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視為糞土到貪得無厭,為何武松前後對金錢的態度轉變如此之大呢?

第五愛


這個問題一看就是個武松黑提出來的,作為鐵桿武松粉,感覺還是很有必要揭穿這麼蠱惑人心的題目的。

武松的黑點一般都是助紂為虐(幫惡霸施恩打惡霸),濫殺無辜(殺張都監府上的下人奴婢),這個嘛,不是很好洗,但用一句武松性情中人,誰對他好他便對誰好便也解釋得過去了。

沒想到今天反而來了個武松對金錢貪得無厭的觀點了,在下是非常不服氣的。讓我們從水滸傳原文來看看武松是不是貪得無厭吧。書中關於武松和金錢的態度,在下簡單找了五處。

武松收了宋江的十兩銀子

這是宋江為了籠絡武松收買人心強行送給武松的,你非要說武松貪得無厭,我也沒辦法,語文水平這麼差就不要看水滸傳了。

武松把打虎得來的一千貫錢分給了獵戶們

這應該就是題主說的武松視金錢如糞土。

武松在張都監府上幫人說話收人錢財

其實這是張都監和蔣門神他們做的一個局,為了後面陷害武松。我從來都不說武松是一個道德君子當世完人。別人有事兒找他幫忙, 他收點禮物,這就叫視財如命了嗎?如果覺得是的話,請聯繫我,我以後有事兒都找你幫忙,你要是收我錢你就是視財如命。

武松殺死張都監全家後搶了點錢財

武松殺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官府肯定是容他不得了,他已經準備跑路了。跑路之前難道還不能給自己準備點路費嗎?武松是人不是神,他一樣需要用錢。如果說這是視財如命的話,那麼視財如命的人也未必太多了。


估計題主就是從這兩個地方得出武松視財如命的結論。很可惜,在此之後,還有一次描寫武松和金錢的地方。

武松殺死飛天蜈蚣後,張太公家的女兒收拾了一包金銀,武松沒要

如果武松真的是視財如命的話,他為什麼不要這包金銀,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所以,說武松視財如命的結論根本就不能成立,某些別有用心之徒故意黑武松而已。



扶搖郡主


首先,你得認真讀懂《水滸傳》。武松快意恩仇,從未嗜財如命。

武松落魄時,曾流落至柴進府,倍受冷落,而且那時正患虐疾,在這個時空下,宋江與武松第一次交集。

一驚,治好了病。一贈,宋江輕鬆收割武松。

武松缺錢,而且兄弟被害,背上人命官司。但武松從未找人開口要錢,是宋江為籠絡、收買武松主動贈送銀兩。

武松對錢財貪得無厭之說不成立。

武松的性格是有仇必報,有恩必還。而魯智深行俠仗義,這兩人行事風格不同,卻能在梁山數次戰役和招安態度上驚人一致,配合默契。

最後都得善終,這可能是天意吧!


綠樹常青428


我看水滸不像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青春之歌》那樣地讀了通本,而是選有關武松的事蹟/我就讀,只知道武松是個好人,除三碗不過崗外的打虎英雄,還是個忠良頂天立地男兒,在任都督時幾次回哥住處想相親相見哥哥,不料,嫂嫂起邪念一一武松生厭惡!後因擔心而想念哥哥而前往見哥靈牌得知哥亡…好男兒為軟弱的哥哥報仇…一桌酒席錄取左鄰右舍的證詞,那驗屍的何九叔一一那毒死後骨心黑的顏色,武松那尖刀,腰刀,…的威風終為哥哥拿到了被害的證據,可怎奈得西門慶背後的黑錢買通的官府'憤怒,仇恨擊起忠忍殺不儀,武松殺了西門慶,朝庭出面了一一武松畏下了心痛,咽不下的心痛一一但沒見武松起貪心!


華蘭84


武松對金錢貪得無厭?從未表現出來吧,武松為人剛正勇敢,嫉惡如仇。知進退,懂時事。功成之後隱退六和寺,並照顧中風的林沖半年多,盡顯兄弟情分。也是水滸傳中刻畫比較詳細的人物,從各個角度來說,並沒有體現他貪得無厭的樣子,如果僅僅是皇帝賞給他安身的錢,那也只是別人給的,也是武松拼殺換回的。真正心機縝密的參考一下燕青,殺入方臘皇宮,他就收拾了一包珠寶,並在辭別盧俊義的時候,挑了一旦細軟走的,就知道你們的小乙哥平日裡攢了多少錢。


出山雲滿衣


後來進入市場經濟,武松就愛錢了



同濟大學多倫多同學會


這個絕對是社會形勢所迫,像古代的那些官員,上任伊始,哪個不是雄心勃勃,要為百姓謀福利,在任上有所作為。可是官場就是一個汙穢不堪的臭泥潭,一不小心就陷了進去,想要全身而退可能嗎?就比如一塊白布掉進染缸裡,你再怎麼漂白都沒用了,就只能同流合汙了。這個武松在真正的歷史裡是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小說裡確實沒有像你說的那樣。



悅來閱美



zhenyam


武松對金錢從始至終也不能說是貪得無厭,可是這個人很容易被收買卻是事實。宋江的幾兩銀子,施恩的幾頓酒飯,張督監的一個養娘。還沒有算另兩個真心交他的陽穀縣令張青夫婦。武松從開篇到結束沒有做一件與自己無關的好事,這是事實。蜈蚣嶺上與他無關可未必是救人的善事,頂多算是多管閒事。可魯智深除了醉酒打和尚讓人噴飯以外幾乎都是行俠仗義的事。差距好大,好大。


老崔65347117


僅是戲言。武松打虎得喝酒,喝酒就要有錢,所以他得有錢,沒錢他打不了虎,也走不出景陽岡,也走不到梁山,所以他需要錢。😹😂


z嬈w


我就知道打虎英雄武松,行俠仗義,忠肝義膽,視金錢如糞土,滿口仁義道德,唯獨對潘金蓮有些過了,沒有同情心,假如她不是武大郎的媳婦,武松也許會喜歡潘金蓮。她是一個缺少情愛的可憐的女人,武松殺了潘金蓮也太狠了,不喜這段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