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欣賞柳永的經典名篇《雨霖鈴》?

謝小樓


餘恨無窮,餘味無盡。

柳永《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長亭:古時驛站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行人休息或送別之處。

都門帳飲:京城郊外,設置帳幕宴飲送行。

經年:年復一年。

柳永最有名的詞,情深雋永。好在哪裡呢?

一家之言而已。

1 虛寫,不只是愛情離別,相思動人,更有無所無為,江湖流浪的傷。

詞中有兩處虛寫,歷來被稱道。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明代評家李攀龍評價,此句善傳神!

設想的是行程,千里之遠,風雨飄搖,煙波浩渺,暗淡蒼茫。

實際感嘆的是前程渺茫,仕途坎坷,人生之路風雨如晦,飽嘗艱辛的苦痛。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清代評家賀裳評論:“楊柳岸,曉風殘月自是古今俊句。”

設想別後酒醒時,已不知何處了,抬眼望去,也只有那拂曉時穿過岸邊依依楊柳的襲人寒風和一彎殘月相伴。

柳永與歌女的愛情,世人是鄙視不屑的,柳永卻將這樣的愛情寫得高貴而情深,只因同病相憐,彌足珍貴,只因骨子裡的倔強,對社會不公平的反抗。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柳永真的舍了浮名虛利,與歌女廝混,活出了真性情,然而仕途失意,前程渺茫,夢想斷絕,永遠是柳永難言的傷。

悽美的愛情帶著人世遭遇的滄桑感,觸動了人們柔軟的心絃。


2 意境,柳永是渲染高手,三言兩語,唯美之意境橫生。

秋風陣陣,蟬鳴悽切,瀟瀟暮雨,十里長亭,

詞人有意捕捉冷落的秋景,哀怨的蟬聲,淅瀝連綿的秋雨來醞釀一種足以打動人心的,充滿離情別緒的環境氣氛。

離別在即,飲酒贈別,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奈何舟子催促,心情愈無緒,愈不捨離去。

仿若身臨其間,聽得見悄悄耳語,輕輕淚垂,將愛情的動人之處寫得惟妙惟肖。

楊柳岸,曉風依依,殘月冷暉,是別後一個人的江湖漂泊,酒醒之後,是無盡的孤寂,落魄,哀傷,無奈。

細膩入微的筆觸,柔情似水的深意,淒涼唯美的畫面,融情於物,點染為境,率真,自然,真切,生動。

永遠定格在宋詞動人的詩篇中。


一綠浮芳


柳永的《雨霖鈴》,是抒寫離別之情的千古名篇。

柳永一生放浪自由,出入娼館酒樓,眠花宿柳,在歌妓舞女中,撫慰他鬱郁不得志的人生。

與別人的尋花問柳不同,柳永在這些歌妓舞女中,付出了真摯的人間情愛。也正是他對俗世生活和情愛的眷戀和依賴,使得他寫的詞更加深切感人。這首《雨霖鈴》就是寫他與情人的離別之情。

雨霖鈴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這個詞牌,據《明皇雜錄》雲,是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地蜀中,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起悼念楊貴妃之思,“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此曲本就極為哀怨,柳永用這一詞調來寫別情,盡情盡致,委婉悽惻。

詞的上片寫別時的情景。

黃昏之時,一場暴雨剛剛停下,秋天的寒蟬悽悽切切地叫著,此情此景,無不淒涼。

在這樣的淒涼的晚景中,柳永與情人在都城門外的長亭設帳錢別,離別在即,再也沒有往日那樣的心情喝酒,內心無比留戀,江上蘭舟卻催促著離別。

離別的時刻終於到來,千言萬語,凝噎在喉,只有淚眼相顧,想離別之後,去路茫茫,再見何期。

詞的下片寫別後的情景。

自古離別最讓多情的人傷感,更何況,是在這淒涼冷落的秋天離別。今夜酒醒,我會在哪裡呢?怕是隻有在楊柳岸邊,一個人面對著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

此去一別,心愛的人不在身邊,即使再遇上良辰美景,也在無心欣賞,即使內心再有千萬種情意,又能和誰一同訴說呢?

柳永此詞,不斷用景色渲染離情,別時的淒涼晚景,渲染離別時的悽惻,別後的曉風殘月,渲染別後內心的不堪,最後,別後經年,無心賞景,離別的哀怨再深一層。

現代唐圭璋《唐宋詞簡釋》中評此詩:此首寫別情,盡情展衍,備足無餘,渾厚綿密,兼而有之。宋於庭謂柳詞多“精金粹玉”,殆謂此類。詞末餘恨無窮,餘味不盡。

答者:謝小樓


謝小樓


唐詩由於受格律制約,在表達情感上受到限制。宋詞的誕生是文學史發展的必然,被皇上斥之″且去填詞″的柳永是宋詞的領軍人物。有人將宋詞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就文學而言,個人認為婉約派是宋詞的正宗,豪放派是副產品。這不是褒獎婉約派,貶低豪放派,而是客觀地看宋詞大多作品是婉約的。柳永的《雨霖鈴》讀來催人淚下,一個有政治抱負的才子,混跡於青樓酒樓,心中的痛楚無處訴說,最後在青樓女子中找到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知己,受生活所迫又要遠走他鄉,離別之苦可以想見。詞中″楊柳岸曉風殘月″有人謳歌,此景美哉!有人詬病,這是船伕早起如廁的景觀。我以為前者膚淺,後者刻薄。宋時文人夜夜笙歌,早晨是他們睡覺的時間,因分別而不能寐,殘月二字,與具說描寫的月殘,不如說作者心慘。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送客依然,傷心依然,只是地點變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