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黄氏情歌的别样浪漫……

无论是在五子、四子还是三子时代,三黄(黄家驹、黄贯中和黄家强)都是Beyond乐队的创作主力,因此许多Beyond的情歌又被称为黄氏情歌。其中,由黄家驹谱写的情歌流传度极广,影响力也最为深远。

与大众最喜闻乐见的甜蜜清新系列的情歌正好相反,Beyond的情歌有四大特点,慢、厚、真、醇。乐队独一无二的编曲配上家驹真挚动情的旋律,令黄氏情歌独树一帜别样浪漫,故此传唱几十年而不绝。时至今日,翻唱Beyond情歌依然是一股风潮。

Beyond黄氏情歌的别样浪漫……

1987年之前的黄家驹,创作角度贴近现实紧靠本心,作品多是深刻和思考的属性。1987年后,从Beyond《亚拉伯跳舞女郎》专辑开始才逐渐出现情歌,人们惊奇的发现,这几个年轻人的情爱作品照样风格迥异,既没有遵循主流的甜腻定律,也不会刻意假装愁闷,反而走了一条有感而发格外凄美的小路。

无声的告别,乐队推出的第一首情歌。离别的愁绪,刻骨的爱恋,相拥的缠绵……不仅乐器音色和家驹的嗓音深入人心,连分开时的温度和味道也一并传输给了歌迷。

很显然,时年25岁的黄家驹不仅对中东的异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也正在经历自己的恋爱期,他将现实的感受与音乐创作关联起来,开创了一种节奏感强烈且亦幻亦真的情歌类型。此类作品营造的意境迷离虚幻,让人自愿深陷其中。

为了兼顾绝大多数歌迷的口味,1988年Beyond一口气发行了多首情歌,脱去了异域气息,取而代之的是浪漫深情。家驹在旋律方面的天赋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简单的音符编织手法,流畅的情愫推进,或悲或喜的心境表达,将唯美醇厚的体验巧妙的揉入歌曲中。

1989年,家驹27岁,现实的困顿和恋爱中的挫折透过他的情歌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这一年,他写下了两首悲凉的作品,「曾是拥有」和「原谅我今天」,这两支单曲在失恋的人听来分分钟便可垂泪,它们比以往的作品更加虐心。每一段恋情的终结,都是一次巨大的创伤,平常人可能是借酒浇愁或辗转难眠,对家驹而言,他会将这些情绪倾诉给吉他和音律。

28岁那年,家驹基本上确定了一点,音乐之路将是自己一生的事业,爱情只能暂且搁置了,否则对对方也是一种不公平。与旧人作别,谈何容易,这一年的情歌作品回味的感觉尤为强烈,梳理和怀念成了主线,很像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在夜里独对孤灯时写出的曲子。

1992和1993,家驹在日本为歌迷留下了三首情歌经典,「遥望」、「早班火车」和「情人」。身在异国,与爱人和歌迷天各一方,所以三首歌里有两首是孤独清冷的风格,另一首则是在30岁之后重新体会到初恋般的怦然心动,尽管只是一次偷偷的暗恋。

听遥望和情人时,几乎就是在读取信件了,完全是家驹在敞开内心倾诉。早班火车,更像是四子憋在日本时的一段火车奇缘。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音乐感知有一定诉求的人,绝不会允许自己长期停留在肤浅、甜腻和伪愁的歌曲上,因为现实中这类体验往往只会一闪即过,更精致更深刻的体验才是人们想探究想追逐的。

Beyond黄氏情歌的别样浪漫……

别人的情歌早早就消失不见了,黄氏情歌却历久弥新,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这些作品每一首都像瑰宝,每一首里都饱含着音乐人的心意。我们不是在听歌,而是在以声知人,以乐知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