棣惦記的只有徐妙錦,不讓結婚的自然也是這位至尊紅顏。也許,朱棣並阻止不了徐妙錦嫁人,關鍵是皇帝看上的女人沒敢娶。

二月河作品中的伍次友和蘇麻喇姑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就是因為康熙皇帝也喜歡蘇麻,伍次友知難而退。原本天賜良緣,最後卻以悲劇結尾,伍次友鬱鬱而終,蘇麻喇姑皈依佛門。如果沒有康熙的從中作梗,兩個人何嘗不是一對神仙眷侶。

徐達的幾個女兒,個個出類拔萃,文采斐然。大女兒徐妙雲還著有《內訓》、《勸善書》流傳於世。而徐妙錦更是心高氣傲,一般凡夫俗子難入其芳心。

1407年,坐了五年皇后的徐妙雲,為明成祖朱棣留下三子,撒手人寰。此時,徐妙錦已經二十有八,雖然已經過了妙齡之年,但是更有成熟女人的豐腴、雍容、嫻雅,渾身散發著讓男人束手就擒的卓然丰姿。

於是,朱棣向著了魔一樣,近似痴迷的打起了徐妙錦的主意。自作多情的永樂皇帝,原本以為這位待嫁閨中小姨子,就是一直等待著他這位真命天子的垂情,沒想到徐妙錦稱病不領,直接潑了朱棣一頭冷水。
(朱棣劇照)


追女人,臉皮薄怎麼能行,也許女人是在故作矜持呢!於是做為情場老手的朱棣,索性拿出了聖旨,來了一場名正言順的求婚。徐妙錦以貌醜為由拒絕。如此三番,朱棣也識趣的退縮了,因為那有皇帝為了一個女人低三下四的道理。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為了得到榮華富貴蠅營狗苟,而不擇手段。一種人淡泊明志,視王侯權貴為糞土。而徐妙錦就是一位不肯攀龍附鳳的人,所以面對朱棣的咄咄逼人,她選擇了另一種解脫。

徐妙錦之所以把自己一生交付空門,這和她的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雖然父親徐達貴為國公,門庭顯赫,尊貴通達,但是始終是朱家政局中的一枚棋子,徐家父子甚至間接的淪為了朱家內部爭權奪利的犧牲品。

因而,睿智、豁達的徐妙錦,早就厭倦了皇親國戚間的爾虞我詐。所以,她的心目中朱棣就是一個權慾薰心的亡命之徒,對朱棣充滿鄙視,自然不會拿自己的一生去殉葬。
(徐妙錦劇照)


紅顏未老恩先斷,無情最是帝王家。徐妙錦用自己的方式,給予封建皇權默默的抗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因為小姨子既漂亮又年輕,而且又知書達理,所以朱棣一直有一個小姨子情節,一直想方設法的佔有小姨子。奈何天不遂人願,小姨子根本不同意嫁給朱棣,所以在朱棣的權威下,小姨子一生也沒有結婚。



朱棣的小姨子叫做徐妙錦,他是明朝開國大將徐達的三女兒。徐達一生共有四子四女,除三子早夭外,其餘全部活到了成年,而且因為徐達的蔭庇,子女的地位都還可以。

徐達的長女嫁給了朱棣,靖難之役後成為了朱棣的皇后,次女嫁代王朱桂,四女嫁安王朱楹。唯獨這位三女兒徐妙錦一生沒有出嫁,但也讓朱棣追逐了一生。



徐妙錦出生時已經是洪武十三年,這時的天下已經大定,所以徐妙錦可以說是典型的貴族出身,用我們現在的話講,白富美中的白富美。

當然除了顯赫的身世外,徐妙錦還有很多的內在實力。他天生麗質、貌美如花,不僅知書達理,還通過自己的努力,精通琴棋書畫。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夢中情人。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王公貴族、宗親皇室都來徐家提親,希望可以迎娶徐妙錦。但徐妙錦卻不願意出嫁,據說是因為1399年二姐夫朱桂被廢為庶人的原因。



1399年,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徐家內部也開始了站隊。徐達長子徐輝祖作為一家之主,果斷選擇了效忠朱允炆,這時的徐妙錦也支持了哥哥的決定。

但徐家內部也存在很多的分歧,徐達的長女作為朱棣的妻子,當然是支持朱棣。後來她還依靠著徐家的關係拉攏到了四弟徐增壽,徐增壽也開始在朱允炆手下做朱棣的間諜。

一家人分成了兩派,徐增壽的間諜身份最後被朱允炆發現,在朝堂之上被一刀劈死。朱棣奪位之後展開了瘋狂的報復,但無奈徐輝祖擁有丹書鐵券,朱棣不能殺死他。但不甘心的朱棣也剝奪了徐輝祖的爵位和俸祿,貶為了庶民。



見到了權力鬥爭的殘酷,徐妙錦開始深居簡出,天天在家沉迷於琴棋書畫的藝術之中,並且立志要獨身。

1407年,朱棣的皇后去世,朱棣也知道自己的小姨子非常漂亮,而且精通詩詞歌賦,所以就想把徐妙錦弄進宮做皇后。並且派了很多人去宣旨。

徐妙錦因為心裡支持朱允炆,所以非常厭惡朱棣。當傳旨的人來的時候,徐妙錦就開始裝病,並且裹在被子裡面呻吟。這些人也不是傻子,知道徐妙錦是裝病,所以跪在地上不停地請求,希望徐妙錦可以去一趟皇宮。



徐妙錦無奈的說,我相貌醜陋,而且臉上有疤痕,根本不能服侍皇帝。這些人跪著仰視了很久說:“您的相貌驚為天人,您這樣謙虛,我們回去無法覆命的。”於是徐妙錦指著自己的臉找到了麻痕,這些人就回去覆命了。

傳旨的人剛剛走,徐妙錦便剃光了頭髮出家為尼了,從此了卻凡塵。朱棣因此再也沒有立皇后,以此表示這個位置就是留給徐妙錦的。



據說後來朱棣寵愛的朝鮮權氏就是因為與徐妙錦有七分相似,所以得到了朱棣的日夜寵愛。

1424年,朱棣死後,徐妙錦也立刻留起了長髮,不過卻因為容顏已老,終生未嫁。


我是越關



答:“朱棣不讓自己的小姨子結婚”的謠言源於清朝人查繼佐寫的《罪惟錄》。

友情提示一下:武俠小說宗師金庸先生便是查繼佐的後人。

查繼佐《罪惟錄》中所寫“靖難之變”前後事,取材間有來自於道聽途說,不夠嚴謹。

其卷二《徐皇后傳》後附有徐皇后妹徐妙錦的小傳,小傳中說:中山王徐達共有四女,長女即為明成祖的徐皇后,次女為代王妃,三女為安王妃。燕王朱棣南京得國後不久,徐皇后病故。朱棣欲聘徐妙錦為皇后。時年二十八歲的徐妙錦寧死不從,削髮明志,化身為尼。

女人拒絕當皇后,就跟男人拒絕當皇帝差不多了,事件的震撼力非同小可。

有好事文人在震撼之餘,揣摩徐妙錦拒婚的心理,代作了一封《答永樂帝書》,流傳很廣。

“朱棣不讓自己的小姨子結婚”的謠言由此弄假成真。

實際上,查《明史》可知,中山王徐達只有三個女兒。長女嫁給了明成祖朱棣,即徐皇后。次女嫁給了代王朱桂,是為代王妃;三女嫁給了安王朱楹,即安王妃。

插一句,史籍通常不記載女子的名字,徐皇后、代王妃和安王妃的名字均難以考證,《罪惟錄》突然冒出一個“徐妙錦”的名字,突兀無比。

再看,《罪惟錄》說徐妙錦是徐達第四女,在徐皇后病故時已二十八歲。

查徐皇后病故的時間是永樂五年(1407年) ,往回推二十八年,“徐達第四女”徐妙錦應該生於洪武十二年(1379年)。

徐達第三女所嫁的丈夫安王朱楹也有生年可查——朱楹生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

大家發現問題沒有?

“徐達第四女”徐妙錦竟然比她的“三姐夫”朱楹還要大四歲!

想想看,徐達第三女又應該比她的夫君朱楹大多少歲呢?

這可能嗎?

就算朱楹能接受,他的老子朱元璋也不能接受。

歷史的真相是:徐達第三女安王妃年紀比安王朱楹小一兩歲,即出生於洪武十七年(1383年)或洪武十八年(1385年)。

但大家還要注意一個問題:中山王徐達死於洪武十八年(1385年)。

想想看,在洪武十七年(1383年)或洪武十八年(1385年)生育了第三女安王妃的徐達,還有多少機會再生育下所謂的“第四女”徐妙錦?!

由此可見,“徐達第四女”徐妙錦根本就是一個子虛烏有的虛構人物,不是徐達生育出來的,而是查繼佐的腦袋虛構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